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志民

作品数:145 被引量:545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9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6篇乳腺
  • 66篇腺癌
  • 63篇乳腺癌
  • 30篇肿瘤
  • 19篇乳腺肿
  • 18篇乳腺肿瘤
  • 18篇腺肿瘤
  • 18篇淋巴
  • 16篇细胞
  • 16篇淋巴结
  • 15篇预后
  • 15篇病理
  • 14篇免疫
  • 13篇手术
  • 10篇化疗
  • 9篇新辅助化疗
  • 9篇腋窝
  • 9篇辅助化疗
  • 8篇乳房
  • 8篇外科

机构

  • 121篇吉林大学第一...
  • 31篇吉林大学
  • 11篇吉林大学白求...
  • 5篇白求恩医科大...
  • 4篇大庆油田总医...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吉林省肿瘤医...
  • 3篇承德医学院附...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日本东北大学
  • 2篇通化师范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作者

  • 145篇范志民
  • 38篇吴迪
  • 37篇李嗣杰
  • 33篇韩冰
  • 26篇付彤
  • 22篇刘国津
  • 21篇杨明
  • 18篇宋东
  • 17篇郑超
  • 14篇张海鹏
  • 13篇石爱平
  • 12篇任立群
  • 10篇杜烨
  • 9篇赵刚
  • 8篇贾泓瑶
  • 7篇张彬
  • 6篇毕丽荣
  • 6篇路璐
  • 5篇刘涛
  • 5篇张奇兵

