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磊磊

作品数:25 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0篇土壤
  • 7篇地形
  • 6篇包衣
  • 5篇陡坡
  • 5篇丘陵
  • 5篇丘陵沟壑区
  • 5篇种子
  • 5篇微地形
  • 5篇黄土丘陵
  • 5篇黄土丘陵沟壑...
  • 5篇沟壑
  • 4篇水土
  • 4篇组合物
  • 4篇羧甲基壳聚糖
  • 4篇壳聚糖
  • 3篇造林
  • 3篇水分
  • 3篇水土保持
  • 3篇土壤侵蚀
  • 3篇坡面

机构

  • 24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国家林业局
  • 1篇西北勘测设计...

作者

  • 25篇赵磊磊
  • 22篇朱清科
  • 17篇秦伟
  • 11篇张岩
  • 11篇聂立水
  • 10篇王蕊
  • 8篇赵荟
  • 8篇刘中奇
  • 8篇王晶
  • 7篇邝高明
  • 7篇卜楠
  • 7篇朱松
  • 6篇薛智德
  • 5篇吴宗凯
  • 5篇李扬
  • 5篇苟丽晖
  • 5篇周泽圆
  • 4篇李萍
  • 4篇张金香
  • 3篇谢静

传媒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水利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土质极陡坡深植绿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质极陡坡深植绿化方法,首先确定需要绿化的目标坡面,根据绿化的预期要求在目标坡面确定种植孔的数量和规格,并在目标坡面布设绿化所需种植孔的位置;然后根据布设的种植孔位置,垂直于坡面打种植孔,所述种植孔突破目...
朱清科赵兴凯李增尧赵磊磊张岩吴宗凯聂立水秦伟周泽圆朱松刘广亮王蕊卜楠王晶雷明军李萍赵彦敏王露露
文献传递
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首先划分黄土坡面的立地类型,调查研究不同立地类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困难程度,确定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然后在相同立地条件的坡面内,调查局部微地形的数量和特征,并根据所述微地形的不同生...
朱清科赵磊磊张岩秦伟吴宗凯聂立水刘中奇薛智德赵荟张宏芝邝高明王晶谢静常存李扬关立新郑学良
基于GIS和RS的退耕还林工程土壤保育价值评估——以陕西吴起县四面窑沟流域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在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典型地区陕西省吴起县境内,选取四面窑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RS和GIS监测退耕还林工程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面积,并提出考虑土地覆盖汇流影响的改进坡长因子,利用ArcGIS和RUSLE评估流域在退耕前后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机会成本法和替代价格法评估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壤保育价值。结果表明:1997—2004年,流域内实际开展退耕还林工程1 895.8 hm2,其中,荒山造林369.99 hm2、退耕还林357.48 hm2、退耕还草901.72 hm2、人工封育266.61 hm2;退耕前(1997年)后(2004年)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减少了4 644.04 t/(km2.a),侵蚀强度由极强度降低为中度;退耕还林工程每年产生土壤保育价值1 324.3万元,其中,减少土壤侵蚀效益8.11万元、减少肥力流失效益1 180.22万元、减少泥沙淤积效益124.45万元、培育土壤效益11.52万元。
秦伟朱清科刘中奇薛智德赵磊磊李扬
关键词:RS退耕还林土壤保育
豆科种子抗旱包衣组合物、包衣的种子和包衣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科种子抗旱包衣组合物、包衣的种子和包衣方法,通过扭形球囊霉菌种、羧甲基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膨润土和保水剂的联合使用,使得到的包衣种子及其幼苗具有显著的抗旱性,能够为豆科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优良的微...
赵磊磊朱清科聂立水张岩苟丽晖王蕊张金香赵荟朱松李扬王晶周泽圆朱岩
极陡坡打孔造林绿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陡坡打孔造林绿化方法,首先在坡面上确定打孔造林的数量和规格,并布设造林打孔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布设的打孔点位,垂直于坡面打种植孔,种植孔打破坡面的干土层;之后采用包衣种子播种造林、容器苗植苗造林或长根容器...
朱清科赵磊磊张岩吴宗凯聂立水秦伟周泽源朱松刘广亮王蕊卜楠王晶雷明军李萍赵彦敏王露露
文献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鱼鳞坑雨季土壤水分状况被引量:26
