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仙灵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针灸
  • 4篇针灸疗法
  • 4篇针灸治疗
  • 4篇灸疗
  • 4篇灸疗法
  • 4篇灸治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针刺
  • 2篇针法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突出症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胃下垂
  • 2篇举隅

机构

  • 7篇江苏省中医院
  • 3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邱仙灵
  • 1篇陈理
  • 1篇王和生
  • 1篇周乃忠
  • 1篇彭拥军

传媒

  • 3篇江苏中医
  • 2篇中国针灸
  • 2篇江苏中医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澄江针灸学派...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结果: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11.5%,对照组为38.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彭拥军陈理王和生邱仙灵
关键词:电针灯盏细辛注射液腰椎间盘突出症
邱茂良教授谈针灸治疗胃下垂被引量:2
1994年
邱茂良教授谈针灸治疗胃下垂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210037)邱仙灵胃下垂多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因脾胃为生化之源,中气之本,生肌肉而司运化。若禀赋不足,形体消瘦,中气素虚;或病后失调,昔肥今瘦;或饮食失节,伤及脾胃等,均可导致此病。由于中气虚惫,...
邱仙灵
关键词:胃下垂针灸疗法
邱茂良教授谈针刺得气被引量:3
1992年
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针刺得气问题,临床实践表明,得气是机体产生效应的前奏,但得气本身并不起治疗作用。得气与治神、候气、守气、行气的关系极为重要,只有在得气的基础上,调动各种手法,才能促使人体机能趋向正常。得气还要注意适度,并需切中病机。此外,得气还有邪气与谷气之别。
邱仙灵
关键词:针刺得气
针灸升提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7年
针灸升提法的临床应用210029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邱仙灵针灸升提法是用针灸以升阳益气,提举下陷的治疗方法,应用于清阳不振、气虚下陷的各种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下者举之”。《灵枢·经脉》篇谓:“陷下则灸之”。《官针》篇说:“上气不足,推而扬之...
邱仙灵
关键词:眼睑下垂脱肛针法
特殊针刺手法举隅被引量:1
2003年
邱仙灵
关键词:针刺手法特殊针法
中药熏蒸加人工拉压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2004年
王晓萍邱仙灵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熏蒸骨科手法
邱仙灵教授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撷要被引量:9
2021年
总结邱仙灵教授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证经验。邱仙灵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繁杂多样,病机以肾虚夹实为主,识证遵循传统辨证辨经法则,论治以补泻兼施配合调神宁志。关元、会阴、次髎、秩边为治疗必选主穴,临证时根据所取腧穴或具体病情采用芒针深刺法、升提针灸法、三进一退法、透刺法、针刺结合按压法等特色针法,达到全面改善局部及整体状态的目的。
周乃忠邱仙灵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针灸名医经验
针灸治疗带下病举隅被引量:1
2000年
邱仙灵
关键词:带下病白带针灸疗法
涌泉穴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1996年
涌泉穴的临床应用邱仙灵(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南京210029)主题词穴.涌泉,高血压/针灸疗法,眩晕/针灸疗法涌泉穴,出于《灵枢·本输》,为足少阴肾经井穴,别名地冲,位于足底(去趾)前1/3,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据文献记载,其主治有昏厥、头痛、目眩、...
邱仙灵
关键词:涌泉穴高血压针灸疗法眩晕
邱茂良教授谈针灸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多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因脾胃为生化之源,中气之本,生肌肉面司运化.若禀赋不足,形体消瘦,中气素虚;或病后失调,昔肥今瘦;或饮食失节,伤及脾胃等,均可导致此病。由于中气虚惫,运化不健,又常致气机阻滞,积湿停痰,...
邱仙灵
关键词:胃下垂针灸疗法辨证分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