传媒

  • 27篇吉林大学学报...
  • 1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2篇中国妇幼保健
  • 8篇中国肿瘤临床
  • 6篇中国实验诊断...
  • 6篇中华肿瘤防治...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中华乳腺病杂...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20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采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技术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探讨乳腺 IDC的光谱学特点、生物学特征和鉴别方法。方法:收集行乳腺外科手术患者的乳腺组织冰冻切片,共24例,均为女性,年龄27~59岁;其中乳腺 IDC组织15例,正常乳腺组织9例。冰冻切片解冻后先行普通拉曼光谱检测,加壳层隔绝纳米粒子(SHINs)后再次检测。共收集了263个拉曼光谱和249个SHINERS光谱,所有光谱均进行基线修正拟合,再将所有的光谱用 Adjacent-Averaging 算法进行15点平滑。结果:正常乳腺组织特征峰出现在1090、1157、1262、1300、1442、1658、1745和1874 cm-1;在加入SHINs后,少数特征峰的峰位出现2~3 cm-1位移,其中1090和1157 cm-1相对强度明显增加,出现1496 cm-1特征峰。乳腺 IDC组织普通拉曼光谱检测可见多个核酸特征峰(包括878、1086和1157 cm-1);加入SHINs后,明显看到1004、1157、1526和1658 cm-1相对强度增加,脂类的特征峰1745和1442 cm-1为C=O和CH2伸缩振动, IDC 组织相对于正常组织表现出2~3 cm-1的蓝移;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峰出现在1527 cm-1;核酸的特征峰1090 cm-1蓝移至1086 cm-1。结论:拉曼光谱能够发现乳腺 IDC组织 DNA、蛋白质及类胡萝卜素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SHINERS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组织最大增强的特征峰不同,可以用来区分乳腺 IDC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
张海鹏吴迪张湜付彤路璐范志民郑超韩冰
关键词: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浸润性导管癌
双侧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报告
2012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0d入院。既往无乳腺癌家族史,已绝经。入院后查体:肿物位于左乳腺内上象限,大小约3.0cm×2.0cm,质较软,活动性较好,边界欠清。右乳未扪及肿物,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钼靶片表现为左乳内象限局部密度增高,未见明确肿物及钙化,右乳未见明显异常。彩超表现为左乳内上象限乳头旁可见大小为2.71cm×1.29cm的低回声团块,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
张鹏杨明刘涛史建军范志民
关键词:乳腺腺样囊性癌乳腺肿物癌家族史彩超表现入院后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临床病理特点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吉林大学第一医院68例原发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年龄分布、彩超检查、钼靶片检查、TNM分期以及免疫组化等临床和病理指标,并与同期7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有完整影像资料的病例中,乳腺彩超检查发现病灶的有87.5%,乳腺钼靶片有阳性表现的有81.3%,钼靶片和/或彩超有异常表现的占96.8%。68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在年龄分布、月经状况、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同浸润性导管癌无显著差异(P>0.05)。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8%和88.2%,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的69.1%和72.9%(P<0.01)。HER-2阳性表达率为22.1%,明显低于浸润性导管癌的35.4%(P<0.05)。结论临床查体、钼靶片和彩超检查联合应用准确率更高。浸润性小叶癌可能对化疗和靶向治疗不敏感,而可能更受益于内分泌治疗。
张奇兵杨明张鹏刘涛范志民
关键词:乳腺癌浸润性小叶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乳腺恶性肌上皮瘤伴对侧乳腺癌一例被引量:3
2014年
患者 女性,82岁,因“双乳肿物1周”于2013年6月2日入院.既往史: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行右乳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为纤维腺瘤.无乳腺癌家族史.体格检查:右侧乳腺9点位可触及一枚大小为3.0 cm×2.0 cm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性欠佳,肿物和表面皮肤未见粘连.左侧乳腺3点位可触及一枚大小为2.0 cm×2.0 cm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性欠佳,肿物和表面皮肤未见粘连.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多普勒超声:右侧乳腺9点位瘢痕处可见大小为29.0 mm×19.7 mm的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其内可见血流信号.
吴迪张海鹏闫旭郭亮王宏范志民石爱平
关键词:乳腺癌恶性肌上皮瘤肿物切除术肿大淋巴结癌家族史纤维腺瘤
肿瘤翻译调控蛋白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人肿瘤翻译控制蛋白(TCTP)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CT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4例浸润性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TCT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TCTP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P<0.001),TCTP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患者年龄、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肿瘤直径愈大、临床分期愈高,乳腺癌组织中TCTP的表达阳性率也愈高;且有淋巴结转移者的TCT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3)。生存期分析显示,TCTP表达阳性的患者生存时间(52.0±3.7)月明显短于阴性表达的患者(88.6±3.6)月,(P<0.001)。结论 TCTP的异常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演进过程,并且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指标。
李嗣杰贾泓瑶吴迪范志民
关键词:乳腺癌
右侧腋窝脉管瘤一例被引量:3
2018年
患者 女性,28岁,因“右腋下肿物5年内逐渐增大,未经任何治疗。体检:右侧腋下局部皮肤隆起,触及一个大小为9.0cm×60cm的肿物。
吴迪闫旭杨霞张秀祥解新鹏石爱平范志民
关键词:脉管瘤侧腋窝局部皮肤右腋下肿物
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与原基础方的药效学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比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经配伍改进后与基础方乳痛宁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镇痛作用。方法:肌肉注射雌二醇及黄体酮复制大鼠乳腺增生疾病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性激素及乳腺组织中性激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对比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和乳痛宁胶囊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腹腔注射冰醋酸复制小鼠疼痛模型,比较潜伏时间、扭体次数和镇痛率,评价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和乳痛宁的镇痛作用。结果:乳痛宁胶囊改进前后对大鼠乳腺增生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配伍改进后的疗效和镇痛作用明显优于乳痛宁胶囊。结论:配伍改进后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治疗乳腺增生、镇痛作用较原基础方乳痛宁胶囊有明显提高。
冷晓微Rita李敏张桐任立群范志民
关键词:乳腺增生镇痛
外科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117例分析
:探讨外科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经验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9年4月-2007年9月间外科治疗117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结果:病因上以特发性男性乳腺发育为主(59.0%),其次为生理性...
吴迪付彤范志民张士福
关键词:男性乳腺发育症外科治疗手术方法
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抗乳腺增生和镇痛的作用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研究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抗乳腺增生和镇痛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抗乳腺增生实验中,采用雌二醇(E2)和黄体酮诱导雌性未孕大鼠形成乳腺增生模型,评价受试药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性激素受体蛋白表达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在镇痛实验中,采用冰乙酸致小鼠疼痛出现扭体反应、光热辐射致大鼠疼痛出现甩尾反应,评价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表达,减少其阳性表达细胞占同类细胞数目的比率(P<0.01),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高、中剂量组显著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E2,升高孕酮(P)水平(P<0.05,P<0.01);此外,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P<0.01),减少扭体反应次数(P<0.01),并显著缩短给药后60,120,180,240 min由光热辐射致大鼠疼痛反应的痛阈值(P<0.01)。结论: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性激素水平抗乳腺增生,并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胡彦武任立群RITA金颖汪菲刘凯闫梦彤范志民
关键词:镇痛雌二醇黄体酮冰乙酸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即时乳房假体重建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皮下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即期人工假体乳房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TNM 分期:Ⅰ期6例,Ⅱ期14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的乳腺皮下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即期人工假体乳房重建手术,术后给予 CMF(环磷酰胺、氨甲蝶呤、5-氟脲嘧啶)方案或 FEC(5-氟脲嘧啶、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期为52.3个月,其中18例患者随访期超过36个月,全组患者均存活,无局部或区域肿瘤复发,1例患者在术后9个月发现多发肝转移及骨转移,现带瘤生存5年。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皮下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即期人工假体乳房重建手术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肿瘤局部或区域复发、远处转移的危险性,不影响术后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和长期生存,该术式可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范志民宋东王蕾付彤杨明刘国津
关键词:乳房植入物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