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荣 作品数:18 被引量:8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度近视PRK术后屈光回退行LASIK治疗后并发haze 2例 2010年 赵金荣 于金国 李雪非 张金英关键词:后屈光回退 HAZE PRK术 高度近视 并发 超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视力及屈光状态的改变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视力及屈光状态的改变。方法:选择行LASIK手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31例54眼,术前屈光度介于-10.00~-17.00D之间,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d,1wk;1,3及6mo的视力、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及其轴向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高度近视LASIK术后平均视力较术前增加,球镜度数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至术后6mo尚未达到稳定,术后散光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术后散光的轴向可发生一定的变化。结论:认真分析术前资料,科学的设计切削参数,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 赵金荣 赵少贞关键词:超高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散光 老视手术矫治的研究进展 2004年 赵金荣 赵少贞 孙慧敏关键词:老视 手术 天津市蓟县桑梓村40岁及以上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1。3月在天津蓟县桑梓村进行青光眼的普查,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对≥40岁人群进行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40岁人群共1987人,1701人接受了检查及问卷调查,应答率为85.6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2.186,95%CI:1.409~3.394)、青光眼家族史(OR=6.009,95%CI:2.151~17.253)、眼痛眼胀(OR=4.485,95%CI:1.590~12.665)、一过性视物模糊或虹视(OR=5.651,95%CI:2.112~15.119)及白内障(OR=3.318,95%CI:1.290~8.481)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呈正相关,文化程度(OR=0.306,95%CI:0.122—0.765)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2.146,95%CI:1.239~3.719)及青光眼家族史(OR=6.604,95%CI:2.141~20.374)均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青光眼的筛检、普查中,应重视青光眼症状的询问,对于高龄伴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应定期随访。 李志清 张秀娟 孙慧敏 赵乐冬 苑晓勇 马志伟 穆郁 赵金荣 尚轶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泪道探通药物灌注治疗鼻泪管阻塞 2008年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扩张术红霉素眼膏及粘弹剂灌注治疗鼻泪管阻塞及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泪道探通扩张术注入红霉素眼膏治疗鼻泪管阻塞病例57例61眼,术后定期冲洗泪道。结果57例61只眼治愈52眼,好转5眼,无效4眼,治愈率85.2%,有效率93.4%。结论泪道探通扩张术红霉素眼膏灌注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疗法之一。 胡岚君 张金英 赵金荣 许成敏关键词:泪道阻塞 泪道探通 药物灌注 超高度近视眼角膜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2013年 目的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超高度近视眼角膜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超高度近视患者54例(54眼)作为超高度近视组,屈光度-10.00~17.00D,平均(-13.27±3.24)D;同时选择中低度近视患者65例(65眼),屈光度-1.00—6.00D,平均(-3.12±2.32)D作为对照组。于术前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角膜上皮、前弹力层、前后基质、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超高度近视组6眼(11%)可以看到角膜前弹力层及后基质少量中等反光的点状沉积物,5眼(9%)可见异常基质内神经。角膜前基质细胞、后基质细胞、内皮细胞数及角膜厚度均较中低度近视组低.内皮细胞六角形细胞百分比较中低度近视组低,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较中低度近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5.25、2.39、2.67、3.90、4.62,P〈0.05),上皮下神经丛神经纤维与中低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眼角膜与中低度近视眼相比.在超微结构上角膜细胞数减少,内皮细胞形态大小亦有不同,对于角膜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 赵金荣 赵少贞 袁佳琴关键词:角膜 天津市蓟县桑梓村40岁及以上人群中盲患病率与致盲原因的调查 被引量:11 2005年 张秀娟 孙慧敏 李志清 赵乐冬 苑晓勇 马志伟 穆郁 赵金荣 吴淑英 唐万斌 袁佳琴 徐延山关键词:致盲原因 患病率 防盲治盲 年龄相关性 Pentacam与角膜超声测厚仪观察LASIK术后角膜厚度变化的比较 2011年 目的:分别用Pentacam与角膜超声测厚仪测量人眼LASIK手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并做比较。方法:应用Pentacam和日本尼德克公司生产的UP-1000角膜超声测厚仪对267例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术后1,3,6mo角膜厚度观察。结果:Pentacam与超声测厚仪所测厚度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985,P<0.01,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存在正相关。两种方法测量LASIK术后角膜厚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方法准确,简便,无创性,更适用于LASIK手术后角膜厚度的临床检查及科研研究。 王娟 李雪飞 张俊珠 贾红江 赵金荣关键词: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糖尿病2型患者眼表状态的改变 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状态的改变。方法:107例(107眼)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及100例100只正常眼(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主观感觉,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ing up time,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印迹细胞学状态改变。结果:DM组患者发生干眼的几率(54.2%)较对照组(17.0%)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M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8.48±4.34mm)较对照组(13.73±4.79mm)降低,BUT(6.78±4.08s)较对照组(14.31±4.78s)明显缩短,角膜荧光素着色点(19.6%)较对照组(6.0%)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DM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平均值(80.03±40.38/mm2)较对照组(132.14±33.01/mm2)明显降低,结膜鳞状化生级别较对照组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可引起角膜、结膜状态的改变。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各种手术时要充分考虑眼表的改变,给予恰当的治疗。 胡岚君 赵金荣 张金英关键词:2型糖尿病 干眼症 泪膜 印迹细胞学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矫治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治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屈光回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对PRK术后2年以上、屈光回退且屈光度稳定的患者8例14眼行LASIK,对LASIK术后术眼进行评价。患眼PRK术前屈光度为-6.25~-12.50 D,PRK术后屈光度为-1.50~-6.25 D。随访观察LASIK矫正1年后术眼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和角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眼术后主观症状较轻。LASIK术后1年平均球镜度数为(-0.62±0.94)D。LASIK术后0.5≤裸眼视力<0.8者4眼,≥0.8者9眼,1眼(7.1%)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4眼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haze,包括2级haze 3眼、3级haze 1眼。应用氟米龙滴眼液1个月后,haze及屈光回退减轻;术后1年,1级haze 2眼,2级haze 2眼,3级haze 1眼。LASIK术前角膜厚度为(467±38)μm,术后为(422±21)μm。结论高度近视PRK术后屈光回退行LASIK矫治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少数患者术后可出现haze,仍需治疗。 赵金荣 张金英 李雪非 于金国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