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婷
-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时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 探讨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腹腔镜手术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结肠癌、直肠癌或宫颈癌根治术的合并COPD患者40例,年龄60 ~ 82岁,体重指数16 ~ 29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常规机械通气组(Ⅰ组)和低潮气量联合PEEP通气组(Ⅱ组).Ⅰ组新鲜气体流量2L/min,VT10 mYkg,吸呼比为1∶2;Ⅱ组新鲜气体流量2 L/min,VT 6 ml/kg,吸呼比为1∶2,PEEP 6 cm H2O.调整通气频率,维持PET CO2 35 ~45 mm Hg.于气管插管后5min(T1)、气腹45 min(T2)和气腹结束后15 min(T3)时记录气道蜂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动态肺顺应性(Cdyn)和气道阻力(Raw),并取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和死腔率(VD/VT).记录拔管时间和术后48 h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T2时Ppeak和Ppplat、T1,2时Raw降低,T2时Cdyn升高,T1-3时PaO2/Fiq升高,RI、VD/VT和A-aDO2降低,术后48 h内低氧血症、肺不张和新出现肺部哕音发生率降低(P<0.05),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潮气量(6 ml/kg)联合PEEP(6 cm H2O)通气可改善COPD患者腹腔镜手术期间的肺功能.
- 陈志远吴健华王玉珍李岩许小婷
- 关键词:正压呼吸潮气量呼吸功能试验腹腔镜检查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幼儿吸入七氟醚麻醉深度的准确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幼儿吸人七氟醚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儿50例,年龄1~3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异丙酚-顺阿曲库铵-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5-45mmHg。随后高氧流量6L/min洗入七氟醚,15min后氧流量降低为3L/min,调节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_ET Sev)依次为2.5%、2.8%、3.0%、3.5%、3.7%、4.0%,每个C_ET Sev维持稳态3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吸人七氟醚前即刻和不同C_ET Sev稳态时监测AAI。结果AAI与C_ET Sev呈明显负相关(r=-0.872,P〈0.01)。结论单纯吸人七氟醚1.0~1.6MAC时AAI可准确监测幼儿的麻醉深度。
- 陈志远吴健华王玉珍李岩许小婷何荷番
- 关键词:诱发电位麻醉药吸入
- 多索茶碱对机械通气诱发COPD大鼠肺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评价多索茶碱对机械通气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COPD组和多索茶碱组(Dox组)。C组在常氧下饲养2个月,第1和30天气管注射生理盐水0.2 ml;其余组大鼠每天暴露烟雾30 min,持续2个月,第1和30天气管注射LPS 200 μg(0.2 ml)。2个月后各组大鼠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后即刻,Dox组静脉注射多索茶碱50 mg/kg;C组和COPD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机械通气120 min后取肺组织标本,检测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和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10含量。结果C组肺组织未见病理改变,其余2组肺组织出现COPD病理学改变;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肺组织W/D比值、TNF-α含量升高,IL-10含量降低(P<0.05)。与COPD组比较,Dox组肺组织W/D比值、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P<0.05)。结论多索茶碱可减轻机械通气诱发COPD大鼠肺炎症反应。
- 陈志远张忆吴健华高晓华黄春玲许小婷林爱梅李岩
- 关键词:炎症
- 不同血液稀释液对七氟醚溶解度的影响
- 目的:研究测定七氟醚在不同血液稀释液稀释下溶解度的变化.方法:选取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红细胞压积大于35%.每人抽取100ml静脉血,平均分为ABCDE5份,每份依次用0.9%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液...
