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华昊

作品数:1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噬菌体
  • 7篇菌体
  • 6篇病毒
  • 5篇高通量
  • 5篇高通量测序
  • 5篇测序
  • 4篇基因
  • 3篇细菌
  • 3篇慢病毒
  • 3篇慢病毒载体
  • 3篇杆菌
  • 3篇病毒载体
  • 2篇单胞菌
  • 2篇药物
  • 2篇药物筛选
  • 2篇疑似
  • 2篇原核
  • 2篇嗜麦芽窄食单...
  • 2篇突变
  • 2篇球菌

机构

  • 18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计算中...
  • 1篇云南省地方病...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19篇范华昊
  • 18篇童贻刚
  • 16篇安小平
  • 16篇米志强
  • 11篇李建彬
  • 8篇王晓娜
  • 8篇李存
  • 8篇陈斌
  • 5篇刘大斌
  • 4篇姜焕焕
  • 4篇方祥
  • 4篇范航
  • 4篇张博
  • 3篇张文惠
  • 3篇刘玮
  • 3篇张文慧
  • 3篇王娟
  • 2篇庄璐
  • 2篇何后军
  • 2篇李玉元

传媒

  • 6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军事医学
  • 1篇中国工程科技...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药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绿脓杆菌噬菌体初步应用研究
目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由于其能定殖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医疗设备表面使其很容易感染免疫力低下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导致的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铜绿假单胞杆菌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两类...
范华昊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细菌耐药性噬菌体基因组测序绿脓杆菌
shRNA随机文库结合TK自杀基因筛选靶向HIV-1 LTR相关宿主因子
2012年
构建shRNA随机文库与HIV-1 LTR启动胸苷激酶基因(TK基因)稳定表达的稳定细胞系HEK293/TK,将两者结合起来,筛选靶向HIV-1 LTR相关宿主因子。方法:通过化学合成含有19个随机脱氧核苷酸的发夹结构,将其退火补平后与合成的接头Linker连接进行PCR反应,将PCR产物酶切后置于慢病毒载体pLenti-U6启动子下游由此构建shRNA随机文库;利用重叠PCR将HIV-1 LTR片段和TK基因连接起来,连接产物经酶切后与pcDNA3.1载体连接;将连接正确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同时用G418加压筛选获得稳定细胞系HEK293/TK;将所获得的文库质粒包装成慢病毒后侵染所构建的HEK293/TK细胞系,通过加入药物GCV进行加压筛选获得存活细胞。结果:成功筛选到加药后存活下来的细胞,抽提细胞基因组,采用巢式PCR扩增目的干扰序列并用Western blot对干扰序列进行验证,鉴定获得一个克隆所表达的shRNA能对TK基因的表达起到抑制作用,通过测序分析获得其干扰序列,该序列很有可能针对HIV-1 LTR某宿主相关因子。结论:成功构建了一种筛选HIV-1 LTR相关宿主因子的方法,筛选所得序列可以定位到具体相关宿主因子,为靶向筛选抗HIV-1药物提供了重要手段。
李建彬米志强安小平谭莉陈斌王晓娜范华昊张文慧张博方祥童贻刚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
人免疫缺陷病毒假病毒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假病毒模型,用多种HIV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抑制剂作用于该模型,以检测其是否能有效用于HIV抑制药物的筛选。方法:通过载体改造获得最终慢病毒载体puc18-NL4-3-LUC-stop,其中含有萤光素酶基因,将该载体与包膜质粒VSV-G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产生HIV假病毒,在假病毒包装和病毒感染293FT细胞的过程中加入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检测感染细胞中萤光素酶的表达来检测该模型的有效性,并利用此模型检测药物的抗病毒效果。结果:将HIV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抑制剂作用于该假病毒模型时发现萤光素酶的表达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结论:建立了HIV假病毒药物筛选模型,该模型以萤光素酶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快速灵敏,在抗HIV药物筛选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李建彬陈斌米志强安小平李存刘大斌王晓娜范华昊方祥童贻刚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慢病毒载体假病毒药物筛选
利用s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蚊子体内携带的RNA病毒被引量:5
2011年
昆虫可以利用小干扰RNA(siRNA)机制干扰体内RNA病毒的增殖,从而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能力。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对蚊子的小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其中的RNA病毒序列,发现在我国云南地区的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体内存在Marayo,Omsk hemorrhagic fever和Ilheus等RNA病毒的基因片段。至此建立了发现媒介昆虫体内携带病毒的一种新方法,可用于媒介昆虫携带RNA病毒的本底调查。
陈斌龚正达张丽云朱大强李存江晓芳安小平米志强范华昊何后军陈禹保童贻刚刘玮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小干扰RNA病毒白纹伊蚊致倦库蚊
利用高通量测序快速检测疑似感染患者体内未知病原体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复杂的疑似感染患者组织标本中直接快速检测未知病原体。方法:取临床和实验室均不能确诊的病人血液和淋巴组织,进行病毒DNA和RNA的提取,直接用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将测序结果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本地化的病毒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寻找潜在的病毒序列。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3901条序列reads与人内源性病毒K113同源;当使用K113特异性引物对经过DnaseI处理的患者和正常个体进行荧光定量RT-PCR时,发现在患者体内K113病毒基因的表达远远高于正常个体,提示该患者可能存在K113病毒的感染。结论: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可能用于快速检测未知病原体。
李建彬庄璐安小平米志强范华昊李存陈斌刘玮鲍一丹罗征秀刘恩梅方祥童贻刚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2011年第一届牛津国际噬菌体大会介绍被引量:6
