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蕃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英语
  • 2篇大学英语
  • 2篇英语阅读
  • 2篇语言
  • 2篇教学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英语
  • 1篇大学英语课
  • 1篇大学英语课堂
  • 1篇大学英语阅读
  • 1篇学生英语
  • 1篇译例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课
  • 1篇英语课堂
  • 1篇语言习得
  • 1篇语言学
  • 1篇商务
  • 1篇商务英语
  • 1篇商务英语阅读

机构

  • 6篇西安外国语大...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贾蕃
  • 1篇卢珊
  • 1篇吴耀武
  • 1篇孟繁

传媒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 1篇新西部(中旬...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商务英语阅读教材评估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提出的本科商务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目标,对比分析了四本商务英语阅读教材,发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认为《商务英语阅读教程》能最大程度满足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要求。为选择与编写本科商务英语阅读教材的学者提供些许建议。
贾蕃
关键词:商务英语阅读教材评估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发展研究:教材的视角被引量:4
2017年
课堂生态关注课堂主体、教学材料、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建构的相互关系,这四个因子是一个动态、变化、开放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有效的课堂生态系统。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封闭、实用、互动和多元化发展四个阶段。运用课堂生态的理论和视角审视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和变化,有利于探索课堂生态因子由失衡到平衡的机制,进而优化课堂生态系统,促进大学英语教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贾蕃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课堂生态
大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基于分层处方教学的视角被引量:7
2016年
大学英语阅读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扩大大学生学术视野进而提升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尽管学生在英语阅读水平上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但在同一阅读水平层上的学生,就阅读学习存在的问题有着一定的共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针对处于不同英语阅读水平的学生予以不同的"处方"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卢珊贾蕃吴耀武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
近三十年来国外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感知突显研究述评
2014年
国外近三十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感知突显无论是对于母语还是第二语言习得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语言项目的习得序列。语言输入的哪些特征对学习者而言具有感知突显颇有争议,仍未得到明确地解答。词汇在句子中的位置、词汇长度、焦点重音以及目标形式在输入中的分布都被认为是影响感知突显的因素,但这些观点需要进一步验证。未来有关感知突显的研究,应该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实验设计以达到明确感知突显因素的目的。
孟繁贾蕃
关键词:语言习得标记性理论
产学研视角下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的量化分析——以近十年语言学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人文社科类科研立项的最高级别。以近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语言学立项课题为例,从立项数量、立项类型、立项地域和机构、研究焦点等方面分析发现,近年来立项课题发生了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过渡的转向,语言学立项课题更加注重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与创新。
贾蕃
关键词:产学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Test Anxiety and Test Performance: an Emprical Study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Nmet Among Chinese High School Esl Learners
近年来,测试焦虑度和性别差异逐渐受到语言测试领域的关注与重视。本研究旨在探究在高考测试焦虑度情境下,性别差异与受试测试行为关系的影响。研究的样本来自于198名2013年在咸阳彩虹中学参加高考英语的学生。同时收集了每个样本...
贾蕃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基于“译例误译”引发的“衍生意义”探讨
2018年
本文选取主流汉英翻译教材中典型的"译例误译",从措辞不当、语法与逻辑混乱和汉英文化语境差异三个语言层面探讨了"衍生意义"产生的原因,并从译者与编著者的角度分析了如何避免翻译教材中的"译例误译"现象,以期为翻译教材"译例"译者、编著者、翻译学习和爱好者提供有益的语料、借鉴及启示。
杨敏贾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