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小飞
- 作品数:37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BH变异型个体血小板表面ABO抗原强度分析
- <正>目的血小板表面携带ABO血型抗原,为了确保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策略是ABO同型输注。但是对ABH变异型个体(包括常见的ABO亚型和类孟买型),当其作为献血者或受血者时,ABO血型的输注策略却没有进一...
- 许先国洪小珍刘瑛陈舒马开荣蓝小飞何吉朱发明吕杭军
- 文献传递
- 血小板膜糖蛋白GPIV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相关性的研究
- 刘瑛洪小珍许先国应燕玲蓝小飞马开荣朱发明严力行
- 该项目首先采用流式细胞术调查浙江地区人群中血小板CD36抗原缺失的频率,然后对临床送检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样本进行了血小板相关抗体的血清学筛查和鉴定,获取血小板输注无效与GPIV抗体的相关性数据,最后利用PCR-SBT方法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输注治疗血小板制品
- 红细胞血型系统稀有血型高通量基因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 洪小珍朱发明陈舒应燕玲马开荣蓝小飞刘瑛严力行
- 红细胞血型系统在输血医学、器官移植、法医学的诊断、亲子鉴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新近国际上提出根据红细胞血型基因型匹配选择合适的供者,以提高血液相合的程度,保证血液安全。要实现红细胞血型基因诊断和供受者基因型数字匹配,需要建...
- 关键词:
- 关键词:红细胞血型系统临床输血
- 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相关的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human platelet alloantigen,HPA)-1~17w相关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方法以自行设计的PCR引物特异性扩增HPA-1~17w相关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片段,PCR产物经酶切纯化后直接进行DNA序列分析,根据序列特征确定HPA基因型和相应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结果通过对112名随机汉族个体的糖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发现13个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和1个微卫星重复序列。其中ITGB3基因上的2个变异位点1333G/A和1960G/A引起膜糖蛋白GPⅢa的V419M和E628K氨基酸改变。结论膜糖蛋白基因具有多态性位点,可能引起膜糖蛋白结构的改变,同时可能影响现有部分HPA基因分型方法的准确性。
- 蓝小飞应燕玲刘瑛许先国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膜糖蛋白血小板
- ABH变异型个体血小板表面ABO抗原强度分析
- 许先国洪小珍刘瑛陈舒马开荣蓝小飞何吉朱发明吕杭军
- 重组表达糖蛋白GPIIIa片段偶联荧光微球分析人血小板抗原-1系统同种抗体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应用偶联血小板GPIIIa重组表达片段的Luminex xMAP荧光微球,检测血小板抗HPA-1a和-1b抗体。方法:以倍比稀释成12个浓度(原液~1/2048)的抗HPA-1a WHO国际标准品,比较MAIPA和Luminex xMAP技术检测抗HPA-1a的灵敏度。以8份抗HPA-1a/b阴、阳性对照,36份WHO血小板抗体质控盲样,评估流式荧光微球技术检测抗HPA-1a和-1b的特异性。结果:MAIPA检测抗HPA-1a的灵敏度为滴度1/64(抗体浓度1.56 IU/ml),流式荧光微球检测的灵敏度远高于滴度1/2048(抗体浓度0.049 IU/ml)。微球分析法能特异性鉴别抗HPA-1a和-1b阴、阳性对照。36份盲样中,有1份样本,在高浓度对偶抗体的影响下,产生抗HPA-1b假阳性结果。其余样本的微球分析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能准确检出抗HPA-1a和-1b抗体,而且与HLA和ABO抗体以及其它的血小板抗体(包括抗HPA-3b、-5b、-15b、-GPIb/IX和非HPA-1特异性的抗-GPIIb/IIIa)未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基于重组偶联血小板GPIIIa的流式荧光微球技术可灵敏、特异性检测血小板HPA-1系统抗体,适合于临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抗体特异性鉴定。
- 许先国刘瑛陈舒洪小珍陶苏丹马开荣蓝小飞何吉朱发明吕杭军
- 关键词:人类血小板抗原同种抗体
- 流式荧光微球技术检测HPA-1同种抗体
- 许先国刘瑛陈舒洪小珍马开荣蓝小飞何吉朱发明吕杭军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鉴定和基因测序分型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
- 许先国洪小珍刘瑛应燕玲马开荣蓝小飞徐芳何吉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 1.项目建立了基于PCR-SBT技术的全套HPA基因分型方法(包括HPA-1到21w共21个系统),该方法是所有HPA基因分型方法中准确性最高、包含HPA位点最全的方法。2.建立了库容量为1045人份的浙江省献血者血小板...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小板基因分型
- α-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基因742C>T突变导致A2亚型被引量:10
- 2011年
- 本研究探讨2例ABO亚型A2B的分子机制。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先证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用标准A、B、O细胞检测先证者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先证者ABO基因的第5至7外显子序列,其PCR产物经酶切后直接测序分析。同时,PCR产物经TOPO TA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获得单链,对所得克隆进行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双向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先证者红细胞有A、B抗原,同时其血清中存在抗A1抗体。直接测序分析发现,第261位无缺失,第297位A/G、467C/T、526C/G、657C/T、703G/A、742C/T、796C/A、803G/C、930G/A杂合。克隆测序得到B101和1个新的A等位基因。与A102相比,新A等位基因仅在第742位C→T突变,导致第248位精氨酸变成色氨酸,新等位基因已被正式命名为A213。结论 :α-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基因第742位C→T突变导致产生A2表型,表型个体血清中可含有抗A1抗体。
- 洪小珍应燕玲许先国马开荣蓝小飞刘瑛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 关键词:ABO基因
-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分子水平复发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 许先国陈舒应燕玲洪小珍刘瑛蓝小飞何吉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 该项目从短串重复序列STR、红细胞血型和血小板血型等方面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进行分子水平的监测,取得了以下科研成果:1.优化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STR监测的荧光半定量技术,分析了各STR位点对受体特异性等位基因的检出...
- 关键词: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红细胞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