2012年
1会议简介 噬菌体是一类以原核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为宿主的病毒,它最早于1915年被发现,之后,d'Herelle在1917年再次发现了这种能裂解细菌的生物类群,并将其命名为"bacteriophage",简称"phage"。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有远见和责任感的科学家和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种细菌的天然病毒,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对噬菌体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多噬菌体产品开始走向市场。
范华昊童贻刚
关键词:噬菌体原核生物生物类群科学家细菌
利用移码突变和终止密码子提高下游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在基因结构复杂的慢病毒载体插入报告基因并提高目的基因表达量。方法:慢病毒载体上有复杂的基因排列,为了不影响慢病毒载体的活性,必须尽量保留原有的基因,替换不必要的基因。首先将报告基因萤光素酶插入慢病毒载体替换基因Env后,结果检测不到报告基因的表达。为了提高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将报告基因的读码框向后移动一个碱基,同时在其上游增加一个终止密码子,然后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移动报告基因的读码框同时在上游增加终止密码子,使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大大提高。结论: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通过改变目的基因与上游起始密码子ATG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增加终止密码子,可以大幅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
陈斌李建彬米志强安小平李存刘大斌姜焕焕王娟黄芬张宝中范华昊何后军童贻刚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报告基因基因表达定点突变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估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临床分离鉴定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感染免疫抑制的BALB/c雌性小鼠,建立小鼠肺炎模型。方法模型组小鼠在感染前4 d注射环磷酰胺(125 mg/kg)、感染前1 d注射环磷酰胺(125 mg/kg)和地塞米松(12.5 mg/kg),造成小鼠免疫抑制,通过滴鼻方式滴入40μl新鲜SMA细菌,空白组滴鼻滴入无菌PBS。免疫及细菌感染后对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体温、肺重、血细胞与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时相性监测。结果小鼠肺部细菌感染120 h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较低;各血象指标从较低水平开始逐渐回升;肺部有明显的脓肿、充血,肺部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正常肺组织结构消失,炎症症状显著。结论小鼠SMA肺炎模型的建立,为研究SMA的病原特性、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陈晨范华昊袁守军童贻刚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免疫抑制肺部感染小鼠模型
从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Acr蛋白人源单链抗体
2012年
目的:从天然的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特异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晶体蛋白(alpha-crystallin Acr)的人源抗体。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Acr蛋白包被免疫管,通过对噬菌体抗体库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的过程从大容量抗体库中筛选特异性抗结核分枝杆菌Acr蛋白的抗体,并对可变区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将特异性的噬菌体抗体感染HB2151菌,经IPTG诱导表达,制备了抗结核分枝杆菌Acr蛋白的可溶性单链抗体;对其序列和抗原结合活性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经过4轮筛选,获得了43个与结核分枝杆菌Acr蛋白结合的阳性克隆,其中29个特异结合的克隆;测序分析有26不同的可变区片段;通过可溶性单链抗体(scFv)表达筛选到14株特异性结合Acr蛋白的可溶性单链抗体克隆;经过基因测序,分析了可变区基因的亚群。成功制备了可溶性单链抗体。Westren blotting分析证实筛选的人源单链抗体能与天然蛋白结合。结论:利用单链大容量抗体库获得抗结核分枝杆菌Acr蛋白的噬菌体抗体并且成功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Acr天然蛋白的可溶性单链抗体,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王晓娜米志强安小平李建彬范华昊张文慧张博黄勇周丽君童贻刚
关键词:ACR蛋白噬菌体抗体库单链抗体
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蛋白假病毒模型的构建
2011年
目的:以HIV为骨架构建单次复制性的含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蛋白的假病毒模型,观察其对哺乳动物细胞的侵染性。方法:PCR合成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蛋白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上,与HIV慢病毒包装系统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48 h后收培养上清,在8μg/mL Polybrene存在下感染293FT细胞,感染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PCR合成了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蛋白基因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上,测序结果正确;共转染293FT细胞后,检测到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蛋白的表达并包装成假病毒,感染新鲜293FT细胞后能够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结论:合成的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蛋白基因能正确表达并包装成假病毒,含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蛋白的假病毒能感染293FT细胞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可用该假病毒模型进一步研究基孔肯雅病毒的感染性,筛选评价抗基孔肯雅病毒药物。
王晓娜安小平范华昊王娟李建彬刘大斌姜焕焕米志强童贻刚
关键词:感染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