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岱峰

作品数:188 被引量:98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8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5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4篇烧伤
  • 37篇创面
  • 23篇脓毒
  • 23篇脓毒症
  • 18篇压疮
  • 18篇救治
  • 17篇血小板
  • 17篇负压
  • 17篇富血小板
  • 16篇休克
  • 16篇血浆
  • 16篇富血小板血浆
  • 15篇愈合
  • 15篇伤患者
  • 15篇烧伤患者
  • 14篇伤口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14篇烫伤
  • 13篇糖尿病足

机构

  • 99篇解放军总医院...
  • 4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解放军第30...
  • 3篇吉林大学口腔...
  • 3篇吉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87篇郝岱峰
  • 124篇柴家科
  • 44篇杨红明
  • 43篇盛志勇
  • 42篇申传安
  • 40篇冯光
  • 38篇贾晓明
  • 35篇李涛
  • 31篇郭振荣
  • 29篇褚万立
  • 29篇李善友
  • 27篇李利根
  • 26篇贺立新
  • 18篇张海军
  • 17篇李峰
  • 14篇冯光
  • 12篇庹晓晔
  • 12篇冯光
  • 12篇张新健
  • 11篇吴焱秋

传媒

  • 2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8篇2013年全...
  • 15篇解放军医学杂...
  • 13篇中华烧伤杂志
  • 13篇感染.炎症....
  • 9篇第八届全国烧...
  • 8篇军医进修学院...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第四届全国烧...
  • 3篇中华医学会烧...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人民军医
  • 2篇2002年烧...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4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18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2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24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12篇2001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烧伤大鼠早期骨骼肌中miRNAs表达谱数据基因功能分析
2016年
严重烧伤后高代谢表现为骨骼肌消耗,其中胫骨前肌消耗较为明显,蛋白水平、基因水平和信号通路方面的进一步研究证实:泛素-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降解、骨骼肌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等是烧伤后骨骼肌消耗的重要原因[1-4]。但略显不足的是,对非编码RNA的表观遗传学上游调控方面的机制尚未进行深入研究[5]。笔者之前利用芯片筛查技术,
张海军郝岱峰柴家科郁永辉
关键词:烧伤胫骨前肌基因功能
山莨菪碱在严重烧伤患者脓毒症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病人伤后早期使用山莨菪碱对脓毒症的预防及发生时使用山莨菪碱的疗效.方法 1998年4月至1999年11月对伤后早期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常规复苏加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2...
柴家科杨红明盛志勇郭振荣刁力申传安李烽贾晓明李利根许明火贺立新郝岱峰于勇
文献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一例并文献回顾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开胸术后胸骨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报道1例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成功治疗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诊疗经过,并以"胸骨切口感染、胸骨感染、纵隔炎、胸骨切开术、胸外科手术和富血小板血浆"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相关文献并分析。结果患者女,60岁,开胸术后切口不愈3周,诊断为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6周后胸骨窦道封闭,创面愈合。检索到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胸骨切口感染的相关文献5篇,研究结果提示富血小板血浆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胸骨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富血小板血浆是防治胸骨切口感染的方法之一,也有待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褚万立郝岱峰赵景峰冯光李涛张海军李善友张新健陈泽群赵帆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胸骨骨髓炎
富血小板血浆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压疮创面的疗效观察
李涛郝岱峰柴家科冯光李善友
关键词:压疮富血小板血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山莨菪碱在严重烧伤患者脓毒症防治中的作用被引量:16
