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小麂、赤麂、黑麂mtDNA序列变异性及反映的进化关系被引量:10
- 2004年
- 利用已测定的鹿科麂亚科动物小麂、赤麂、黑麂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 ,统计它们各自连接在一起的 1 3个蛋白编码基因、2 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 1个控制区序列的碱基长度和组成 ,计算rRNA基因遗传距离 ,估算分歧时间 ,比较蛋白编码基因的碱基水平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差异 ,基于连接在一起的 1 3个氨基酸序列 ,以羊为外群 ,通过邻位相连法和最大简约性法构建进化树 ,探讨小麂、赤麂、黑麂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 ,小麂是较原始的物种 ,赤麂和黑麂较为近缘 。
- 单祥年施燕峰张海军徐春宏李健郑爱玲
-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关系
- 树状DNA杂交技术在戊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研究树状DNA杂交 (DDH)技术在戊型肝炎病毒 (HEV)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以逆转录巢式PCR法 (RT nPCR)检测筛选HEV阳性标本 ,逆转录产物进行DDH。研究DDH技术检测HEV病毒的敏感性和通用性。结果 2 5份HEV阳性标本的逆转录产物DDH检测均显阳性 ,HEV 5个不同基因型和亚型逆转录产物DDH检测也呈阳性。结论 RT
- 单祥年施燕峰孟继鸿程险峰单云峰史庭燕郑爱玲
- 关键词:DDHHEV戊型肝炎病毒阳性标本DNA杂交
- 鹿科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英文)被引量:10
- 2004年
- 通过测定鹿科麂亚科中的小麂、赤麂和黑麂的线粒体全基因组 ,从而定位它们的控制区 ,并从GenBank获得鹿科另外 3个亚科 9种动物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利用MEGA软件计算了各物种控制区序列的碱基组成、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 ,通过比较序列同源性 ,以羊线粒体控制区序列为外群 ,构建NJ分子系统树 ,探讨了鹿科 4个亚科 12种动物的系统进化关系。序列分析表明 ,鹿科 12种动物控制区序列的碱基长度在 90 9~ 10 4 9bp之间 ,A +T含量约占 6 2 0 6 % ,其中 36 3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 (约占34% )。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 :(1)以线粒体控制区构建的鹿科 12种动物分子系统树基本与NCBI分类一致 ;(2 )美洲鹿亚科驼鹿属驼鹿在鹿科这 12种动物中处于最为原始的地位 ;(3)小麂比赤麂和黑麂更为原始 ;(4)獐亚科獐属的獐与美洲鹿亚科狍鹿属的狍鹿和美洲狍鹿聚为一支。
- 施燕峰单祥年李健史庭燕郑爱玲
- 关键词:鹿科控制区系统发育
- 小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和分析被引量:19
- 2004年
- 通过建立麂属动物小麂线粒体DNA文库、鸟枪法测序 ,获得了小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其基因组成、蛋白质的编码序列、tRNA基因等结构作了详细分析 ,这也是国内有关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首次报道。与其他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比较研究发现 :全长为 16 35 4bp的小麂线粒体基因组同样编码 13种蛋白质、2种rRNA和 2 2种tRNA ,除了用于调控线粒体DNA复制和转录的D Loop区以外 ,小麂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长度、位置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 。
- 张晓梅单祥年施燕峰张海军李健郑爱玲
- 关键词:小麂线粒体基因组
-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探讨鲸偶蹄类七种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8
- 2003年
- 利用作者已测定的赤麂 (Muntiacusmuntjak)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和从GenBank检索到的鲸偶蹄类有代表性的长须鲸、河马、奶牛、绵羊、猪、羊驼 6种动物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 ,按顺序分别连接各自的 13个蛋白编码基因、 13个氨基酸序列、 2个rRNA基因和 2 2个tRNA基因成一个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 ,用DNASTAR软件统计碱基长度和组成 ;分析奶牛、绵羊和赤麂两两之间蛋白编码基因的序列差异 ;用MEGA计算 7种动物 12S和 16SrRNA基因的遗传距离 ;基于连接在一起的 1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 ,用NJ法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显示 :①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的绵羊和同亚目鹿科的赤麂先聚为一亚支 ,然后与该亚目牛科的奶牛并为一支 ;猪形亚目猪科的猪和胼足亚目驼科的羊驼并为一支 ;鲸目须鲸亚目须鲸科的长须鲸和偶蹄目猪形亚目河马科的河马并为一支。②赤麂与绵羊的亲缘关系更近。③推测赤麂与绵羊和奶牛的分歧时间分别约在 14 7和 16 0百万年前。
- 施燕峰单祥年李健张海军郑爱玲
- 关键词:赤麂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