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力

作品数:98 被引量:18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6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3篇绿鳍马面鲀
  • 33篇马面
  • 33篇马面鲀
  • 16篇养殖
  • 13篇幼鱼
  • 12篇水产
  • 9篇水产养殖
  • 9篇基因
  • 8篇养殖技术
  • 8篇受精
  • 8篇受精卵
  • 8篇水产养殖技术
  • 8篇投喂
  • 8篇饵料
  • 6篇幼体
  • 6篇孵化
  • 5篇对虾
  • 5篇形态性状
  • 5篇性状
  • 5篇营养

机构

  • 89篇中国水产科学...
  • 39篇上海海洋大学
  • 7篇厦门大学
  • 6篇烟台开发区天...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江苏海洋大学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烟台市海洋经...
  • 2篇天津农学院
  • 2篇宁德市南海水...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天津渤海水产...
  • 1篇五洲丰农业科...
  • 1篇威海长青海洋...

作者

  • 96篇边力
  • 88篇陈四清
  • 52篇刘长琳
  • 40篇李凤辉
  • 37篇常青
  • 17篇张盛农
  • 12篇刘琨
  • 8篇吴彪
  • 8篇刘志鸿
  • 6篇谭杰
  • 6篇王军
  • 6篇张乐乐
  • 5篇张岩
  • 5篇翟介明
  • 5篇胡建成
  • 4篇董宏标
  • 4篇毛勇
  • 4篇孙礼娟
  • 3篇秦搏
  • 3篇苏永全

