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平
-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586例肾上腺皮质腺瘤中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的患者18例(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45.5±15.9)岁,病程(13.3±13.1)个月.结果 18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患者中皮质醇增多症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皮质醇增多症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无功能瘤9例.术前误诊为嗜铬细胞瘤4例.18例患者均经肾上腺超声诊断,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13例,开腹手术5例,左侧11例,右侧7例,肿瘤平均直径5.6 cm.术后病理支持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其中存在恶性倾向5例,恶性1例,良性12例.随访11例,随访时间(20.5±20.1)个月,死亡2例,存活9例,复发1例.结论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病理诊断,临床表现多样,肿物体积多较大,多数可行超声检查发现,但易被误诊.与以往报道不同,本组病例以内分泌功能异常居多.该病多数为良性,但恶性倾向明显,需密切随访.
- 许敬平吴红花高燕明郭晓蕙周利群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
- 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Intermedin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 2013年
- 目的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再灌注过程中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Intermedin(IMD)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在体I/R损伤模型,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浆LDH活性,RT-PCR法检测IMD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大鼠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缺血区心肌CRLR和RAMP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在再灌注12小时和24小时显著下调,RMAP1和RAMP3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在再灌注6小时和24小时显著上调;非缺血区心肌CRLR和RMAP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RAMP1和RAMP2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I/R组大鼠心肌IMD的mRNA表达水平在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均显著上调。结论 IMD及其受体系统是重要的内源性心血管保护系统,在拮抗心肌I/R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 许敬平吴大为邵俊涛滕旭
- 关键词:受体活性修饰蛋白心肌缺血
- 肾嗜酸细胞瘤2例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
- 2018年
- 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患者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辅助检查结果也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癌。本文2例肾嗜酸细胞瘤均因体检发现占位,无任何不适症状,超声及CT检查怀疑肾癌,择期行肾切除术,病理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为肾嗜酸细胞瘤。本文重点分析了肾嗜酸细胞瘤的病理检查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肾嗜酸细胞瘤预后较好,目前治疗首选开放或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对于体积巨大的嗜酸细胞瘤也可行肾切除术,术后须密切随访。
- 许敬平黄江梅周颖赵敏
- 关键词:嗜酸细胞瘤病理学
- 打鼾对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打鼾对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26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分为非打鼾组85例和打鼾组41例。分析打鼾对孕晚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共有41例孕晚期妇女存在打鼾,占调查孕妇总数的32.5%;打鼾组夜间睡眠时间短于非打鼾组,日间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及夜间小便次数高于非打鼾组(P<0.05)。打鼾组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高于非打鼾组(P<0.01)。打鼾组孕妇发生夜间憋醒、用口呼吸和睡眠多汗的比例高于非打鼾组(P<0.05)。打鼾组夜间入睡困难比例高于非打鼾组(P<0.01)。打鼾组孕妇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9分的比例高于非打鼾组(P<0.01)。结论打鼾在孕晚期妇女中较常见,打鼾组孕妇的睡眠质量明显不如非打鼾组。
- 邵俊涛吴大为姚福军许敬平
- 关键词:打鼾睡眠质量妊娠晚期
- 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联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 卢冬喜张建东姜忠梅朱海英李红霞岳媛媛于常英姜源许敬平刘永升王冉冉
-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用前列地尔组与联用西洛他唑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血管踝臂指数(ABI)、最大行走距离和足背动脉血流量结果的变化。结果显示前列地尔组与联用西洛他唑组间歇性跛行、疼痛感及麻木...
- 关键词: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前列地尔西洛他唑
-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8年
- 沙门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致病性强,是引发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致病原之一。近年来,我国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总发病原因的50%以上,其中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长期居前两位,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肠炎、鼠伤寒、猪霍乱等血清型沙门菌中毒的报道。本文综述了沙门菌致病因子、食品污染状况、中毒原因、检测技术、消毒措施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未来研究方向。
- 许敬平靳连群冯华董德荣刘雪林
- 关键词:沙门菌食物中毒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阻断剂抑制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阻断剂抑制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5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6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主动脉钙化模型,治疗组给予氯沙坦皮下注射10 mg/(kg·d),连续1周;模型组和空白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主动脉血管壁形态变化、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主动脉钙盐沉积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MAPK、Cx43、BMP2蛋白的表达情况;测定各组主动脉组织钙含量、ALP含量、hs-CRP、OPG。结果治疗组的主动脉组织钙含量、ALP含量低于模型组;治疗组的血清hs-CRP、OPG水平低于模型组;治疗组的MAPK、Cx43、BMP2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T1R阻断剂氯沙坦能有效抑制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形成,其作用机制与调节MAPK、Cx43、BMP2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主动脉组织钙含量、ALP含量有关。
- 许敬平吴大为滕旭朱海英朱海英李小丽
- 关键词:主动脉血管钙化氯沙坦
-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肾上腺皮质癌中皮质醇增多症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无功能性4例。7例均为肾上腺超声诊断,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6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1.7±20.6)个月,死亡3例。结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罕见,诊断依据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多为无功能性(57.1%),亦可表现内分泌功能异常(42.9%),非低恶性度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
- 许敬平吴大为黄江梅高艳明邵俊涛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肿瘤肾上腺癌嗜酸细胞癌
- 新生儿近平滑假丝酵母医院感染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近平滑假丝酵母是新生儿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年来感染发病率显著升高,严重危害患儿健康并显著增加医疗支出。近平滑假丝酵母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低出生胎龄、低出生体质量、皮肤屏障功能不全、使用抗菌药物、留置中心或脐静脉导管、肠外营养以及机械通气等。传播途径主要为通过医疗器械、体液、医务人员的手污染造成的水平传播。治疗方面重点是拔除中心静脉置管和系统的抗菌治疗,两性霉素B为首选药物。本研究对该菌致病机制及感染的特异性临床表现等进行综述,实现早期诊断,为减少近平滑假丝酵母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提供支持。
- 许敬平李婧戚丽华
- 关键词:新生儿近平滑假丝酵母医院感染
-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肾上腺区占住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05年4月至2010年6月住院的123例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彩色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123个病例中,超声定位诊断率为90.24%(111/123),定性诊断率73.17%(90/123)。【结论】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类型不同,其声像图表现亦各不相同,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对于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
- 邵俊涛许敬平吴大为刘晓东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