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莲莲

作品数:30 被引量:362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降雨
  • 10篇坡面
  • 9篇水土
  • 8篇水土保持
  • 8篇黄土高原
  • 7篇径流
  • 6篇淤地坝
  • 6篇土壤
  • 6篇模拟降雨
  • 6篇降雨条件
  • 5篇水土保持措施
  • 4篇植被
  • 4篇土壤侵蚀
  • 4篇坡面土壤
  • 4篇流域
  • 3篇植被覆盖
  • 3篇输沙
  • 3篇泥沙
  • 3篇侵蚀产沙
  • 3篇模拟降雨条件

机构

  • 25篇西安理工大学
  • 15篇水利部黄河水...
  • 1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西北大学
  • 2篇黄河上中游管...
  • 1篇西北勘测设计...
  • 1篇黄委会黄河上...
  • 1篇陕西省环境科...

作者

  • 30篇贾莲莲
  • 17篇李占斌
  • 13篇高海东
  • 12篇李鹏
  • 9篇于国强
  • 6篇陈磊
  • 4篇庞国伟
  • 4篇王飞超
  • 3篇徐国策
  • 3篇张霞
  • 2篇赵宾华
  • 2篇张翔
  • 2篇李斌斌
  • 2篇樊冰
  • 1篇彭圆圆
  • 1篇刘雅丽
  • 1篇刘雅丽
  • 1篇李婧
  • 1篇任宗萍
  • 1篇武金慧