传媒

  • 18篇渔业科学进展
  • 6篇海洋科学
  • 5篇渔业现代化
  • 4篇动物学杂志
  • 3篇海洋渔业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生物资源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水产学杂志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9篇2024
  • 21篇2023
  • 15篇2022
  • 14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1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莱氏拟乌贼成体的长途运输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莱氏拟乌贼成体的长途运输方法,属于水产品运输领域,所述方法通过对莱氏拟乌贼成体麻醉后,用结扎装置将墨囊口透明部位系住或夹住,再进行低温运输。本发明方法采用高浓度麻醉操作,低浓度麻醉运输,彻底解决了运输过程...
刘长琳王峥陈四清韦寿永葛建龙边力张盛农翟介明
文献传递
中华蛸受精卵人工孵化研究
2023年
捕自福建连江海域体质量0.68~1.74 kg的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亲体在水泥池(6 m×2 m×1.5 m)中培育50 d,自然交配、产卵,选取A、B、C、D、E、F、G、H 8个发育期的受精卵分别按下列方法处置于筛盆中:卵串间隔3~4 cm(对照组);卵串间隔3~4 cm,每天间隔1 h用洗瓶吹洗卵(第1组);卵串紧密叠放置于筛盆(第2组);卵串紧密叠放置于筛盆,每天间隔1 h用洗瓶吹洗卵(第3组),计算受精卵的孵化率。取亲蛸看护的F、G和H时期孵出的幼蛸(对照组)和离开亲体看护分别由F、G和H时期孵出的幼蛸(处理组),置于20 L的水桶中,开口饵料为卤虫无节幼体,对比人工孵化与亲蛸护卵所孵幼蛸的7日成活率。结果显示:当受精卵发育至E时期(母体看护孵化16 d,胚胎身体开始出现5~8个浅红色色素斑)后,脱离母体进行人工孵化均可获得初孵幼体;当发育至G期时(母体看护孵化20 d,受精卵串呈灰色)受精卵脱离母体看护,人工孵化效果最佳;当受精卵发育至H期时(母体看护孵化23 d,受精卵串呈灰褐色)脱离母体进行人工孵化虽然孵化率可达99%,但此时将卵串取出胚胎会因外界环境刺激提前破膜,所孵幼蛸7日成活率仅11.7%。在人工孵化过程中,排列稀疏的卵串孵化率均明显高于排列紧密的卵串,在相同疏密下吹洗卵串可明显提高孵化率,但随着临近孵出日期,吹洗卵串对孵化率的影响逐渐减小。
孙以康李美帅陈四清边力刘永胜常青
关键词:受精卵人工孵化孵化率
福建海域小管枪乌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解小管枪乌贼(Loligo oshimai)肌肉营养价值,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其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小管枪乌贼肌肉鲜样样品中的水分、粗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75. 50±2. 35)%、(19. 29±0. 98)%、(0. 94±0. 11)%和(1. 80±0. 09)%。肌肉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含量占干样品的64. 32%,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5. 16%;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 77,接近氨基酸标准模式;检测出2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12种,含量分别为42. 65%、6. 48%和41. 55%,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脂肪总量的40. 47%;肌肉中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钾(19 420 mg/kg)、锌(43. 07 mg/kg)和硒(1. 043 mg/kg)含量较高;此外检测的5维生素中VB6(127. 87 mg/kg)和VB3(91. 93 mg/kg)含量丰富。因此,小管枪乌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酸组成比例适宜、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全面、味道鲜美、具有较高保健价值的水产品。
王峥刘长琳陈四清葛建龙边力张盛农胡建成
关键词:肌肉营养成分营养评价
盐度对绿鳍马面鲀存活、抗氧化酶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2024年
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作为中国沿海新兴网箱养殖种类,在夏季多雨季节会经历盐度剧烈变化的过程,因而探明盐度对绿鳍马面鲀存活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对开展网箱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测定了绿鳍马面鲀的96 h半致死盐度,随后分别设置低盐组(15)和高盐组(40),分析盐度胁迫不同时间后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观察肝脏、鳃和肾脏的组织结构改变。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96 h半致死低盐度为10.74,半致死高盐度为42.95。低盐组和高盐组鳃Na^(+)-K^(+)-ATP酶活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组,在96 h时各组差异性显著(P<0.05)。低盐组和高盐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96 h时均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96 h时低盐组显著低于高盐组(P<0.05)。低盐组和高盐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在96 h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切片显示,低盐组和高盐组肝细胞出现空泡和细胞核固缩的现象,且高盐组更为严重;鳃丝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坏死,低盐组鳃丝变宽,鳃小片变长,高盐组鳃丝萎缩,鳃小片间距变大;肾组织低盐组出现肾小管管腔扩张、肾小囊腔膨大,高盐组出现肾小管和肾小球坏死的现象。本研究探究了盐度对存活、抗氧化酶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可为绿鳍马面鲀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张子阳成永旭李凤辉陈四清常青陈莹徐荣静彭立成吴丹边力
关键词:盐度抗氧化
长蛸oct-GnRH基因的cDNA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解GnRH基因在性成熟长蛸(Octopus minor)体内的表达特征,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长蛸脑中获得与生殖发育调控密切相关的oct-GnRH基因全长cDNA,该基因cDNA全长853 bp,开放阅读框(ORF)长270 bp(包含终止密码子),5′UTR为153 bp,3′UTR为430 bp,编码的89个氨基酸,具有BEN结构域和Pox-A3L结构域;分析了oct-GnRH基因的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软体动物门的同源性,长蛸oct-GnRH基因的编码氨基酸序列与蛸属中真蛸(Octopus valgaris)的同源性最高,其次为头足纲的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和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长蛸oct-GnRH基因与蛸属中真蛸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头足纲的曼氏无针乌贼和剑尖枪乌贼,软体动物门中的腹足纲和瓣鳃纲物种亲缘关系较远;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oct-GnRH在成年长蛸24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长蛸oct-GnRH基因在18个组织中有表达,6个组织中无表达,长蛸oct-GnRH基因在食道上神经团和食道下神经团表达量较高,其中食道下神经团表达量最高。首次在长蛸脑中克隆到oct-GnRH基因,其组织分布与表达水平表明oct-GnRH可能是长蛸生殖发育调控的关键神经肽,研究结果可为长蛸生殖发育调控机制和实现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朱之发边力王亚美陈四清陈四清李凤辉
