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23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地塞米松和麻醉前扩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麻醉前扩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1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LC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加例。N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补充2ml/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并静注生理盐水1ml;A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补充2ml/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并静注地塞米松5mg;B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补充10ml/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并静注生理盐水1ml;C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补充10m]/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并静注地塞米松5mg;记录术前、诱导时及手术开始后,5min、10min及术毕时的血压和心率。术后采用双盲法连续观察24h,每4h记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诱导后4组患者MAP较诱导前均有下降,其中N、A2组下降明显(P〈0.05);B、C2组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24hPONV发生率A、B、c3组明显低于N组,且c组与A、B2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A、B2组之间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和诱导前扩容均能较好的预防LC后PONV的发生,两者联合应用抗PONV效果更加显著。
- 许峰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地塞米松手术后恶心呕吐
- 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液用于硬膜外持续泵注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 2006年
-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注射液用于硬膜外持续泵注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其用于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和最佳浓度,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组,Ⅱ组0.15%左旋布比卡因组,Ⅲ组:0.2%左旋布比卡因组,Ⅳ组:0.125%布比卡因组.观察术毕即刻、术后4 h、8 h、12 h、24 h、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MBS评分以及MAP、SpO2、HR、RR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注射局麻药前和术后24 h抽血测定AST、LDH、BDH、CK的变化.结果VAS评分Ⅰ、Ⅱ、Ⅳ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Ⅲ组与Ⅰ、Ⅱ、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BS评分Ⅲ组高于Ⅰ、Ⅱ、Ⅳ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术后24 h AST、LDH、BDH、CK均有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除CK、BHD外均无差异(P>0.05),Ⅳ组术后BDH变化高于Ⅰ、Ⅱ、Ⅲ组(P<0.05).各组术后24 h CK,与术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浓度为0.125%~0.2%的左旋布比卡因复合4μg/ml的芬太尼,以4 ml/h的速度持续榆注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0.2%的左旋布比卡因组运动神经恢复时间较长,盐酸布比卡因组安全性高于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组.
- 李熹徐湘盛许峰刘功俭
- 关键词: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自控镇痛硬膜外腔心肌酶
- 颅脑手术后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体会
- 2005年
- 李熹徐湘盛冯晖许峰
- 关键词:颅脑手术机械通气并发症
-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需行肠镜下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D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P组患者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注药前(T1)、置入肠镜(T2)、操作结束(T3)、苏醒(T4)等时点的MAP、HR、SPO2,以及操作总时间(T)和完全清醒需要的时间(Tw);记录有无低血压、缓慢心率、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D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苏醒时MAP、HR、SPO2变化较P组平稳,且完全清醒时间要短于P组,低血压、缓慢心率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也要低于P组,2者比较差异均有差异性(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于肠镜下治疗需要较长时间镇静麻醉的手术,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可以稳定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且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优于异丙酚复合阿片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理想的麻醉方式。
- 许峰郭斌李熹
-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电子肠镜
- 神经刺激仪辅助下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体会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方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前臂及手部手术患者58例,其中男42例,女16例,随机分为2组:即神经刺激定位组(Ⅰ组)、传统方法组(Ⅱ组),记录麻醉操作时间、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即局麻药注毕至可以开始手术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观察手术开始前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肌皮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情况,评定每组麻醉阻滞效果及术中情况和有无并发症。结果 I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桡神经及肌皮神经阻滞满意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而麻醉操作时间、正中神经及尺神经阻滞满意率、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操作过程中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方便、麻醉起效快,阻滞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经培训后操作时间与传统臂丛阻滞无明显差异,可代替传统腋路臂丛阻滞用于临床麻醉。
- 许峰李熹
- 关键词:臂丛神经传导阻滞神经刺激仪锁骨下
- Narcotrend指数用于七氟烷吸入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期间Narcotrend指数(NTI)的变化,观测NTI监测麻醉深度的精确性、灵敏性和稳定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气管内插管全麻的腹部手术成年患者90例。入室后监测基础生命体征、NTI值,吸入七氟烷,待患者意识消失后,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后行气管内插管。记录基础值(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3 min(T3)、手术切皮后(T4)、进腹(T5)、停吸七氟烷(T6)、拨管前(T7)、拔管后5 min(T8)各时点NTI及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变化。结果:麻醉诱导过程中随着七氟烷吸入时间的增加,NTI、动脉压、心率均逐渐下降;气管插管、切皮、进入腹腔、麻醉苏醒等刺激强烈步骤时上述体征又上升。与T0比较,T1和T3的NTI明显降低(P〈0.01);T2、T4、T5与T1比较,NTI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NTI值能准确监测七氟烷吸入麻醉期间麻醉深度的变化,精确判断麻醉诱导期、外科手术期和麻醉苏醒期,指导麻醉医师调控麻醉深度。
- 李熹和儒林高楠楠洪松涛许峰汤芸芸郭斌
- 关键词:麻醉七氟烷NARCOTREND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