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改玲

作品数:28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经济管理
  • 20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人口
  • 4篇养老
  • 4篇农村
  • 4篇就业
  • 4篇老龄化
  • 3篇人口结构
  • 3篇人口老龄化
  • 3篇计划生育
  • 2篇独居老人
  • 2篇心理健康
  • 2篇性别比
  • 2篇养老保障
  • 2篇银色
  • 2篇人口发展
  • 2篇人口预测
  • 2篇人力资源
  • 2篇社会
  • 2篇女性人口
  • 2篇贫困
  • 2篇就业人口

机构

  • 27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怀化学院

作者

  • 28篇许改玲
  • 3篇龙世华
  • 3篇唐康芬
  • 1篇姚劲松
  • 1篇陈火星
  • 1篇万本根
  • 1篇王文希
  • 1篇沈茂英
  • 1篇冯玉平
  • 1篇汪黎黎
  • 1篇宋文国
  • 1篇殷士华
  • 1篇周川
  • 1篇余微

传媒

  • 6篇人口研究
  • 3篇西北人口
  • 3篇经济体制改革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中国人口科学
  • 2篇南京人口管理...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南方论刊
  • 1篇南方人口
  • 1篇康定民族师范...
  • 1篇关爱女孩行动
  • 1篇第四届中国老...

年份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 2篇198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育文明的理性思考被引量:2
2006年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庄重提出,并且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在2006年两会上得到切实落实,而生育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这一灵魂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育文明建设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将对新农村建设这一整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在本文中提出了对新农村生育文明的建设的几点理性思考,旨在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生育文明的构建。
龙世华许改玲陈雪(校对)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育文明计划生育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分析被引量:27
2007年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而农村人口老龄化不仅规模大且在具体问题上也有别于城市。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农村人口流动、社会保障、人口分布、农村收入水平引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一些具体措施。
唐康芬许改玲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社会保障
“银色产业”的发展依靠老年人现代“生活方式”的支撑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我国人口转型,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发展“银色产业”是医治“贫困福利病”、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以人为本”养老理念形成的重要手段。在巨大的潜在市场上,当前银色产业商家是叫好不叫座,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银色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老年人现代生活方式的支撑。
龙世华许改玲
关键词:银色产业老年人
浅析改革开放中的女性人口问题
1989年
一、改革开放给女性人口带来了机遇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女性人口生产能力的发挥与提高创造了条件。 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我国有68.09%的女性人口分布在农村,在女性从业人员中有75.4%的妇女从事农、林、收、渔业生产。因此,农村女性人口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变化,具有一定代表性。
许改玲
关键词:女性从业人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就业人口运输业
女性人力资源状况与变化
1990年
我国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约一半,无论过去,现在及未来女性人力资源都十分丰富。改革开放和劳动优化过程中,女性就业人口仍呈现增长势态。但与男性人力资源相比较,开发利用量少、面窄、层次低,女性现在存在的诸多就业问题,均同对女性人力资源、对女性价值认识有关。为了进一步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必须对女性人力资源和就业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许改玲
关键词:女性人力资源女性就业女性人口就业人口在业人口
出生性别比与婚姻挤压问题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在传统的对男性偏好的影响下,唯一的生育机会就使家庭偏向于生男孩,造成出生性别比严重偏向男性。偏高的出生性别比是否必然造成婚姻挤压呢?本文主要讨论二者的关系及影响婚姻挤压的相关因素。
冯玉平许改玲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婚姻挤压性别结构年龄结构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向中国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被引量:1
2009年
日本向中国东北地区人口迁移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手段,"九.一八"事变后,大量日本人口移入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在东北殖民统治的基础。日本向中国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中国东北的统治,也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周川许改玲
关键词:日本移民人口迁移
再探我国人口预测的问题
1988年
我国人口预测应该是在人口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下,对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科学测算工作。它是人口计划实施的前提和依据,在社会经济未来发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许改玲
关键词:人口预测人口计划人口数量人口发展人口质量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脱贫致富是两南几省的共同特征,四川又是几省区中人口最多的省,1986年和1985年末总人口已分别达10 319.5万和10 187.5万,占西南四省(四川、广西、贵州、云南)1986年末总人口的近一半,占全国1986年末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是社会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功能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四川能否脱贫致富与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结构变化状况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
许改玲
关键词:四川人口人力资源脱贫致富社会生产力发展
我国人口预测中的一个问题
1986年
人口预测是在现有人口状况的基础资料上,考虑未来各种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运用人口变量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运算,取得的未来人口发展势趋的基本资料。 人口预测的科学与否,应该首先建立在人口状况的基础资料上,人口现状基础资料是制约人口发展的客观因素。当然人口预测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影响人口发展的其它因素,如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社会经济、思想意识等因素,但它们仅仅是相关因素。
许改玲
关键词:人口预测人口发展人口状况计划生育人口现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