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细胞
  • 7篇急性
  • 6篇病患
  • 5篇血清
  • 5篇白血病患者
  • 4篇急性白血
  • 4篇急性白血病
  • 4篇急性白血病患...
  • 4篇骨髓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米托蒽醌
  • 3篇老年
  • 3篇老年急性
  • 3篇骨髓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机构

  • 15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袁宇宁
  • 8篇朱绮文
  • 5篇刘国勋
  • 5篇杨勤
  • 4篇张星星
  • 2篇陈永振
  • 2篇熊树民
  • 2篇安俊峰
  • 1篇周少雄
  • 1篇徐军发
  • 1篇陈小芳

传媒

  • 3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6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及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定量检测初发AL患者 4 8例 ,复发AL患者 1 8例和 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及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结果 初发和复发AL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AL组 (P <0 .0 1 )。初发和复发AL患者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初发AL患者血清VEGF含量与外周血幼稚细胞和骨髓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血清VEGF水平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和疾病状态。检测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AL诊断。
袁宇宁张星星朱绮文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Fas受体检测及意义探讨
2003年
目的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受体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ELISA法测定AL患者血清sFas受体水平 ,并与 3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者血清sFas受体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与临床类型无关 (P >0 .0 5) ,AL缓解后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血清sFas受体水平的增高可能与AL的预后有关 ,调节AL患者血清sFas水平 ,可能成为治疗AL的一条新途径。
袁宇宁杨勤陈永振朱绮文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Fas和NO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可溶性Fas(sFas)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4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sFas的含量 ,比色法检测NO的含量。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sFas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NO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结论 提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sFas和NO水平的变化与白血病细胞逃避机体免疫杀伤作用有一定关系。
陈小芳杨勤袁宇宁徐军发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FASNOELISA法比色法免疫抑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38例AA患者血清sFas受体质量浓度 ,并与 3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AA组患者血清sFas受体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清sFas受体质量浓度与AA合并感染、临床分型和治疗效果有关 (P <0 0 1)。结论 AA患者存在血清sFas受体质量浓度的降低 ,调节AA患者血清sFas受体质量浓度 ,可能成为治疗AA的一条新途径 ;检测AA患者血清sFas受体具有快速、方便、可靠等优点 ,可作为反映AA病情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
袁宇宁杨勤陈永振朱绮文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临床分型
MA方案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评价M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及观察老年AML治疗中应用G CSF的临床效果。方法 MA方案治疗老年AML36例 ,2 1例化疗中联合应用G CSF ,其余 1 5例未用G CSF作为对照。结果 ①MA方案治疗 36例老年AMLCR率 41 7% ,总有效率 75 0 %。②化疗中联合应用G CSF可缩短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天数 ,化疗后白细胞恢复及应用抗生素的天数 ,其诱导相关死亡率明显低于未应用G CSF组。结论 MA方案可作为老年AML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老年AML治疗联合应用G
袁宇宁刘国勋朱绮文安俊峰
关键词: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药物疗法MA方案G-CSF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3例MM患者,随机分为VAD方案对照组: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组:VAD方案+沙利度胺,
袁宇宁张星星朱绮文
文献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 )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3 6例MM患者血清中IL 6和TNF α的水平。结果 进展期MM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缓解期MM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明显下降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进展期MM患者IL 6和TNF α水平的增高与临床分期有关 ,Ⅲ期患者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 (P <0 .0 1)。结论 血清IL 6和TNF α的水平可能与MM的发生、发展有关 ,测定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可作为MM病情观察和监测治疗反应的 1种手段。
袁宇宁熊树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病患者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的测定
1994年
血液病患者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的测定袁宇宁,周少雄,张阮章(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病研究室,湛江524001)近年来有关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标记的研究,国内外有不少报道[1]。研究表明,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LSA水平明显...
袁宇宁周少雄张阮章
关键词:血液病脂质唾液酸血清
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联合GCSF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被引量:3
2000年
袁宇宁刘国勋朱绮文安俊峰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米托蒽醌阿糖胞苷G-CSF
312例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分析被引量:18
2000年
目的 了解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发生率、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1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骨髓涂片检查,其中153例同时行骨髓活检切片检查。结果 31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涂片发现骨髓侵犯发生率为21.5%,其中153例同时做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发现骨髓侵犯率分别为20.9%和33.3%。骨髓侵犯以弥漫型小淋巴细胞、弥漫型裂细胞和淋巴母细胞多见,以、期患者多见。结论 骨髓活检可提高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诊断率。骨髓侵犯主要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有关。
袁宇宁刘国勋熊树民
关键词:淋巴瘤恶性肿瘤侵犯骨髓侵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