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媛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颅凹减压+枕颈融合术治疗枕颈交界区畸形(附三例报告)
- 陆小明鲁艾林王慧博王彬彬许媛张健张杰
- 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术中影响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判断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61例听神经瘤手术病例,依据术中电生理监测结果与术后面神经恢复是否一致分为一致组(n=101)和不一致组(n=60),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术中行电生理监测判断面神经保留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性别、术中血压、是否有其他慢性病史、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肿瘤切除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Logistic分析结果,术中血压情况和术中PETCO2情况是术中电生理监测保护面神经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术中血压和PETCO2情况影响术中电生理监测对保护面神经结果的判断。
- 张旸徐海涛许媛陆小明刘宁鲁艾林
- 关键词:面神经
- 右美托咪定对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以0.5μg/kg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10min后,再以0.5μg·kg^-1·h^-1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10min。B组患者先以1.0μg/kg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10min,再以1.0μg·kg^-1·h^-1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10min。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20min(T1)的MAP、HR、N20-P25波幅和N20潜伏期。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患者的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N20-P25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20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0.5μg/kg和1.0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均可延长N20潜伏期。
- 魏萌刘存明董世阳许媛
- 关键词: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 许媛陆小明刘宁
- 听神经瘤术中的面神经分型及电生理监测的意义
-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分型及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术中面神经的电生理监测是保护面神经的必备措施之一,根据面神经的不同形态采取对应的监测方法,可提高面神经监测保护的效果.根据我们以往对术中面神经的五...
- 鲁艾林陆小明许媛徐海涛袁涛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保留面神经的效果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总结电生理监测对听神经瘤术中保留面神经的效果。方法听神经瘤患者161例,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实施听神经瘤切除术。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监测面神经诱发电位;术中和术后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术后面神经功能评估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一致率为62.7%(101/161)。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应用于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可提高面神经解剖和神经功能保留效果;但同时应排除干扰因素,提高电生理监测的准确性。
- 张旸徐海涛许媛陆小明刘宁鲁艾林
- 关键词:听神经瘤面神经神经电生理监测
- 电生理监测下锁孔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附25例报告)
-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下锁孔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的要点及疗效分析.方法:25例面肌痉挛患者开颅前20分钟行3%高渗盐水150ml快速静脉滴注且缓缓调节PaC02下降至25mmHg左右,并接好电生理监测,全部采用全侧卧位,...
- 骆慧王慧博曹胜武许媛赵春生
- 显微手术治疗VHL综合征颈髓多发血管母细胞瘤一例
- 陆小明鲁艾林王慧博王彬彬许媛张健张杰
- 术中电生理监测在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术中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2月收治的45例面肌痉挛患者归为A组(无术中电生理监测),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47例归为B组(有电生理监测),分析两组手术的有效率与面瘫、眩晕、听力下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即刻手术有效率为82.2%(37例),发生面瘫9例(20.0%),眩晕6例(13.3%),听力下降7例(15.6%)。B组术后即刻有效率为97.9%(46例),发生面瘫1例(2.1%),听力下降1例(2.1%)。两组手术即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过程中,术中借助电生理技术连续监测预警,能减少面瘫、听力损伤、眩晕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面神经减压的有效率。
- 从小卫赵春生曹胜武许媛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面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