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胆汁淤积症的胎心基线与甘胆酸含量的相关性及护理
- 2013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电子胎心监护基线变异与血清甘胆酸(CG)含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方法:采集被观察对象晨间空腹静脉血3mL,用放射免疫法(CGRIA)监测ICP孕妇血清的CG含量,选择同期55例无其它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孕妇加以对照,同时进行电子胎心监护,监测其基线变异值的变化。结果:ICP患者组的CG100%高于正常妊娠组,其胎心电子监护中基线变异值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清CG含量与电子胎心监护中基线变异值呈负相关(γ=0.52,P<0.05);ICP组孕妇CG含量与其电子胎心监护中基线变异值呈负相关(γ=0.52,P<0.05);电子胎心监护中基线变异的异常率在ICP患者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X2=4.3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P患者CG含量增高与其胎心电子监护中基线变异值呈负相关。临床可依据基线变异值有效地监测ICP患者妊娠的安全性,及时提供其治疗方案和护理对策。
- 梁纯丽张再青郭子平邱海燕
- 关键词:血清甘胆酸胎心监护基线变异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与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为满足GDM患者需求的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53例GDM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健康教育内容与护理服务模式需求的调查。结果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高的GDM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高,不同年龄GDM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依次为孕期饮食控制、GDM对母婴影响、患者本人GDM教育课程需求、GDM患者运动方式、患者家属GDM教育课程需求、GDM发病的相关因素等。需求的健康护理服务模式依次是专科门诊咨询、电话咨询、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行相关活动、在电脑上学习相关知识。结论GDM患者仍缺乏较高层次的健康知识,提供科学、便捷、有效的健康服务模式,必将增加GDM患者的健康知识,对减少GDM患者的合并症、降低母婴并发症,促进母婴安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洪普邱海燕陈亚璇吴丹曾玉贤
-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服务模式
- 个性化综合护理对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综合护理对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工作,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Apgar评分、自然分娩率。在产妇出院时应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利用选项法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孕产妇焦虑得分明显降低(P〈0.05)、抑郁得分明显降低(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实施个性化综合性护理,更有助于患者心身健康的全面康复。
- 梁纯丽洪普邱海燕
- 关键词:晚期妊娠心脏病综合护理
- 应用基因芯片筛选子痫前期信号转导差异表达基因
- 2011年
- 目的:建立子痫前期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筛选子痫前期信号转导差异表达基因,探索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4例重度子痫前期和4例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获得子痫前期差异表达基因,了解子痫前期外周血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结果:在子痫前期所检测的21 000个基因中,出现2次重复一致差异表达的基因195个,其中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32个,表达上调基因20个,下调基因12个。结论:成功建立子痫前期外周血基因表达谱,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原因之一。
- 孙波赵卫华邱海燕
- 关键词:子痫前期信号转导基因芯片
- 孕妇家庭功能与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孕妇家庭功能及抑郁症状发生的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产前门诊孕妇 10 0例 ,采用问卷调查 ,研究分析其家庭功能及抑郁症状发生的情况。结果 76 .5 %为高功能家庭 ,2 1.5 %为一般家庭 ,2 .15 %为失职家庭。孕妇轻度抑郁状态占 2 3% ,中度抑郁状态占 11%。结论 需加强孕妇及家庭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教育 ,为孕妇创造愉快、安逸的家庭环境 ,促进孕妇的身心健康。
- 莫海燕谢小华洪普邱海燕曾玉贤吴清平赵卫华
- 关键词:孕妇家庭功能抑郁症状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无创性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出效率。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9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纳入标准为高龄妊娠、有分娩过先天严重缺陷婴儿的、羊水异常、不明原因多次流产史、唐氏筛查高风险或者临界风险和(或)经彩超检查提示胎儿有异常等同意无创基因检测的孕妇,共7517例,其中包括孕期适时行血清学筛查5712例(包括筛查高风险3437例,临界风险1410例,筛查低风险865例)未行血清学筛查的1805例。经过产前基因检测为阳性的孕妇再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最终的确诊依据。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妇,经出生后观察随访,确定有无漏诊率。通过两组阳性结果的比较及出生后的观察随访情况来衡量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检查胎儿非整倍体疾病的准确度,来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施无创产前基因检查7517例,阳性结果为99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为41例,18三体综合征为7例,13三体综合征为3例,性染色体异常为27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1例,阴性为7418例;阳性结果以羊水或脐血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结果对照,21三体综合征与18三体综合征中各有1例假阳性,13三体综合征无假阳性,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与其他染色体假阳性较多,很多孕妇部分拒绝进一步行羊水穿刺或脐血穿刺等有创检查,数据不完整。检查结果阴性的孕妇,经产后随访无漏诊率。结论:无创产前胎儿非整倍体基因检测可提高产前诊断效率,减少患儿的出生,是快捷、安全、较介入性产前诊断易于接受、值得推广的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 葛建民孙波赵卫华邱海燕梁纯丽
- 关键词:基因检测
- 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及施教效果分析被引量:22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孕妇在孕期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 ,探讨孕期宣教在围产保健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孕妇做相关需求及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结果 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普遍需求 ,但对孕期保健知识的内容需求有显著性差异 ,接受孕期宣教前后对孕期保健知识、孕期自我监护、分娩的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等掌握、态度及孕期心理有明显变化。结论 孕期宣教对围产期保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护理人员应根据孕妇对保健知识的需求 ,改进和调整孕期宣教的结构 。
- 莫海燕洪普谢小华史春英邱海燕
- 关键词:孕妇孕期教育孕期保健知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