2011年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降水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鱼鳞坑作为一种集水措施在人工造林中被普及推广。为研究鱼鳞坑雨季的集水功能,对样地鱼鳞坑内部、上部及侧面坡面典型部位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连续性监测,结果显示:7—8月,鱼鳞坑内的平均土壤含水量维持在低于鱼鳞坑外部坡面的水平;鱼鳞坑内20~40cm土层是土壤水分的主要利用层,鱼鳞坑的集雨效果表现在40~60cm土层上;单个鱼鳞坑的集雨效果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有径流产生的降雨期。单个鱼鳞坑的集雨效果受鱼鳞坑的布置模式、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李萍朱清科赵磊磊常存周毅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集雨鱼鳞坑
林木种子抗旱包衣组合物、包衣的种子和包衣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种子抗旱包衣组合物、包衣的种子和包衣方法,通过羧甲基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膨润土和保水剂的联合使用,促进了林木种子快速出芽成苗,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保证了直播幼苗的健壮。
朱清科赵磊磊聂立水张岩苟丽晖王蕊张金香武亚静秦伟刘中奇李萍卜楠
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首先划分黄土坡面的立地类型,调查研究不同立地类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困难程度,确定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然后在相同立地条件的坡面内,调查局部微地形的数量和特征,并根据所述微地形的不同生...
朱清科赵磊磊张岩秦伟吴宗凯聂立水刘中奇薛智德赵荟张宏芝邝高明王晶谢静常存李扬关立新郑学良
文献传递
陕北黄土区陡坡土壤水分变异规律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土壤水分是制约陕北黄土区陡坡林草植被建设主要限制因素,深入系统的研究陡坡土壤水分变异规律是科学开展林草植被建设的重要前提。目前,陡坡不同季节、不同坡向、不同坡度的土壤水分变异规律尚未见系统的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观测陕北黄土区坡面尺度的自然恢复流域陡坡土壤含水量,研究分析了陡坡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陡坡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区陡坡的土壤水分消耗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消退期和土壤水分稳定期分别对应3-6、7-9、10-11和12月-次年2月;(2)0~120 cm土层中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活跃。土壤水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层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显著;(3)基于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陡坡的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分别为0~40、40~60和60~100 cm。(4)在垂直于陡坡坡面方向上,深度大于40~50 cm的土壤层能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有利于人工植被建设在陡坡开展。
赵磊磊朱清科聂立水秦伟赵彦敏赵荟
关键词:陡坡土壤水分黄土区
黄土高原土壤生物结皮对植物种子出苗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为了解生物土壤结皮对植物种子萌发出苗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于2009年7~8月在陕西省吴起县进行野外调查,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杜梨(Pyrus betulae-folia)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研究生物结皮与植被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完整结皮、破碎结皮和覆土处理对这4种种子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结皮盖度和厚度的增加,植被盖度和数量显著减少(P<0.01),植被种类有增加的趋势(P>0.05);植物种子类型和结皮类型显著影响种子的出苗率和出苗过程(P<0.01),但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出苗率影响较小(P>0.05),而对出苗过程影响显著(P<0.01);破碎结皮下的出苗率较完整结皮下的高,与覆土下的种子出苗率无显著差异,是否减慢出苗速率因植物种子类型而异;破碎结皮增加了植物的生物量,覆土条件下的植物根冠比最大,完整结皮是否影响植物的生物量和根冠比因植物种子类型而异。
王蕊朱清科赵磊磊常存马浩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种子出苗植被盖度黄土高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