关键词:长蛸
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肠炎防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肠炎防治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1)饵料制作:按照将1kg配合饲料中加8‑12g葡萄糖粉剂、4‑6g乳酸菌配合饲料和100‑200g清水的配比,使用前先将葡萄糖粉剂和乳...
刘长琳崔正国陈四清葛建龙毕进红徐玉珊边力白莹
中华蛸消化系统组织学结构及消化酶活性研究
2023年
为探明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的消化机能,明确适宜的投喂频率,减少互残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中华蛸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比较了摄食前后各消化器官消化酶活性以及机体营养物质的代谢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华蛸嗉囊、胃、盲囊和肠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组成,内壁含有较多的褶皱,胃壁肌层最发达,盲囊和肠黏膜褶皱层无护膜;前唾液腺和后唾液腺均为复合管状腺,由腺管及大量的分泌导管组成;肝脏内肝小叶界限不易分辨。中华蛸摄食后,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肝脏是分泌消化酶的重要器官,胰蛋白酶活性在肝脏最高为(148.74±21.25)U/mg,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在肝脏和胃最高。摄食后血浆总蛋白在120 min达到最低值后上升,血糖和肌糖原浓度在200 min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血浆胆固醇和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变化幅度较小。消化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食物进入嗉囊和胃部,肝脏分泌大量胰蛋白酶,机体的营养物质为消化过程供能,含量下降;第2阶段胰蛋白酶活性处于较高水平,营养物质逐步被消化吸收。中华蛸完整的消化吸收过程约400 min,研究表明,中华蛸养殖生产中适宜的投喂间隔时间为6~7 h。
李雪梅王兴强陈四清李凤辉常青党保成韦寿永边力
关键词:组织学消化酶
圆斑星鲽piwil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本研究采用RACE末端扩增方法,得到全长为3872 bp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piwil2基因序列,命名为Vvpiwil2,开放阅读框(ORF)长为3192 bp,编码1063个氨基酸,5¢-UTR和3¢-UTR的长度分别140 bp和540 bp。基于ExPASy、SMART、Signal4.1和NCBI的保守结构域(CDD)数据库在线分析对蛋白序列结构进行预测,推断Vvpiwil2编码的氨基酸分子量为118.6 kDa,理论等电点为9.02,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有3个结构域:ArgoL1结构域、PAZ结构域及PIWI结构域。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圆斑星鲽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仔稚鱼以及雌雄成鱼的不同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Vvpiwil2基因从胚胎发育早期至高囊胚期均大量表达,之后呈下降趋势,直至孵化阶段。由于胚胎从卵裂至囊胚时期的发育过程主要受细胞质成分引导,直至原肠早期,mRNA开始大量转录合成,实现由母源型向合子型的过渡,推断Vvpiwil2是母源性基因。孵化后仔稚鱼68 d时,Vvpiwil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表明Vvpiwil2的功能可能与圆斑星鲽性腺分化过程相关;Vvpiwil2基因在雌雄成鱼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且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推测Vvpiwil2基因在卵巢功能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解析圆斑星鲽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新的靶标基因,为建立全雌化苗种繁育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杨珍珍边力张岩张岩陈四清常青葛建龙陈四清张盛农
关键词:圆斑星鲽基因克隆
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分离孵化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分离孵化一体化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孵化桶本体、充气气石、进水口、上排水口、下排水口和上排水口滤网;孵化桶本体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孵化桶本体有3个圆柱形支撑腿;...
边力陈四清李凤辉常青
铜、镉对绿鳍马面鲀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2023年
以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胚胎及初孵仔鱼为实验对象,采用静水试验方法,研究Cu^(2+)、Cd^(2+)对绿鳍马面鲀胚胎及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溶液浓度升高,绿鳍马面鲀胚胎畸形率呈上升趋势,孵化率呈下降趋势,初孵仔鱼呈现V、S、L、U等各种畸形状态;囊胚期至神经胚、器官分化至出膜2个阶段发育时长均随Cu2+浓度的增加呈先缩短后延长趋势,2个阶段发育时长均随Cd2+浓度的增加呈延长趋势;不同Cu2+、Cd2+浓度组在2个发育阶段死亡率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同一浓度下,器官分化至出膜阶段胚胎死亡率低于囊胚期至神经胚阶段;初孵仔鱼存活率与重金属溶液浓度和培育时间呈反比,畸形率与溶液浓度呈正比。Cu^(2+)、Cd^(2+)对初孵仔鱼72 h-LC50值分别为0.063 mg·L^(-1)和3.589 mg·L^(-1),其对应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52~0.072 mg·L^(-1)和3.184~3.944 mg·L^(-1)。安全浓度分别为0.006 mg·L^(-1)和0.359 mg·L^(-1)。本实验表明,Cu^(2+)对绿鳍马面鲀胚胎发育及初孵仔鱼的毒性大于Cd^(2+)。
王晓然边力涂忠胡琼秦搏常青英娜吴艳庆杨立国陈四清
关键词:绿鳍马面鲀急性毒性胚胎初孵仔鱼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