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碧水
- 作品数:43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期前路病灶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抗痨治疗2—3周后采用一期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前路或后路器械内固定手术,行前路固定19例,行后路固定3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中毒症状,ESR12~160mm/h,16例有神经损伤症状,18例有后凸畸形。结果随访12~40(29.54-7.2)个月。所有患者切口I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18例脊柱后凸畸形获得明显矫正。16例伴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血沉术后2—6个月达到正常,X线片示植骨融合时间4-12(6.2±1.9)个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复发率低,早期离床活动和较理想的脊柱矫形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 陈成东詹碧水陆骞谢文龙周国顺李伟
- 关键词:结核骨移植
- 颈前路融合术后邻椎病的手术治疗
- <正>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是治疗神经根及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随之而来的邻近节段退变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既往文献报告引起症状的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达7-17%,部分患者需要手术干预。2005年起对21例颈前路减压融...
- 詹碧水蒋雪生周国顺陈成东姬亚峰吴峰峰
- 文献传递
-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颈椎邻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运用Zero-P治疗16例颈椎邻椎病患者,所有患者为单节段邻近节段退变,其中颈3/颈4有3例、颈4/颈5有10例、颈6/颈7有3例。记录手术前后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上肢放射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颈椎病治疗分数(JOA)评分,分析X线、CT或MRI影像学改变,根据Bazaz标准分析术后的吞咽苦难情况。结果平均NDI指数和上肢放射痛VAS评分经手术后下降,末次随访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手术前后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5.02、13.16、6.28,P均<0.05)。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达到骨性融合。术后早期有1例患者出现中度吞咽困难、1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均在术后6月症状消失。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因四枚螺钉置入引起的椎体骨折。结论 Zero-P治疗颈椎邻椎病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术中可减少对邻近节段及原手术节段的干扰,且术后的吞咽困难发生率很低。
- 陆骞陈成东詹碧水蒋雪生周国顺
-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
- 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嵌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嵌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嵌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39例为前路组,采用颈椎后路椎管成形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34例为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两组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颈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颈椎Cobb角,评定临床疗效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均获得随访。前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后路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后路组,住院时间短于后路组(t分别=-8.13、6.72、5.68、9.23,P均<0.05)。在随访过程中,术后3个月时前路组在JOA评分和颈椎曲度变化与后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58、1.32,P均>0.05);但前路组颈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5)。两组均未出现松动、移位、断裂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都能够有效地改善嵌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神经功能,但部分患者仍需结合病情进行选择性再次减压。在无明显手术禁忌情况下,前后路手术的决定因素包括颈椎稳定性,脊髓压迫来源,颈椎管狭窄程度,颈椎的生理弧度以及后纵韧带钙化程度。
- 陆骞蒋雪生周国顺姬亚峰詹碧水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融合术
- 一期前路病灶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抗痨治疗2周后采用一期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前路或后路器械内固定手术,行前路固定19例,行后路固定33例.所有患者术前...
- 陈成东詹碧水陆骞蒋雪生周国顺李伟
-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植骨内固定
- 文献传递
- 颈椎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 目的评价颈椎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21例,对术前和术后JOA评分、椎管矢状径、颈椎生理曲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获随访...
- 詹碧水周国顺陈成东蒋雪生李炜陆骞
- 关键词:椎管成形术微型钛板多节段颈椎病
- 文献传递
- 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7例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前路组(37例)和后路组(30例)。前路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三个间隙短节段钢板内固定和一个间隙自锁融合器融合术,后路组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后路组,住院时间短于后路组(P<0.05)。两组在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升高,颈痛VAS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前路组颈痛VAS均低于后路组,颈椎曲度均高于后路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均能够有效改善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神经功能,但与后路手术相比,前路手术能够减少术中损伤,更好恢复并改善颈椎曲度,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优先选择方案。
- 詹碧水蒋雪生周国顺姬亚锋
-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前路融合术椎体成形术手术后并发症
-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效果观察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微创组38例与传统组37例,分别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CRP水平变化、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FBSS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术后第3天、第7天VAS评分和术后不同时间点CRP水平微创组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位效果相当。
- 李炜詹碧水周国顺
- 颈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 詹碧水蒋雪生周国顺姬亚峰陈成东陆骞
-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其中L1~25例,L2~310例,L3~46例。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结果:21例均行单侧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其中6例同时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平均时间105 min,术中平均出血300 mL,无脊髓神经损伤。术后随访12~36个月,中位数20个月。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腿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7.4±1.2)分、(8.3±0.8)分、(53.41±10.21)%,术后1年时腰痛视觉模拟评分、腿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1.3±0.7)分、(2.1±0.5)分、(19.84±6.11)%,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21例植骨全部融合。结论: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可彻底切除椎间盘,防止术后腰椎失稳,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疗效。
- 陈成东范新星詹碧水李建有周国顺吕一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椎间盘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