2000年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使用山莨菪碱对脓毒症的预防及疗效。 方法 1998年 4月至 1999年 11月对伤后早期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 42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 0例 ,常规复苏加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 2 2例 ,除不用山莨菪碱治疗外 ,其它复苏方案同治疗组。观察脓毒症发病率。同时采用自动监测仪对胃肠道粘膜pH值 (pHi)进行连续观察。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分析伤后早期pHi与血浆DAO、内毒素水平的相关性。观察已发生脓毒症的患者 ,用大剂量山莨菪碱短程治疗时各指标的改变。 结果 使用山莨菪碱治疗组脓毒症发病率为 2 0 0 % (4 / 2 0 ) ,明显低于对照组 (4 0 9% ,9/ 2 2 ) (P <0 0 5 ) ,伤后早期各时间点pH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恢复较早 ,同时血浆DAO和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伤后早期 ,pHi值与血浆DAO、内毒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P <0 0 1)。脓毒症发生时 ,pHi再度降低及血浆DAO和内毒素水平再度升高。然而 ,大剂量山莨菪碱短程使用后 ,各项指标显著改善 (P <0 0 5 )。 结论 烧伤后早期肠粘膜缺血性损伤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山莨菪碱具有较好的防治脓毒症的效果。
柴家科杨红明盛志勇郭振荣刁力申传安李烽贾晓明李利根许明火贺立新郝岱峰于勇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山莨菪碱肠粘膜屏障药物治疗
慢性难愈性创面细菌感染与耐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4月住院的7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临床资料,对创面分泌物中分离培养的病原菌经细菌自动生化分析仪(VITEK)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作抗菌药物耐药试验。结果共分离病原菌79株,革兰阳性菌24株占30.4%,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1.5%;革兰阴性菌54株占68.4%,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25.3%、大肠埃希菌16.5%为主;革兰阴性菌耐药较严重,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以上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5.0%、0、20.0%、10.0%;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较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35.3%。结论在充分了解慢性创面病原菌感染与耐药性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结合清创等外科手段,是控制慢性难愈性创面感染的必要措施。
李峰郝岱峰冯光李涛张新健
关键词:慢性难愈性创面病原菌耐药性
烫伤后创面脓毒症大鼠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目的研究烫伤后创面脓毒症大鼠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60只背部 30%Ⅲ度烫伤大鼠随机分为创面脓毒症组和烫伤对照组。创面脓毒症组大鼠烫伤后10分钟创面涂布铜
郝岱峰柴家科吴焱秋
文献传递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病变血管造影成像特点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管造影成像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糖尿病足患者35条患肢的造影结果,分别对下肢缺血病变不同临床分期、不同部位的血管狭窄程度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以管腔狭窄程度50...
张海军李善友郝岱峰柴家科申传安冯光李涛褚万立赵景峰张新建赵帆陈泽群
关键词:糖尿病足血管造影术
难治性创面的精准修复新技术集成及社会防治应用推广
申传安徐福建郝岱峰王启刚孙天骏李杨宋九宏吕汝举李东杰冯光王淑君尚玉茹李大伟马丽褚万立
该项目属烧创伤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难治性创面是指常规方法难以治愈的复杂创面,包括烧创伤毁损性创面,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以及局部血液供应障碍、代谢异常等机体内在因素诱发的糖尿病足、压疮、术后难愈伤口等慢性创面。此类创面发...
关键词:
关键词:烧伤创面细胞增殖
特大成批危重烧伤患者35例的成功救治经验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介绍一组特大成批危重烧伤患者成功转运救治的经验。方法2006年5~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主持并参加了一组35例特大成批危重烧伤患者伤后6h急救、空中和陆路长途转运、后续治疗的工作。3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2.4±8.7(17~46)岁,烧伤面积13.6%±12.9%(4%~75%)TBSA;特重度烧伤3例,重度烧伤29例,轻度烧伤3例;全部患者均有头面部烧伤,32例患者伴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20例伴双手深度烧伤(计39只手)。当地医院行15例气管切开,17例四肢切开减张。经充分的转运前准备后,35例患者经4h空中和陆路长途转运,顺利抵达接收地。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的23例病情相对危重患者中,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例、特重2例、病重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入院后连续月余予以全方位抢救治疗,先后进行手术48例次。结果35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包括其他医院的12例),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本批烧伤患者早期救治延迟,转运路途远,伤情重,并发症多,接诊及救治难度大。救治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从现场救治、长途转运到后续治疗,应组织得力、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整体治疗应尽量规范统一,强调个体化治疗;尽快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尽早封闭烧伤创面,从源头上清除感染根源,使用抗炎药物,减轻炎症过度反应。强调营养、代谢和免疫调理、凝血功能障碍的纠正等是本批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重视应用整形美容的原则和技术处理面部和手部等关节部位创面,是功能和外貌恢复良好的保证。
郝岱峰柴家科申传安贾晓明杨红明李利根李峰庹晓晔孙天骏胡泉贾赤宇
关键词:烧伤病人转送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