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磊
-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清髓性不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的非血缘脐血移植后免疫重建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清髓性不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的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血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接受清髓性不含ATG方案的UCBT患者移植后CMV血症及CMV病发生情况,同时初步分析UCBT后受者早期淋巴细胞重建情况。结果UCBT后受者外周血CMV拷贝数>10/ml发生率为92.7%,血CMV拷贝数>103/ml发生率为75.3%;中位发生时间为42 d。CMV病发生率为1.03%。CMV转阴的中位时间为94 d。UCBT后淋巴细胞持续稳定上升,中位CD3+CD8+T细胞及CD3+CD4+T细胞分别于移植后2个月及5个月达正常范围。结论清髓性不含ATG方案的UCBT后T细胞免疫重建相对较快,CMV血症发生率高,但CMV病发生率较低。
- 李桂芳汪丽钰孙光宇汤宝林朱小玉童娟郑昌成姚雯张磊薛磊皖湘宋闿迪强萍张旭晗刘会兰孙自敏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脐血移植免疫重建
- 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比较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早期(3个月时)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确诊CML的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7分为尼洛替尼组(18例)和伊马替尼组(111例)。两组患者服药3个月后门诊复查骨髓形态学、BCR-ABL融合基因国际标准值(BCR-ABLIS),比较两组患者的BCR-ABLIS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主要指标为BCR-ABLIS≤10%的达标率、BCR-ABLIS≤0.0032%的比例)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血液学毒性;Q-T间期延长,以及肝功能损害、骨骼肌肉疼痛、水肿、皮疹、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尼洛替尼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达到BCR-ABLIS≤10%、BCR-ABLIS≤0.0032%的比例均高于伊马替尼组(94.44%vs 69.37%;55.55%vs 2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洛替尼治疗CML的早期分子学反应达标率以及患者分子学反应的深度均高于伊马替尼组,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
- 薛磊杨会志王兴兵刘欣朱薇波
-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尼洛替尼伊马替尼
- 血液科临床医师流式细胞术专科诊断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 2017年
- 近年来,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病的诊断、治疗、疗效的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探讨临床流式细胞术的教学问题。通过流式细胞术的理论教学、上机操作、结合临床典型和疑难病例讨论教学,从而提高血液科临床医师的流式细胞术的专科诊断能力。结果表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临床医师的血液病诊治水平。
- 王兴兵刘欣薛磊胡艳
- 关键词:临床教学流式细胞术
- 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MDS-RCMD
- 目的:探讨减低强度(RIC)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全血细胞减少的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RIC 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
- 刘会兰耿良权王兴兵丁凯阳汤宝林童娟姚雯薛磊孙自敏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的B-ALL:1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继发胰腺肿大
- 王兴兵刘欣薛磊强萍朱薇波丁凯阳明静徐慧涂美娟
- 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MDS-RCMD
- 目的 探讨减低强度(RIC)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全血细胞减少的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RIC 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
- 刘会兰耿良权王兴兵丁凯阳汤宝林童娟姚雯薛磊孙自敏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 文献传递
- 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某医学院校2018级新生,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自制问卷和其他量表进行研究,并将该校2015-2018级新生心理健康筛查结果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果:心理问题平均发生率为17.98%,且无心理问题新生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民族、家庭经济条件、专业满意度等方面不同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健康水平与积极应对、自我接纳、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负性生活事件、消极应对、自我评价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某医学院校2015-2018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应针对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薛磊杨秀兰叶建国关世阳王玉蓉朱慧
-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靶向多种肿瘤相关抗原的自体肿瘤特异性T细胞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 王兴兵刘欣汪健胡艳强萍徐慧薛磊明静朱薇波
-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和CD61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作用
- 目的使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健康体检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患者、非ITP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
- 薛磊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血小板相关抗体CD6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目的深入了解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抽取的2 002名在校大学生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编量表(包...
- 薛磊
- 关键词:大学生医学院校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