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小丽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T_1灌注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T1灌注成像时间-信号曲线(TIC)的特点及灌注参数差异。方法:分别对符合选择标准的43例宫颈癌患者及23例临床排除宫颈疾病的患者行子宫常规MRI扫描及宫颈部MRI灌注成像检查,利用Functool获取每一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灌注参数,并进一步利用Excel 2003软件取得每一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校正TIC,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宫颈TIC差异及灌注参数差异。结果:43例宫颈癌、23例正常宫颈TIC走行大致相似,都有显著的上升支,峰值后曲线较平坦,为一个较长的平台期。但与正常宫颈相比,宫颈癌组TIC曲线上升支较陡峭,且较快到达峰值及平台期,但平台期维持时间相对较短;正常宫颈组与宫颈癌组增强高峰值(PH)无显著性差异(P=0.0687),宫颈癌组高强化区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高于正常宫颈组(P分别为0.0010、0.0013),达峰时间(TTP)短于弱强化区(P分别为0.0250)。结论:TIC可从总体上更直观地描述宫颈癌与正常宫颈MRI血流灌注差异,而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灌注参数可更准确地反映宫颈癌血流动力学特征。
- 王浩初樊树峰高燕张冰茜赖小丽
- 关键词:宫颈肿瘤磁共振成像
- 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危重病人40例进行研究,用每例病人的深静脉导管血与对侧肢体浅静脉血标本作自身对照。观察组经深静脉导管采血送检,同时在深静脉导管对侧常规采血进行检验。两组标本同时送检,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钾、血钠、血氯、血钙、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采用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方式不影响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可作为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的血液标本采集方式。
- 刘雪英郑秋艳黄华艳赖小丽王伊梁影范子琅
- 关键词:深静脉导管血液标本危重病人
- 经深静脉导管采集血标本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分析经深静脉导管采集血标本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危重患者40例,进行不同部位采血,分别为浅静脉采血和对侧肢体深静脉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式的血常规、血生化、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对侧肢体深静脉采血组血常规RBC、WBC、Hb、PLT与浅静脉采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肢体深静脉采血组血生化血钾、血钠、血氯、血钙、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揭浅静脉采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肢体深静脉采血组并发症发生率10%明显低于浅静脉采血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深静脉导管采集血标本能够解决经外周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及周围组织的问题,减少并发症发生,操作简单、职业暴露小,提高了静脉采血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雪英郑秋艳黄华艳赖小丽王伊梁影范子琅
- 关键词:危重患者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