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癌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肝细胞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Β-CATE...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炎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量
  • 1篇应用疗效
  • 1篇有效率
  • 1篇原发性

机构

  • 4篇邳州市人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苗成龙
  • 2篇周丁华
  • 2篇李春民
  • 1篇张传飞
  • 1篇李飞
  • 1篇杜磊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microRNA-26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micro RNA-26a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HCC、慢性乙型肝炎(CH)患者各28例。HCC患者留取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浆标本,CH患者留取血浆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标本micro RNA-26a的表达水平。比较HCC患者与CH患者micro RNA-26a表达水平;分析HC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micro RNA-26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比较血浆micro RNA-26a与血清甲胎蛋白(AFP)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以血浆micro RNA-26a水平最佳临界值(2.873)为界,将HCC患者分为micro RNA-26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 HCC患者血浆micro RNA-26a表达水平低于CH患者(P<0.05)。HCC患者癌组织micro RNA-26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HC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mic ro RNA-26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4,P<0.038)。血浆mic ro RNA-26a诊断HCC的灵敏度较血清AFP强(85.8%vs 57.8%,P<0.05),但特异度较血清AFP弱(65.2%vs 80.52%,P<0.05)。mic ro RNA-26a高表达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60.25%vs 45.77%,P<0.05)。结论 HCC患者micro RNA-26a表达水平较低,micro RNA-26a可作为早期诊断HCC的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HCC患者预后评估指标。
杜磊苗成龙冯方栋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免疫组化标物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多步骤的过程,其5年生存率不超过5%,其治疗方法仍以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为主[1].在我国,其发病多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个经典阶段,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较高,疾病发展过程中基本无特别典型的临床症状,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就诊患者,往往已处于晚期阶段,为提高患者的患者生存率,肝癌的姑息性全身性综合治疗仍为当前主流,因此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判定肝癌组织病理类型及做进一步基因检测对患者的姑息性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常规的外科病理诊断中确定肝细胞的有价值的诊断免疫组化标记物是HepPar-1、pCEA、CD10、AFP、glypican-3和Arginase-l[2],现就以上述标记物做一综述.关键词: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AFP glypican-3;Arginase-1 HepPar-1分类号:R735.7
苗成龙李春民周丁华
关键词:肝细胞癌AFPGLYPICAN-3
Wnt信号通路与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肿瘤的发生多有信号通路的传导障碍,Wnt信号通路是研究较多的、与肿瘤发生较多的通路之一.已有研究表明Wnt信号传导通路在与肝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了解Wnt信号通路中转化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肝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苗成龙李春民周丁华
关键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肝癌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2023年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后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连续142例中度AC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患采取PTGBD后择期行LC设为PTGBD+LC组,42例患者采取急诊LC设为急诊LC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 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并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并以x±s或M(Q25,Q75)表示。结果 (1) PTGBD+LC组患者的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急诊LC组患者(P<0.05)。(2) PTGBD+LC组患者手术时长、引流时间、中转开腹率、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急诊LC组患者(P<0.05)。(3)PTGBD+LC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胆瘘、胆道损伤、出血、Clavien-Dindo≥II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急诊LC组患者(P<0.05)。结论 PTGBD后联合择期LC是治疗中度AC的有效方法,能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及难度,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
訾雪剑苗成龙李飞张传飞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术后并发症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疗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用于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该院诊断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78例纳为参研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A组(行常规开腹治疗)与B组(行腹腔镜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优劣。结果 B组手术各项指标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5.1%、转移率2.6%及复发率2.6%低于A组23.1%、12.8%、17.9%,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 9,P=0.022 8;χ2=5.014 3,P=0.025 1)。结论将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应用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加速术后恢复,减少复发。
苗成龙
关键词:结直肠癌并发症微创手术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Wnt5a、β-catenin、GPC-3的表达及意义
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肝细胞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肝细胞肝癌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经典Wn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研究较多,而对非经典Wnt信号通路、经典wnt信号通路及GPC-3之...
苗成龙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GPC-3
文献传递
甲状腺全切手术与半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年
目的对甲状腺癌患者分别应用甲状腺全切手术与半切手术治疗,分析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实验法分为常规组(n=50)和试验组(n=50)。常规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手术,试验组采用半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切口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应用甲状腺半切手术治疗,对提升预后恢复效果有较大的价值。
苗成龙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甲状腺癌有效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