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锋
- 作品数:77 被引量:612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育秧模式对早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选择基质、钵形毯状、麻地膜、营养土毯状育秧4种模式,考察了株高、叶龄、假茎宽、干物质、根冠比等参数,明确不同育秧模式对早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秧模式对秧苗素质有明显影响,采用麻地膜育秧和钵形毯状育秧能显著增加秧苗的物质积累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叶龄,秧苗综合素质更佳。
- 陈少愚赵锋李阳程建平张旅峰章桃娟皮楚舒
- 关键词:早稻机械插秧育秧秧苗素质
- 一种水稻直播田用灌溉设备
- 本发明涉及水稻灌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直播田用灌溉设备,包括滑块组、灌溉喷头和两个灌溉机构,灌溉机构包括机座、承托板、放卷筒、牵引组件和升降组件,承托板通过升降组件能够竖直活动的装设在机座的上方,机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组...
- 李阳程建平刘昌燕汪本福赵锋张枝盛李进兰向青青
- 文献传递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头季分蘖萌发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盆栽,设计CK(清水,T1);30 mg/L细胞分裂素(6-BA,T2);0.1 mg/L芸苔素内酯(BR,T3);40mg/L赤霉素(GA3,T4);30 mg/L 6-BA+0.3 mg/L BR(T5);50 mg/L 6-BA+0.1 mg/L BR(T6);10 mg/L 6-BA+0.5 mg/L BR(T7)共7个处理,考察对分蘖苗数、干物质积累、生长速率及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T2处理显著增加分蘖数,比对照高16.7%,T4则比对照低近50%;同时T2和T6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其他,T6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速率最高,T3、T4最低;光合作用速率也以T2最高。结论,T2和T6处理可以较好促进分蘖的发生及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T4处理抑制分蘖明显,T3处理的浓度可能太高,对植株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T2和T3存在互作效应,不同浓度复配对植株生长影响明显。
- 李阳程建平赵锋陈少愚李文婷徐得泽游艾青张旅峰章桃娟皮楚舒
- 关键词:再生稻分蘖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生长期
- 栽植密度和播期对水稻广两优5号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考察了栽植密度、播期对广两优5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两优5号栽植密度为22.5万穴/hm2、播期在4月25日产量最高。广两优5号随栽植密度增大,茎蘖数峰值提高、有效穗数增多、每穗实粒数减少;随播期推迟,该组合分蘖峰值滞后,无效分蘖增多、穗实粒数减少。4月25日后播种、栽植密度22.5万穴/hm2时,广两优5号产量最高可达753.3 kg/667 m2;5月5日及以后播种,广两优5号产量显著降低。广两优5号在湖北省种植适宜播期为4月中下旬,栽植密度应保持22.5万穴/hm2。
- 吴建平陈少愚李阳赵锋徐得泽蔡海亚游艾青万晟杰费长亮程建平张旅峰章桃娟皮楚舒
- 关键词:杂交水稻栽植密度播期
- 新形势下湖北粳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被引量:7
- 2018年
- "十二五"以来,湖北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和"粮食保量提质增效"的要求,在全省粳稻适宜种植区大力推广粳稻生产,极大促进了湖北省粳稻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湖北省粳稻发展又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本文阐述了湖北省粳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粳稻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的粳稻发展思路。
- 汪本福张枝盛李阳赵锋陈少愚程建平
- 关键词:粳稻
- 氮肥运筹对机插双季晚粳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考察氮肥运筹对机械插秧双季晚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3(基肥、蘖肥和穗肥比例为5∶3∶2)有效穗数最高,实际产量也最高,达到599.5 kg/667 m^2,较T1(仅施基蘖肥)产量增加13.2%。随穗肥比例增加,水稻产量、生物量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茎鞘物质输出率(EPMSS)和转换率(TPMSS)逐渐减少。施氮处理齐穗后5 d灌浆速率均低于CK(不施氮),而后灌浆速率逐渐高于CK。总之,适当氮肥后移有利于提高水稻有效穗数、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氮肥在基肥、蘖肥和穗肥比例为5∶3∶2是机插双季晚粳最佳施氮模式。
- 皮楚舒程建平赵锋李阳汪本福张枝盛石后兴徐顺文
- 关键词:机插秧氮肥运筹
- 秧盘垫铺麻育秧膜对水稻机插秧苗根系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3年
- 为探明秧盘垫铺麻育秧膜对水稻机插秧苗根系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文考察分析了利用不同种类麻育秧膜所育的水稻机插秧苗根系发育、水稻田间生长动态及产量。结果表明秧盘垫铺麻育秧膜显著促进了秧苗根系发育,提高了秧苗素质,秧苗在移栽田间后有更高的根系活力和生长速率,并最终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淀粉麻育秧膜比PVA麻育秧膜具有更好的效果,增产幅度达8.9%;秧苗根系质量主要通过影响水稻有效穗数从而影响了产量。研究表明麻育秧膜育秧是一种实施简单但效果突出的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本研究为麻育秧膜用于水稻机插育秧及其技术改进提供了依据。
- 王朝云易永健周晚来程建平赵锋李懋汪洪鹰
- 关键词:水稻机插育秧根系发育
- 遥控铅球拣拾回送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遥控铅球拣拾回送器,包括遥控发射器,行走轮及机架,机架内部设有铅球回收仓,铅球回收仓后部设有仓门和进仓传感器;机架的前部固定有拣拾架,拣拾架上并排安装有两条由固定于机架上的输送链电机带动的拣拾输送链;...
- 王玉兴唐艳芹赵锋
- 文献传递
- 栽培稻抽穗期多样性影响机制
- 2014年
- 为揭示形成我国杂交稻及其骨干亲本抽穗期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选取杂交稻骨干亲本并用其配制了38个杂交组合,通过抽穗期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亲本材料和F1组合的播始期表现广泛变异;通过对部分材料抽穗期控制基因Hd1、Ehd1、Hd3a、RFT1以及Hd3a启动子测序比较表明,仅Hd1表现出多种等位基因的变异,并且不同类型等位基因及其组合解释了抽穗期表型变异的19.75%。研究结果表明Hd1等位基因多态性是我国杂交稻骨干亲本抽穗期变异的遗传基础之一。
- 蔡海亚徐得泽程建平赵锋吴建平
- 关键词:水稻抽穗期多样性信号通路
- 双季稻“早直晚抛”大面积高产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
- 程建平吴建平张似松王艳明曹凑贵徐得泽张建设赵锋游艾青王友平
- 该研究以双季稻周年高产轻简栽培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直播早稻的适宜播期、播量、氮肥运筹比例和以晚稻化控壮苗育秧、免耕高质苗抛秧、稻草覆盖等为核心的技术体系,阐明了“早直晚抛”高产集成技术体系的水稻个体素质、群体质量、养...
- 关键词:
- 关键词:双季稻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