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翠英
- 作品数:29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南京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活检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诊断中的价值
- <正>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塑料包埋骨髓活检制片技术对53例诊断为白血病并化疗后的病例进行了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观察,同步对比骨髓涂片。
- 张谦谢品浩袁翠英
- 文献传递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 <正>目的: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探讨196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
- 袁翠英张启国周敏谢品浩叶庆张谦董海波陈兰昕周荣富欧阳建
- 文献传递
- I1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的骨髓病理学分析
- 董海波欧阳建谢品浩周敏张谦袁翠英陈兰昕
- 文献传递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harm Mapper、SEA、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素的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MalaCards数据库收集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分析获得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的共有靶点并导入STRING数据库分析靶点间相互作用关系,再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淫羊藿素与抗多发性骨髓瘤潜在作用靶点的可视化关系网络,然后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进一步对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开展体外实验,CCK-8法检测淫羊藿素对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淫羊藿素对关键通路中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淫羊藿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潜在作用靶点143个,其中的重要作用靶点主要有蛋白激酶B1(Akt1)、白蛋白(ALB)、连环蛋白β1(CTNNB1)、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淫羊藿素可能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体外细胞实验显示,淫羊藿素可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并显著上调U266细胞中PIK3R1表达、下调Akt1表达(P<0.05、0.01)。结论淫羊藿素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中PIK3R1、Akt1的表达,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发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潜在作用,为淫羊藿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蒋如如董海波袁翠英周敏陈兵
- 关键词:淫羊藿素多发性骨髓瘤网络药理学
- 积分系统参与MDS诊断的可行性研究
- 2014年
- 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为特点的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的异质性疾病。对不明原因血细胞减少或者有巨幼红细胞血症的老年人,如果得不到明确的诊断就不会获得有效的治疗。探讨对伴有不明原因血细胞减少或大红细胞血症患者采用一种积分系统来预测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四个因子即年龄≥65,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乳酸脱氢酶(LDH)的一个积分系统来计算诊断MDS的概率。结果:调查了303个病人,他们都因为不明原因的血细胞减少或者大红细胞血症在过去三年(2010~2012)进行了骨髓检查,最终三分之二患者被诊断为MDS,9%为疑似MDS,采用积分系统前后的MDS诊断率分别为12%和48%。结论:此四个因子的积分系统可以用于指导MDS患者的诊断。提高MDS的诊断率,减少不必要的骨髓穿刺,减轻病人的疼痛和医疗费用。
- 董海波谢品浩袁翠英张谦陈兰昕欧阳建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骨髓活检在骨髓转移癌病理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对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塑料包埋骨髓活检制片技术对43例诊断为转移性癌的病例进行观察,同步对比骨髓涂片。结果:活检中骨髓的增生程度明显高于涂片;涂片中23例增生减低,20例增生活跃。活检中3例增生减低,40例增生活跃。涂片中16例可见癌细胞,骨髓活检中29例可见癌巢。结论:骨髓活检结合涂片对转移癌有互补诊断价值。
- 张谦张启国谢品浩欧阳健袁翠英
- 关键词:骨髓活检骨髓涂片转移癌
-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测定对白血病及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 2001年
- 1目的 基于白血病 (acute leukemia,AL)和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 (myelogram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glycylproline 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GPDA)活力测定 ,国内外未见报道 ,为 AL 和 MDS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2方法 利用 Hino改进后的简单易行的测定方法 ,对 3 2例白血病非缓解 (acute leukemia-no-respite,AL-NR)、2 0例白血病完全缓解 (acute leukemia-com plete respite,AL-CR)和 3 3例 MDS患者血清 GPDA活力进行测定。3结果 AL-NR及 MDS组血清GPDA活力较正常组显著降低 (P<0 .0 1) ,AL-CR组与 AL -NR组比较明显升高 (P<0 .0 1) ,但仍比正常组低 (P<0 .0 5 ) ,MDS组与AL -NR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但与 AL -CR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 4结论 血清 GPDA活力测定作为 AL和MDS等疾病的实验诊断标志 。
- 李存照袁翠英欧阳健
- 关键词: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白血病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
- 18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
- 袁翠英董海波陈兵
-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MDS中的应用
- <正>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培养:取病人骨髓细胞适量接种于1640培养基,培养16-24小时,培养终止前2小时加秋水仙酰胺。收获:1000转/min离心收集细胞,用0...
- 董海波袁翠英谢品浩张谦周敏陈兰昕欧阳建
- 文献传递
- CD56抗原表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和预后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CD56抗原在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究该抗原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初诊APL患者的临床数据,按照CD56抗原表达状况,将其分为CD56阳性和CD56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能状态(ECOG)、血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凝血功能、骨髓及外周血早幼粒细胞比例、免疫分型、危险分层、FLT3突变、染色体核型、PML/RARα异聚体类型及融合率、FAB分型(M3a/M3b/M3v)、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积分等参数有无差异。以达分子学缓解(molecular complete remission,mCR)的时间为界,将临床事件分为早期事件(分化综合征、QT间期延长、出血、栓塞、死亡)和晚期事件(继发第二肿瘤、QT间期延长、出血、疾病复发、死亡),比较2组早晚期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探索CD56阳性表达对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无事件生存期(EFS)的影响。结果:169例APL患者中,17例患者CD56阳性,该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10.1%。CD56阳性和阴性患者在D-二聚体水平和共表达CD64抗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17)。CD56阳性组患者达mCR时间更长(P=0.023),2组患者的早期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疾病复发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中位随访63.0个月,CD56阳性患者具有更差的OS、PFS和EFS(P=0.023,0.004,<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D56阳性是PFS、EFS的独立不良因素(P=0.018,<0.001)。结论:CD56阳性是APL的预后不良因素,临床医师需根据该抗原的表达与否决定APL患者的全程管理策略。
- 何杰董海波张启国周荣富许景艳杨永公许佩佩张谦陈兰昕周敏袁翠英蒋如如刘锦雯欧阳建陈兵曾慧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