传媒

  • 7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地理学报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草带空间分布对坡面细沟侵蚀调控机制被引量:10
2021年
为了研究植被对坡面细沟侵蚀调控机制,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结合激光扫描方法,分析了不同草带分布沟坡面细沟侵蚀发生、发展过程。结果表明:草带位于梁峁坡下部60%,植被调控侵蚀效果最优,相比裸坡减少径流量7.4%,减少产沙量62.9%,相比蓄水减沙功效而言更具直接拦沙的功能。植被通过调控细沟侵蚀的发生、发展、发育过程实现了对土壤侵蚀的调控作用,尤其是对沟坡侵蚀产沙的调控作用;而且这种对侵蚀的调控作用不仅改变了细沟侵蚀发生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径流和侵蚀过程以及侵蚀方式;细沟侵蚀已经向面蚀(片蚀)转化,大幅度降低侵蚀程度。研究结果揭示了植被可以通过影响侵蚀方式来调控侵蚀输沙过程,有助于加深坡面植被对细沟侵蚀发育形态作用机理的理解。
贾莲莲刘雅丽朱冰冰张霞
关键词:坡面细沟侵蚀
黄土高原水面蒸发量初步估算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估算黄土高原的水面蒸发量,明确黄土高原干燥度指数的空间分异规律,收集了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共154站水面蒸发实测资料和216站降水资料,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对黄土高原的水面蒸发、干燥度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变化于1 107~3 308mm,由东南至西北递增;遥感提取的黄土高原水体面积为1 326.48km2,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0.21%,黄土高原水体的年总蒸发量为26.28亿m3,占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90%;黄土高原半湿润带、半干旱带以及干旱带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26.18%,53.73%和20.09%。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水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贾莲莲王小江
关键词:水面蒸发遥感克里格插值黄土高原
不同植被格局对梁峁坡-沟坡的侵蚀动力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同植被格局对梁峁坡—沟坡的侵蚀动力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揭示草地坡面侵蚀规律和植被减蚀效应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梁峁坡—沟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降雨模拟降雨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析不同植被格局对梁峁坡—沟坡侵蚀动力作用机制。[结果]径流流速和含沙量共同影响着坡面侵蚀动力过程,径流流速是主要影响因素。坡面的侵蚀产沙来源主要位于沟坡内,不同植被格局下梁峁坡与沟坡产沙比例的不同,反映了植被调控侵蚀的范围和强度的不同。草带位于梁峁坡中下部时,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梁峁坡的侵蚀程度,而且能够有效抑制和减缓沟坡内的径流流速,大幅度降低梁峁坡下部和沟坡内的侵蚀程度。[结论]不同植被格局可以通过影响径流流速和含沙量来调控梁峁坡—沟坡侵蚀动力。
于国强贾莲莲朱冰冰张霞
关键词:侵蚀量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水土流失与养分流失耦合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降水是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利用野外模拟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结果表明:林地蓄水保土效果显著,初始产流时间在25m in左右,土壤侵蚀速率仅为裸地的8%.累积径流量和产沙量均与时间呈线性增加,关系为Y=aX-b,径流系数a表现为:裸地>撂荒地>草地>林地.径流和泥沙的迁移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泥沙结合态是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其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径流中养分浓度.与裸地的碳、氮和磷养分流失总量相比,撂荒地分别占47.9%、60.8%和46.1%,草地占22.5%、14.4%和17.4%,林地占1.4%、2.8%和2.6%.林地和草地水土保持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养分流失,控制面源污染.
陈磊李占斌李鹏于国强贾莲莲
关键词:径流泥沙林地草地养分流失
中国北方风蚀水蚀侵蚀动力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以中国北方15省为研究对象,收集了研究区内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349站,计算了降雨侵蚀力和风蚀气候因子指数,采用半方差函数和基尼系数等指标,系统分析了风蚀动力和水蚀动力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中国北方降雨侵蚀力平均值为1 652.90MJ·mm/(hm^2·h·a),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平均值为70.12,降雨侵蚀力在空间分布上呈中等程度变异,而风蚀气候因子指数为强变异。(2)降雨侵蚀力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而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风蚀气候因子指数总体表现北方高南方低,中部高,东西较低,而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3)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和降雨侵蚀力具有明显的非同步性,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的年内分布较为均匀,而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布极不均匀。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方风蚀水蚀综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贾莲莲高海东樊冰李占斌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
一种水土保持率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率的计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降雨、地形以及土壤类型,计算本底土壤流失量T<Sub>k</Sub>;步骤2,根据降雨、地形、土壤类型、植被覆盖以及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影响,计算坡面土壤流...
高海东王飞超贾莲莲李占斌李斌斌
文献传递
基于图论的淤地坝对径流影响的机制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研究淤地坝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阐明淤地坝的减蚀机制,以淤地坝系布设完整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表观上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系数、输沙模数和流域滞时的影响,发现韭园沟、王茂沟、想她沟较未治理的裴家峁、李家寨、团园沟径流系数分别减少了29.43%、34.63%、16.78%,输沙模数分别减少了28.09%、67.75%、27.75%;其次,通过构建单位过流量的概念,分析淤地坝淤积对沟道过流能力的影响,淤地坝淤积降低了沟道的过流能力,淤积沟道的单位过流量降为未淤积沟道的40%;最后,借助图论理论,定义沟道汇聚节点、沟道障碍性节点(淤地坝)以及沟道特征变换点3类沟道节点,并将沟道障碍性节点依据其放水建筑物类别划分为强连通性结点、弱连通性结点、无连通性结点3个子类。对每类节点赋予权重,计算出整个王茂沟流域的权重值(0.21),经过和实测的洪峰流量拟合,发现权重值和洪峰流量之间有较好相关性。研究结果对分析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有一定意义。
高海东贾莲莲李占斌徐国策赵宾华
关键词:淤地坝地表径流图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基于土壤侵蚀控制度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潜力研究被引量:87
2015年
以整个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首先将水土保持措施容量定义为某一区域能容纳的最大适宜水土保持措施量。根据梯田、林地和草地的适宜布设区域,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的支持下,确定了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措施容量。使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计算了最小可能土壤侵蚀模数和2010年现状土壤侵蚀模数,并将水土保持措施容量下的最小可能土壤侵蚀模数与现状土壤侵蚀模数之比定义为土壤侵蚀控制度。随后使用土壤侵蚀控制度,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土高原2010年现状土壤侵蚀模数为3355 t·km-2·a-1,最小可能土壤侵蚀模数为1921 t·km-2·a-1,土壤侵蚀控制度为0.57,属于中等水平。相比于现状条件,在水土保持措施容量条件下,微度侵蚀区比例从50.48%提高至57.71%,林草覆盖率从56.74%增加至69.15%,梯田所占比例由4.36%增加到19.03%,人均粮食产量可从418 kg·a-1提高至459 kg·a-1。研究成果对于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海东李占斌李鹏贾莲莲徐国策任宗萍庞国伟赵宾华
关键词:黄土高原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降雨及其产生的径流是引起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开展黄土区降雨产流产沙过程研究可为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研发奠定基础,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侵蚀产沙、径流、入渗规律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荒地的径流量为林草地的11倍,坡耕地和草地的1.5倍,产沙量为林草地的260倍,草地的9倍,坡耕地的2倍;林草地的入渗率为荒地的4倍,草地的3倍,坡耕地的2倍;累计产沙量随累计径流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侵蚀产沙量随含沙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坡面径流产沙过程分为发育期、活跃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草地对水沙的调控作用机制具有直接拦沙的水土保持功效,而林草地则具有蓄水减沙的水土保持功效。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流域产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相关的模型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支持。
于国强李占斌张霞李鹏陈磊贾莲莲
关键词:模拟降雨
黄土区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产沙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降雨及径流所引起的水力侵蚀产沙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强下不同下垫面降雨侵蚀产流、产沙、入渗等的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雨强90mm/h时,原生地径流量最大,达到28.4L/min,林草地径流量最小,在4.1~7.6L/min之间波动,雨强120mm/h时规律保持一致,原生地达到36.05L/min,林草地为6.85~10.88L/min;产沙量规律为荒地最大,林草地最小,荒地在两种雨强下产沙量分别为45.77~252.94g和52.76~162.48g,林草地分别为2.82~6.99g和7.33~40.24g;入渗规律为林草地最大,原生地最小,其中小雨强时林草地入渗率为1.18mm/min左右,原生地为0.09mm/min左右,大雨强时林草地为1.42mm/min左右,原生地为0.12mm/min左右。这些规律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产沙量与径流量大时其入渗率就小。说明地表有植被覆盖时可以增大入渗率,减小径流,产沙量。雨强不同时其规律保持一致。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流域产流产沙过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为相关的模型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支持,也可为今后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贾莲莲李占斌李鹏于国强陈磊
关键词:模拟降雨侵蚀产沙径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