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
- 作品数:28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青少年复杂性屈光不正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矫正青少年复杂性屈光不正的效果。方法对37例70眼7~18岁青少年出现的复杂性屈光不正给予验配RGP,并观察配戴患者的依从性,并矫正视力。其中,屈光参差10例,高散光10例,高度近视9例,近视发展较快6例,圆锥角膜2例。结果RGP矫正视力0.88±0.20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0.77±0.27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RGP镜片能有效提高特殊屈光不正患者的矫正视力,促进青少年视觉功能发育;同时具有较好的依从性。
- 吴昌凡夏明传郎平戴巧云
- 关键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青少年屈光不正
- 外伤性白内障Ⅱ期人工晶体植入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Ⅱ期植入人工晶体的不同手术方式。方法 用粘弹剂的软器械作用分开广泛虹膜粘连 ,充分利用残存的机化膜作人工晶体支架 ,直接植入或单襻缝线固定晶体。结果 16例顺利地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并获得视力提高。结论 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用粘连弹剂分离是关键。保留机化膜作人工晶体支架既简化手术过程 ,又获得稳定的手术效果。
- 郎平梅立新
- 关键词:眼损伤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应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视网膜切开、重水注入、眼内激光光凝、气液交换眼内气体 C3F8或硅油充填术治疗 4 2例各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 2~ 2 8月 ,解剖性复位 33只眼 (78.6 % ) ,视力≥ 0 .0 2的功能性成功 31只眼 (73.8% ) ,术中并发症眼内出血 2只眼 ,医源性裂孔 5只眼 ,重水进入视网膜下 1只眼 ,术后并发高眼压 3只眼 ,角膜变性混浊 1只眼。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理想的有效方法。彻底地剥膜 ,正确并有技巧的应用重水 。
- 梅立新郎平李佩蒂赵培泉
- 关键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C3F8硅油手术方法
- 建立“基层防盲点”的防盲模式初步研究
- 目的:探讨以“三级医院为依托,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基层防盲点防盲模式在农村防盲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无为县开城镇中心卫生医院为基层防盲点,组建眼科门诊和手术室,选派三级医院医师驻点于门诊,接诊普通病人;选派开城镇医院医护...
- 蔡瑞玲吴昌凡郎平梅立新黄宝玲
- 文献传递
- 眼眶手术入路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眼眶病变处理目前仍集中在手术治疗,眼眶手术入路的选择受到病变位置、性质、大小以及术前影像学检查判断、手术方式选择、眼眶自身特点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意在介绍各类手术入路的方法与改良、适应证、以及该入路的优缺点和相关入路的新发展。
- 赵海峰吴昌凡郎平
- 关键词:眼眶病变手术治疗入路选择
- 眼轴长度与白内障手术年龄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年龄与眼轴长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4共1004例初次白内障患者手术的年龄、眼轴长度,按眼轴长度分A、B、C3组,比较各组手术年龄,并对手术年龄和眼轴长度作相关分析。结果:眼轴长度为C组,白内障患者手术年龄平均为(64.25±8.0)岁,而眼轴长度为A组,手术平均年龄仅为67.44±9.16岁,差异显著(P=0.002)。手术年龄与眼轴长度有较弱的负相关,r=-0.25,P=0.015。结论:随眼轴长度的增加,白内障患者手术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
- 吴昌凡徐进蔡瑞玲黄宝玲郎平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患者年龄眼轴
- 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Ⅱ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效果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对40例(40眼)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Ⅰ期清创缝合后Ⅱ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效果作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13.18±8.45)个月。结果本组术后40眼中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9眼,视力不变7眼,视力下降4眼。功能治愈27眼(67.50%);解剖治愈9眼(22.50%);未愈4眼(10.00%)。主要远期并发症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的有效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眼球,并保持眼球的外形,部分能挽救视功能。
- 刘银萍梅立新郎平韦超兵
- 关键词: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九例误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提高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的认识,以避免或减少误诊。方法对2007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误诊的9例(9眼)ARNs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主诉、眼部体征、检查项目和初始诊断。结果本组分别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4例,全葡萄膜炎2例,急性结膜炎、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及视网膜血管炎各1例。误诊时间为3~28 d,平均(15.0±9.5)d;就诊次数为2~6次,平均(3.7±1.2)次。本组9例中有7例眼压升高,范围在22~38 mmHg,6例系统应用了糖皮质激素,平均(8.2±2.4)d。确诊后所有病例均予抗病毒治疗,同时3例实施外路视网膜光凝术,5例行玻璃体切割术。随访3个月~2年,2例发生视网膜脱离,4例视力恢复,3例视力下降。结论ARNs易误诊为葡萄膜炎等,临床接诊眼压增高、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眼部病情仍加重者,应警惕ARNs的可能。
- 金绘祥黄宝玲吴昌凡郎平梅立新
- 关键词: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急性误诊虹膜睫状体炎全葡萄膜炎结膜炎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手术时机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的玻璃体切割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ARNs患者5例(7只眼)的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47~63岁,平均(55.2±6.5)岁,男女比例3:2。术前已明确伴有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割及硅油填充术。抗病毒药物治疗后3例(3只眼)眼部体征加重,未发生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接受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另1例(1只眼)玻璃体切割术中发现有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发作的2例(2只眼)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及外路视网膜光凝。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硅油填充3只眼半年左右均行硅油取出术,视力无改善或下降,有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2只眼及后发作的2只眼视网膜均保持附着,视力恢复均超过治疗前。结论 ARNs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若眼部体征仍加重,早期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可以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视力预后更好。
- 金绘祥黄宝玲吴昌凡赵海峰郎平梅立新
-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光凝
- 眶缘骨膜瓣转位治疗固定性内斜视
- 1989年
- 固定性内斜视比较罕见。它是由于内直肌僵硬、纤维化将眼球固定于内斜位。多为先天性,也有后天发生者,实际上是外直肌麻痹后,内直肌高度挛缩的后果,属于续发的。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将内直肌完全断腱或后退至赤道的后方,但由于内直肌异常挛缩紧张,手术效果不理想,易复发。我们以切断内直肌合并眶缘骨膜瓣转位,治疗固定性内斜视2例3只限,随访3个月至3年效果满意。手术方法:①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小儿可全麻。②右眼于2~4点钟。
- 蔡瑞玲郎平
- 关键词:斜视转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