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世珍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教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哲学
  • 3篇柏拉图
  • 2篇美德
  • 2篇美学思想
  • 1篇多德
  • 1篇新价值观
  • 1篇亚里士多德
  • 1篇哲学思想
  • 1篇哲学意义
  • 1篇知识
  • 1篇致良知
  • 1篇生活观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价值
  • 1篇诗歌
  • 1篇实事
  • 1篇实事求是
  • 1篇苏格拉底
  • 1篇主义
  • 1篇自然关系

机构

  • 8篇宁德师范高等...

作者

  • 8篇范世珍

传媒

  • 8篇宁德师专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朱熹和柏拉图:“理学”和“理念论”思想之比较被引量:1
2001年
朱熹是唯心主义理学的集大成者 ,“理”是朱熹哲学的最高范畴。他以“理”作为哲学本体 ,建立起一整套庞杂的理学本体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产物 ,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范世珍
关键词:柏拉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想之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路径的阐释被引量:2
2009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想之精髓。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确立起来的,但在"文革"期间,受到严重的破坏和背离。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重新恢复和发展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此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发展。因此,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始终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贯穿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范世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实事求是
关于柏拉图《理想国》美学思想之浅见
2002年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重要著作 ,虽然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社会蓝图 ,但《理想国》中蕴含极其深刻的美学思想 ,发人深省 ,耐人寻味 ,有其独特之魅力 。
范世珍
关键词:柏拉图美德摹仿
王阳明“致良知”与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思想之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王阳明和苏格拉底分别代表着中西两种不同的道德哲学传统。王阳明"致良知"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蕴涵了中西道德哲学传统的一些重大差异。特别在当代道德文化陷入重重危机的背景下,回视两种传统,思考中西道德资源能否优势互补的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范世珍
关键词:苏格拉底致良知美德知识
关于生活观的马克思哲学之浅见被引量:1
2006年
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来解释人的生活。在研究人类生活时,马克思选择"劳动"作为切入点,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哲学分析,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揭开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奥秘。从生活观理解马克思哲学,既反映了哲学的主题从关注自然世界到理性世界又转向生活世界的历史逻辑,也符合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实际过程和思想本意。
范世珍
关键词:生活观马克思哲学
人—自然关系新价值观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当今与人类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问题作为伦理价值问题被提出 ,是价值观念领域的一场革命。它是要求人类自身价值和自然界价值的统一 ,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界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 ,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
范世珍
关键词:生态价值环境价值
哲学之崇高——在诗歌和科学之间波动
2003年
谈论诗歌和科学 ,目的全然是为了突出地陈述哲学的性质 ,确定哲学的位置和价值。把哲学、诗歌和科学结合在一起 ,作为一个文化有机整体去加以比较、把握和参照 ,才能发现哲学的深层新意 ,拓宽理解哲学的视野。
范世珍
关键词:哲学诗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之比较被引量:2
2002年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牵导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思想走向的两大哲学巨子 ,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指出了“美”的哲学含义和构成美的本体要素。他们对一系列审美原则的精到分析 ,开创了西方人以总体知识为背景的 ,采取配套方法探讨美和美学问题的先河。
范世珍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