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宏

作品数:54 被引量:328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学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肝炎
  • 18篇病毒
  • 15篇乙型
  • 15篇慢性
  • 13篇乙型肝炎
  • 13篇肝炎病毒
  • 8篇血清
  • 8篇纤维化
  • 8篇基因
  • 8篇肝纤维化
  • 7篇乙型肝炎病毒
  • 7篇肝硬化
  • 6篇细胞
  • 6篇儿童
  • 5篇小分子
  • 5篇小分子干扰
  • 5篇小分子干扰R...
  • 5篇结缔组织
  • 5篇分子
  • 5篇HCV

机构

  • 50篇兰州大学第一...
  • 10篇甘肃省人民医...
  • 10篇兰州大学
  • 5篇兰州医学院第...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广州市第八人...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解放军第81...
  • 3篇北京地坛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福州市传染病...
  • 3篇南京市第二医...
  • 3篇沈阳市第六人...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4篇袁宏
  • 16篇毛小荣
  • 13篇岳伟
  • 12篇孙永红
  • 9篇陈青锋
  • 9篇陈琳
  • 9篇雷晓燕
  • 9篇陈红
  • 8篇肖萍
  • 5篇郭振华
  • 5篇朱陇东
  • 5篇薛苗
  • 4篇邓永东
  • 4篇杨彦麟
  • 4篇杨菊兰
  • 3篇汪茂荣
  • 3篇赵正斌
  • 3篇成军
  • 3篇贾继东
  • 3篇张明香

