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虹
- 作品数:14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克隆抗体的^(99m)Tc标记被引量:1
- 1996年
- 近年来用 ̄(99m)Tc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越来越多见,本文着重介绍直接法中的还原剂和间接法中的配体及标记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的原理。
- 邵虹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同位素标记锝^99M肿瘤
- 骨显像在儿童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骨显像在诊断儿童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及其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 3例LCH患儿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 2 3例LCH患儿中骨显像阳性 19例 ,颅骨异常放射性分布灶 8例 ,锁骨、肋骨、骨盆受累各 3例 ,上肢 2例 ,下肢 4例 ,脊柱 5例 ,胸骨下端异常稀疏灶 1例。 19例阳性显像中 ,单处骨骼病变者 9例。结论 骨显像的部分特征性表现有助于LCH的诊断及随访。
- 邵虹施美华王静蕾潘慧红吴靖川
- 关键词:骨显像LCH随访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阳性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发生及转移的情况 ,描述该病的影像学表现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2 8例中 ,原发部位为纵隔 8例 ,腹部 16例 ,颈部 1例 ,鼻咽部 1例 ,盆腔 1例。 1例未发现原发病灶而仅表现为头皮和颅内的转移。腹部肿瘤有8例 (8/16)转移 ,纵隔肿瘤有 4例 (4 /8)转移 ,盆腔 1例转移。 2 8例中共有 13例骨髓转移。结论 神经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链的任何部位 ,可伴有早期转移。影像学检查能全面地对病灶进行定位 ,并对临床分期及预后有一定帮助。
- 周莺邵虹李玉华朱铭仲卿雯施美华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儿童影像学
- 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1
- 2002年
-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颅外最常见的实体瘤,占儿童肿瘤的10%。其预后与肿瘤的分级密切相关,影像学的诊断能为临床的治疗和随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核医学显像主要展示肿瘤及其转移灶的功能状况,而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和磁共振成像在结构方面能提供更详细和确切的资料。每一种方法都有独到之处,起互补作用。
- 邵虹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核医学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小儿肾盂积水中的应用被引量:7
- 1998年
-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诊断小儿肾盂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方法,15分钟后静脉注射速尿,共检查肾盂积水患儿45例,其中7例作手术前后比较。定量分析指标包括:肾血流灌注率(BPR),高峰摄取率(PUR),半排泄时间(T1/2)。结果①BPR随积水程度加重而明显下降,重度积水为168%±68%,中度积水为351%±69%,轻度积水为406%±92%。PUR在重度积水时为216%±129%。②7例患儿中6例术后BPR明显升高。术前、术后T1/2分别为413±204和229±119分钟。术后T1/2明显改善。结论①BPR可正确反映肾盂积水和肾功能受损程度,两者呈正相关;
- 吴靖川杨淑蓉曹少平刘国华陈方傅宏亮邵虹吴真吴继琮
- 关键词:肾积水放射性核素显像DTPA
- 骨显像和CT联合应用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分期的价值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骨显像和CT联合应用对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NB)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 31例NB患儿 ,均行全身骨显像及CT检查。结果 31例患儿中骨显像阳性 2 2例 ,颅骨、脊柱、肋骨、四肢、骨盆受累分别为 10例、11例、8例、17例和 8例 ,原发灶显影 16例。CT示大小不等、密度不均的肿块 ,2 3例见钙化灶 ,8例见坏死组织 ,7例侵犯椎管腔 ,17例包绕大血管、肿块生长过中线 ,淋巴结肿大 13例 ,肾脏受累 5例 ,头颅转移 6例。结论 骨显像联合CT检查可为NB诊断及临床分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 邵虹施美华周莺朱铭吴靖川
