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畅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丙酚、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用于心脏电复律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比较异丙酚、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用于心脏电复律的疗效。方法将75例需行心脏电复律治疗的心动过速患者分为异丙酚组、依托咪酯组和咪达唑仑组,记录诱导前(T1)、电复律前(T2)、电复律时(T3)及苏醒时(T4)的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电图(ECG)、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运用RSS镇静评分法记录患者入睡时间及苏醒时间,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均一次性电复律成功。T1时点3组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异丙酚组内,与T1相比,T2~T4SBP、DBP及SpO2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3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中异丙酚组均快于其他两组(均<0.05)。结论 3种药物均可用于心脏电复律的麻醉,但循环不稳定者应首选依托咪酯。
- 刘涓蔡畅杜金满
- 关键词:异丙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电复律
- 限制性液体管理与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对肺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围术期限制性液体输注与通气管理对行肺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潮气量为5~6 ml/kg,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设置为2cm H_2O,吸入氧浓度0.4~0.7,术中输液补足出血量并以2.0~3.0 ml·kg^(-1)·h^(-1)维持,对照组的通气和输液则不予限定。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3、5 d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动脉氧分压(Pa O_2)。结果试验组的患者术后第1、3、5 d的MVV、FEV1、FVC及Pa O_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24 h尿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输注与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肺切除患者的术后肺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 李炎蔡畅陈小非漆勇潘志浩
- 关键词:保护性通气策略肺切除肺功能
- ScvO_2联合P(cv-a)CO_2指导液体治疗在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中应用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联合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指导液体治疗对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组织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行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输液组(C组)和Scv O2联合P(cv-a)CO2组(S组),C组患者输入液体总量按照补充性扩容+生理需要量+累计缺水量+继续损失量+第三间隙缺失量计算。S组患者手术开始前给予乳酸林格氏液10 ml/kg,随后以2 ml·kg-1·h-1乳酸林格氏液维持输液。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体温、白细胞、肌酐、术后28 d内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死亡病例。与S组比较,C组患者的输液量、尿量较多(均<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次日体温、白细胞计数及肌酐,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在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中,采用Scv O2联合P(cv-a)CO2指导液体治疗方法和传统液体治疗方法一样能获得良好组织灌注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可用于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的液体治疗指导。
- 刘正元潘志浩蔡畅
- 关键词:剖腹术血气监测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