传媒

  • 6篇临床肝胆病杂...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临床荟萃
  • 3篇国际流行病学...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戊型肝炎病毒开放读码框3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DsRed-Monomer-N1-开放读码框(ORF)3,并在BHK-21细胞观察ORF3的表达及定位. 方法 用RT-PCR扩增HEV ORF3基因,用Hind Ⅲ/EcoR Ⅰ酶切ORF3基因及pDsRed-Monomer-N1载体,并构建成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DsRed-Monomer-N1-ORF3,将鉴定为阳性的质粒经脂质体转染BHK-21细胞,用RT-PCR检测ORF3基因的过表达,用W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ORF3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pDsRed-Monomer-N1-ORF3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BHK-21细胞后ORF3基因正常转录,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ORF3主要分布在BHK-21细胞的细胞质中,ORF3能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结论 在BHK-21中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陈琳杨晓军袁宏朱陇东岳伟
211例乙肝“三抗体阳性”患者临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形式有多种,常见到以“三抗体”(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就诊的患者,以往常认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情好转或者恢复期表现(甚至病毒清除表现),但是近来在临床却遇到一部分“三抗体阳性”就诊患者,仍持续或间歇伴有肝生化异常,故对临床遇到的这些病例进行分析。
袁宏王岐洁肖萍陈青锋熊亚星
关键词:肝炎乙型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免疫测定
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2002年1月~2004年10月对12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在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电解质等指标。结果12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清除显著(P<0.05),而凝血酶原活动度、电解质等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12例患者7例存活(存活率58.3%)。结论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部分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袁宏亚星陈红赵正斌毛小荣张立婷岳伟李莹邵沂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硫代乙酰胺诱导的A型肝性脑病小鼠焦虑样反应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A型肝性脑病小鼠的精神障碍。方法 3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实验组采用TAA 200 mg·kg-1·d-1,连续腹腔注射3 d至累积计量到600 mg/kg,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24 h后进行脑功能评分、明暗箱、旷场及高架十字实验。行为学检测结束后24 h行血氨及肝脏生化指标检测。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小鼠在明暗箱实验中的明箱滞留时间(t=-4.006,P<0.01)与穿梭次数(t=-2.656,P<0.05);旷场实验的中央活动路程(t=-3.639,P<0.05)、中央活动时间(t=-2.294,P<0.05)、垂直运动次数(t=-2.282,P<0.05)、理毛时间(t=5.992,P<0.01);高架十字实验的开臂进入次数(t=-3.584,P<0.05)、开臂滞留时间(t=-3.992,P<0.0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旷场实验中两组小鼠活动总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P>0.05)。且实验组小鼠血氨(t=-3.168,P<0.05)、ALT(t=4.316,P<0.05)、AST(t=-2.581,P<0.05)、TBil(t=-9.127,P<0.01)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TAA腹腔注射建立的A型肝性脑病小鼠模型有焦虑样反应;小剂量TAA诱导A型肝性脑病小鼠的焦虑样反应不伴有自发活动能力下降。
陈启明袁宏戴丽蓉蒋妮任文婷陈青锋
关键词:肝性脑病焦虑硫代乙酰胺
在初治和经治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b型慢性感染的代偿期肝硬化亚洲成年患者中评价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 评估奥比帕利(奥比他韦/帕立瑞韦/利托那韦)25/150/100mg,1次/d和达塞布韦(DSV) 250 mg,2次/d联合利巴韦林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b型感染的代偿期肝硬化中国大陆成年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开放标签、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开展,纳入初治和经治基因1b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代偿期肝硬化(Metavir 评分纤维化分期=F4)成年患者,接受奥比他韦/帕立瑞韦/利托那韦和达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2周.评估患者停药12周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及24周获得的SVR率,并在接受至少1次研究药物的患者中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 共纳入63例中国大陆患者,其中62例(98.4%)患者基线Child-Pugh评分为5分.患者总体SVR12率及SVR24率为100% (95% CI:94.3% ~ 100.0%).发生的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常见(发生率≥10%)所有级别不良事件和实验室异常包括总胆红素升高(36.5%)、乏力(19.0%)、非结合胆红素升高(19.0%)、结合胆红素升高(17.5%)和贫血(14.3%).3例(4.8%)患者发生≥3级不良事件,均被研究者判定为与研究药物无关.无患者出现导致提前停药的不良事件. 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b型感染的代偿期肝硬化中国大陆患者接受奥比他韦/帕立瑞韦/利托那韦和达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2周,停药12周和24周的SVR均为100%.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
魏来王贵强Sarah Kopecky-Bromberg成军诩青汪茂荣许敏段钟平侯金林张明香张跃新唐红赵伟蔺淑梅贾战生牛俊奇高志良袁宏林明华周新民Luo YanLinda FredrickNiloufar MobasheryWang Ye贾继东
关键词:肝硬化
儿童乙型肝炎176例病毒基因型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23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儿童HBV相关性肾炎(HBV.GN)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HBV-DNA阳性乙型肝炎患儿176例,均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肝肾功、HBV-DNA载量。对发生HBV-GN的23例患儿进行。肾脏穿刺活检。结果176例乙型肝炎患儿中,C基因型患儿85例(48.3%),B基因型72例(40.9%),合计157例纳入研究。研究显示,HBeAg阳性患儿发生HBV-GN的比率(78.3%)要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21.7%)(X^2=18.301,P值〈0.001)。C基因型患儿发生血尿、蛋白尿的比率(20.0%,18.8%)显著高于B基因型患儿(8.3%,5.6%)(X^2=4.243,P=0.039;X^2=6.173,P=0.013),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补体C3的异常发生率在C基因型组(10.2%,15.3%)亦显著高于B基因型组患儿(2.8%,2.8%)(X^2=7.985,P=0.005;)(2=7.067,P=0.008)。HBV-DNA高载量患儿中C基因型患儿比例(79.2%)显著高于B基因型患儿(20.8%)(X^2=35.514,P=0.000)。结论甘肃地区儿童HBV基因型以C、B基因型为主,以C基因型为优势。C基因型患儿更易发生血尿、蛋白尿等肾脏损害表现。HBV.DNA的高载量可能与HBV-GN的发生有关。C基因型患儿DNA高载量发生几率显著升高可能是其更易发生HBV-GN的因素之一。
雷晓燕高霞杨菊兰孙永红赛依帕袁宏
关键词:肾炎基因型儿童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汉族慢性丙型肝炎140例及正常对照70例,并将患者分组后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分析甘肃地区TNF-α-30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结果TNF-α-308位各基因型频率在HCV感染者中和在正常对照者中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NF1和TNF2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丙氨酸转氨酶(ALT)>80U/L、ALT<40 U/L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A等位基因与ALT的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抗病毒治疗的反应与A、G等位基因均无关;HCVRNA定量中、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TNF-α-308位基因型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V感染者TNF-α-308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无关;A等位基因与ALT的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毛小荣袁宏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谱
2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97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36例信息相对完善、首次确诊为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36例PLC患者中,男198例(83.9%),女38例(16.1%),其中41~60岁人群发病率(58.5%,138/236)最高。19例患者具有肝癌家族史,28例患者既往有大量饮酒史,34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44例合并高血压病。232例(98.3%)患者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PLC,4例(1.7%)无慢性肝病。具有单纯慢性HBV感染者207例(87.7%),单纯慢性HCV感染者14例(5.9%),HBV/HCV重叠感染者5例(2.1%),单纯慢性酒精性肝炎6例(2.5%)。212例HBV感染者中,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1例(24.1%),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5例(44.8%),两组HBV DNA复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87,P=0.001)。所有PLC患者中,甲胎蛋白〉400 IU/ml 104例,200~400 IU/ml 48例,〈200 IU/ml 84例;单发病灶者154例(62.3%),多发病灶者72例(30.5%);单发病例中以右叶单发病灶多见(72.7%),而多发病灶位于右叶及双叶者分别占58.3%和41.7%。80例获得病理学检查结果的PLC患者中,以肝细胞癌多见(85%)。结论 PLC在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病因背景、肿瘤位置、肿瘤个数及病理组织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对参与PLC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应深入研究,以制订更好的防治策略。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代谢性疾病与PLC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赵荣荣邓永东袁宏
关键词:肝肿瘤流行病学研究
63例慢性肝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在慢性肝病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63例慢性肝病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3组:27例为病毒性肝炎组(CH)、25例为肝硬化组(LC)、11例为肝癌组(HCC)。19例为健康对照组(C)。血清TPO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同时测脾脏厚度、血小板相关抗体和肝脏功能各项指标。结果CH组、LC组、HCC组血清TPO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血小板计数与血清TPO水平无相关性,与脾脏厚度呈负相关(r=0.582,P<0.01);CH组和LC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001<0.05)(P=0.0001<0.05);血清TPO与血清清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负相关(r=-0.369,P<0.05)、(r=-0.412,P<0.05),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r=0.287,P<0.05)。结论血清TPO与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抗体有关,而与TPO无关,但TPO一定程度可反映肝脏功能。
袁宏郝尧毛小荣孙永红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减少脾功能亢进肝疾病
院内二次感染对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与二次感染之间的关系,阐明二次感染对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水平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03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初次感染组(78例)和二次感染组(2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感染的微生物和30d内的死亡率等,分析各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变化,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初次感染组比较,二次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肺炎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肠炎(CDAD)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二次感染(OR=4.582,P=0.000 2)、高MELD评分(OR=1.293,P<0.000 1)和低血清白蛋白(OR=0.487,P=0.038 7)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院内二次感染能显著增加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水平。
陈琳袁宏朱陇东岳伟李敏成泽怡李文旋
关键词:肝硬化死亡率LOGISTIC回归模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