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元甫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2篇成像技术
  • 1篇大血管
  • 1篇单螺旋CT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造影
  • 1篇选择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成像技术
  • 1篇硬化疗法
  • 1篇硬化术
  • 1篇造影
  • 1篇三维成像
  • 1篇三维重建
  • 1篇三维重建技术
  • 1篇肾囊
  • 1篇肾囊肿
  • 1篇栓塞

机构

  • 6篇湖南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邓元甫
  • 4篇严春雷
  • 3篇黄卫国
  • 2篇刘建滨
  • 1篇潘能玉
  • 1篇刘建宾
  • 1篇刘易波
  • 1篇刘觉化
  • 1篇张智明
  • 1篇黎高新
  • 1篇向华
  • 1篇刘翠莲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湖南医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4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1990年
血管造影术是诊断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方法。我们1985年3月开始将颈外动脉造影及颌内动脉栓塞方法应用于临床5例,其中栓塞2例,介绍如下。 1 操作方法 术前给病人苯巴比妥钠,阿托品,局麻下行股-颈动脉插管,于一侧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股动脉,再逐步放入国产6F导管及配套的导丝,在电视下将导管送入主动脉弓,采用推、拉、捻等手法选择需要的血管即颈外动脉和颌内动脉,用美国markiv型恒流式高压注射器注药;日本1000mAX线快速拍片,选用60%泛影葡胺作为造影剂,总量不超过80ml,注射速度5~8ml/秒,明胶海绵4×2×2mm3~4片,卷成条状置于注射器头部与生理盐水缓慢注入,栓塞后再照片。
黎高新叶项如邓元甫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栓塞术
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先天性肺动脉闭锁伴VSD诊断中的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先天性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多排螺旋CT(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结果对照(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等三维重建)。7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5例有手术结果,2例经心血管造影证实。【结果】7例患者中,MSCT显示4例为主肺动脉近端闭锁;2例为主肺动脉缺如,左右肺动脉尚有融合;1例为主肺动脉缺如、左右肺动脉无融合。7患者室间隔缺损均在膜周部。伴发畸形包括动脉导管未闭3例,发现大的体肺侧支动脉3例,右位主动脉弓2例,主动脉骑跨3例。【结论】MSCT及三维重建显示了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主要征象及并发畸形,可作为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首选检查方法。
刘易波邓元甫严春雷黄卫国
关键词:X线计算机
CT引导下肾囊肿硬化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邓元甫刘建滨向华刘觉化张智明潘能玉黄卫国严春雷
关键词:硬化疗法
螺旋CT髋关节骨折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髋关节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76例髋关节外伤患者行螺旋CT三维成像,层厚2—5mm,重建间隔1.3mm,1.7mm,函数30,扫描范围包括全骨盆。结果 髋臼粉碎性骨折并碎骨块分离16例,全骨盆多处骨折并错位21例,股骨粗隆纵型骨折17例,股骨头粉碎性骨折22例,全部病例均获得较高质量的三维图像。结论 髋关节骨折行螺旋CT三维成像,能从不同的方向不同角度来立体观察骨折移位,髋臼损伤情况及髋关节脱位程度,对患者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有较大帮助。
邓元甫刘建滨严春雷黄卫国
关键词:髋关节螺旋CT
单螺旋CT大血管成像技术操作规范探讨
2004年
严春雷刘建宾邓元甫刘翠莲
关键词:大血管CTA血管成像技术球管热容量
干式激光相机成像技术的应用与维护
2004年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医疗器械革新的突飞猛进,干式激光相机将会取代湿式激光相机。四年前我院放射科购置KODAK公司DryVieWTM8700干式激光相机两台,供CT、MRI、DSA和多功能遥控钡餐造影图像摄影。成为我省首家使用干式激光相机打印胶片,临床使用中运作良好。本文总结几年来应用与维护干式激光相机的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
邓元甫
关键词:干式激光相机成像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