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森林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被引量:10
- 2013年
- 通过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0.32%的印楝素乳油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存、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对大型溞24 h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9、17μg/L,安全浓度为1.12μg/L,属于剧毒物质。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印楝素浓度的增加,大型溞的内禀增长率(rm)、产幼次数、总繁殖量、平均世代周期(T)、净生殖率(R0)和存活时间均呈现降低趋势;低浓度组(0.432、0.768、1.120μg/L)大型溞的rm与对照组(空白对照和丙酮对照)差异不明显(P>0.05),当印楝素浓度升高至1.340、2.400μg/L时,大型溞的rm逐渐下降,从0.347 6 d-1降至最低值0.306 3 d-1;而最高印楝素浓度组(2.400μg/L)大型溞的存活时间、R0、T、产幼次数和总繁殖量均为最低,分别为13.60 d、24.696 1、11.439 9 d、2.47次、26.87个。本研究表明,高浓度印楝素显著缩短了大型溞的存活时间,降低了净生殖率R0、平均世代时间T、产幼次数和总繁殖量。
- 刘青李扬何芳张清靖倪健邵森林
- 关键词:印楝素大型溞内禀增长率存活繁殖
- 双台子河口两种滩涂埋栖性贝类的营养价值及安全性分析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为全面评价文蛤和四角蛤蜊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采用常规方法对这两种滩涂埋栖性贝类的一般营养成分和Cd、As、Cr及Hg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蛤和四角蛤蜊的粗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分别为58.24和57.38 g/100 g;灰分含量分别为18.35和25.39 g/1 00 g;粗脂肪含量均较低。文蛤和四角蛤蜊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87和37.20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8.39和15.16 g/100 g,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8.89和15.58 g/100 g。文蛤和四角蛤蜊中Cd的含量最高,Hg的含量最低。研究表明,文蛤及四角蛤蜊均为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的滩涂埋栖性贝类,且文蛤在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含量方面更优。文蛤和四角蛤蜊中Cr、Hg符合我国《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等卫生要求,而Cd、As含量超标。文蛤和四角蛤蜊中的重金属含量可能对人体存在一定的摄食健康风险。
- 张安国邵森林赵凯李晋
- 关键词:文蛤四角蛤蜊安全性评价
- 海洋酸化对刺参碳、氮收支的影响
- 2018年
- 以东亚浅海生态系统关键种和重要经济生物——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设置380、750和1900 ppm 3个p CO2梯度(实测p H分别为8.06、7.72和7.41),研究CO2驱动的海洋酸化对刺参碳、氮收支的影响。结果显示酸化会抑制刺参对碳、氮生源要素的摄入,p H每降低1个单位,刺参摄取的碳和氮会分别减少40.28 mg/g/d和2.48 mg/g/d;粪便碳、粪便氮、呼吸碳和排泄氮均与p H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而生长碳、氮与p H无线性关系。酸化影响了刺参对碳、氮的分配模式,但用于生长的碳、氮占摄食碳、氮的比例未受影响。研究表明,刺参对海洋酸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或许与其较低的钙化程度和在自然条件下p H多变的生境中"提前适应"有关。
- 曲亮卢羽洁杨晓龙杨晓龙邵森林袁秀堂
- 关键词:海洋酸化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