- 许小婷
- 关键词:七氟醚血液稀释溶解度
- 鼻咽通气道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观察鼻咽通气道用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维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患者120例,年龄65~7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鼻咽通气道(A组),口咽通气道(B组),手法托颌组(C组),每组40例。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随即A组置入鼻咽通气道,B组置入口咽通气道,C组手法托颌,三组均用面罩吸氧(氧流量2L/min)。记录A、B组置入口/鼻通气道时间及一次置管成功率,观察三组拔除气管导管前(T0)、拔管后/置入通气管(C组手法托颌)后5min(T1)、10min(T2)、20min(T3)的SpO2、PaCO2、HR、SBP、DBP,T3后即对三组进行舒适度VAS评分。结果 T2、T3时B、C组PaCO2、SB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A组(P<0.05),VAS评分A组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鼻咽通气道维持麻醉恢复期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上呼吸道通畅效果较为理想,且患者耐受性佳。
- 许小婷郑艇吴晓丹陈彦青
- 关键词:鼻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气道管理老年人
- 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
- <正>目的:观察静脉单次注射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镇痛的效果。方法:纳入择期气静全麻下行LC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30—60岁,术前无上消化道溃疡病史及异常出血史,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过敏史,...
- 许小婷陈彦青姚玉笙
- 文献传递
- 监护性麻醉下经鼻咽通气管监测PETCO_2与PaCO_2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监护性麻醉(MAC)患者不同新鲜气流量(FGF)下经鼻咽通气管监测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方法择期在MAC下行单纯乳腺区段切除术女性患者20例,ASAⅠ或Ⅱ级。患者入室后依次静脉给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及丙泊酚,当OAA/S为2~3分、RR为10~15次/分时,测量经鼻翼至耳垂的距离,选择经左/右侧鼻孔置入鼻咽通气管(一般为ID7~7.5mm)达咽部,调整鼻咽通气管位置,使得PETCO2波形为方波,随后调整FGF为1L/min,调整10min后,记录此时的PETCO2及测量PaCO2。按以上方法,依次调整FGF至1.5、2L/min,分别记录相应的PETCO2及PaCO2。结果 FGF为1、1.5、2L/min时,PETCO2与PaCO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7、0.925、0.852(P<0.01)。结论 MAC下当OAA/S为2~3分,RR为10~15次/分时,采用鼻咽通气管保持FGF1~2L/min,PETCO2与PaCO2显著相关。
- 许小婷陈彦青
- 关键词:鼻咽通气管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对COPD患者非开胸手术机械通气期间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 评价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非开胸手术机械通气期间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非开胸手术的COPD患者6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58~82岁,体重45 ~ 76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Ⅰ组、Ⅱ组和Ⅲ组.于气管插管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Ⅰ组)、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Ⅱ组)和0.02 mg/kg(Ⅲ组).于机械通气30、60和120 min时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和肺顺应性(Cdyn);于机械通气120min时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生理死腔率(VD/VT)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于机械通气前30 min及机械通气120min时取动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8和IL-10浓度;记录气管拔管时间和术后72 h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Ppeak、Pplat、Raw、RI、VD/VT和A-aDO2降低,Cdyn、OI升高,血清TNF-α、IL-8和IL-10浓度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气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可减轻COPD患者非开胸手术机械通气期间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有助于预后.
- 陈志远吴健华许小婷王玉珍李岩
- 关键词:胆碱能拮抗剂呼吸功能试验
- 盐酸戊乙奎醚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10只):正常组(0.9%Na Cl)、模型组(0.9%Na Cl)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PHC:0.3,1.0 mg·kg^(-1))。给药30 min后,尾静脉注射5.0 mg·kg^(-1)脂多糖建立ALI模型。模型制备完成6 h后,处死大鼠,获得肺组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TNF-α水平;以分光光度计测定肺部组织中过氧化物酶等。结果给药后,正常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血清TNF-α分别为(49±10),(106±18),(88±12),(64±7)pg·m L^(-1),血清MDA分别为(2.2±0.6),(3.9±0.3),(3.4±0.6),(2.9±0.3)nmo L·m L^(-1),血清SOD分别为(427±33),(335±43),(356±42),(374±41)U·m L^(-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可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TNF-α含量,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大鼠氧化应激能力,且高剂量实验组比低剂量实验组效果好。
- 许小婷陈志远黄丽蓉何荷蕃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内毒素急性肺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