- 关键词:骨显像CT神经母细胞瘤肿块
- 正常儿童股骨骨髓MRI信号的转换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正常儿童股骨骨髓的MRI信号转化特点,为诊断骨髓病变提供帮助.方法将34例14个月~14岁儿童分三组,A组(14个月~4岁)11例,B组(5~9岁)11例,C组(10~14岁)12例.对股骨行冠状位T1WI及STIR序列扫描,测量近侧干骺端(PM)、骨干(D)、远侧干骺端(DM)及大腿肌肉(M)的信号强度,并计算PM/M,D/M及DM/M值.结果 T1WI A组的PM/M明显低于D/M及DM/M,D/M与DM/M无显著差异;B、C组的PM/M与DM/M均低于同组D/M,而PM/M与DM/M间无显著差异;B、C组的各部位信号均显著高于A组,而B、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STIR序列中A、B两组内各部位间骨髓信号无显著差异,只有C组的PM/M明显高于D/M及DM/M;A组的D/M明显高于B组及C组,而PM/M及DM/M在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14个月~4岁儿童的近侧干骺端脂肪含量明显少于远侧干骺端及骨干;5~14岁儿童近侧干骺端和远侧干骺端的脂肪含量仍少于骨干,9岁后股骨各部位脂肪化速度减慢;14个月~14岁儿童股骨各部位骨髓脂肪化顺序由先到后依次为骨干、远侧干骺端及近侧干骺端;T1WI较STIR序列能更敏感地显示正常儿童股骨骨髓信号的变化.
- 邵虹李玉华王谦张弘林毅朱铭
- 关键词:股骨骨髓磁共振成像儿童
- ^(99m)Tc-抗神经母细胞瘤单抗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放免显像被引量:2
- 1998年
-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放射免疫显像方法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神经母细胞瘤单克隆抗体,用"预锡"直接标记法标上^(99m)Tc,在荷人神经母细胞移植瘤裸鼠体内获得肿瘤的放射免疫显像,并计算各脏器的 ID%和 T/NT 值。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率达97%,免疫活性为85%,标记的单抗在裸鼠瘤体内随时间延长呈浓聚趋势,瘤体显像渐趋明显,ID%值上升,而其它组织的 ID%值则下降,T/NT 值升高。对照组则无此现象。说明研制的抗神经母细胞瘤单克隆抗体标上^(99m)Tc 后对荷人神经母细胞移植瘤有定位显像作用。
- 邵虹吴靖川杨淑蓉杜学亮顾振辉曹伟丽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放射免疫显像
- 双探头SPECT心肌灌注显象180°和360°图象重建的比较
- 1998年
- 随着核医学仪器的广泛发展,双探头和三探头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均已问世,我们利用双探头 SPECT 以^(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为显象剂对心肌显象进行180°和360°采集作一比较,现报道如下。
- 杨淑蓉曹少平李佳宁顾振辉施海虹邵虹
- 关键词:冠心病SPECT
- 儿童恶性肿瘤股骨转移的骨显像和MRI比较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比较骨显像和 MRI 在儿童恶性肿瘤股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5例恶性肿瘤患儿(神经母细胞瘤12例,淋巴瘤8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横纹肌肉瘤3例)分别行全身骨显像和双侧股骨 MRI,MRI 采用自旋回波 T_1WI 及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冠状面成像。结果 12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骨显像阳性7例,可疑2例,阴性3例,7例阳性、2例可疑及1例阴性病例 MRI 检查均阳性;8例淋巴瘤骨显像阳性5例,阴性3例,5例阳性及2例阴性患儿 MRI 阳性;2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骨显像与 MRI 均阳性;3例横纹肌肉瘤骨显像阳性2例,阴性1例,MRI 均阳性。此外,MRI 发现股骨的异常信号范围大于骨显像。结论在儿童恶性肿瘤骨转移中联合应用骨显像和 MRI 有助于尽早诊断及提高诊断准确性。
- 邵虹李玉华吴靖川施美华王谦王静蕾张弘林毅朱铭
- 关键词:股骨肿瘤肿瘤转移放射性核素显像MDP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