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念发

作品数:11 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0篇油气
  • 7篇勘探
  • 6篇成藏
  • 4篇油气成藏
  • 3篇烃源
  • 3篇盆地
  • 3篇勘探潜力
  • 3篇古生界
  • 2篇地质
  • 2篇油气藏
  • 2篇油气地质
  • 2篇油气勘探
  • 2篇源岩
  • 2篇烃源岩
  • 2篇气藏
  • 2篇下扬子区
  • 2篇海盆
  • 2篇海盆地
  • 2篇海相
  • 2篇滨里海盆地

机构

  • 6篇中国石化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石化集团
  • 2篇地质矿产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郭念发
  • 1篇尤效忠
  • 1篇张维
  • 1篇郑绍贵
  • 1篇李彦忱
  • 1篇赵红格
  • 1篇苏树桉
  • 1篇饶轶群
  • 1篇张淮
  • 1篇刘子煊
  • 1篇李永波
  • 1篇姚柏平
  • 1篇赵凤英
  • 1篇顾俊
  • 1篇张挺军
  • 1篇俞凯
  • 1篇陈红

传媒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扬子区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选区被引量:42
1998年
下扬子区发育海相上震旦统至上奥陶统烃源岩(大部分已进入过成熟干气阶段,经历过两期生油过程,仍有一定生烃能力)和上石炭统至二叠系烃源岩(其本处于生油晚期阶段);成岩后生作用大大改善了古生界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的储集性能和渗滤性;古生界露头区已发现背斜逾200个(许多面积大于40km2),预计覆盖区构造型及其它类型圈闭同样很多,具有优越的圈闭条件;广泛分布3套有效区域盖层(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上白垩统浦口组),以浦口组盖层最重要。下扬子区上震旦统至二叠系的油气显示(油、气和固体沥青)多达424处,多赋存于洞、缝,反映该区经历过广泛的成油过程。印支期至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对古生界原生油气藏改造相当严重,但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块仍有勘探远景,综合分析认为,泰州—泰兴、南通—无锡、句容—南陵、射阳—大丰和无为—望江地区最有勘探前景。图3表2参4(王孝陵摘)
郭念发尤效忠刘德法
关键词:油气地质条件古生界油气勘探油气分布
西非加蓬海岸盆地北加蓬次盆油气藏评价及勘探潜力分析
2014年
加蓬海岸盆地为西非盆地群组成部分,自白垩纪以来,盆地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时期。北加蓬次盆油气成藏以盐上层系为主,油气藏分布受区域构造演化影响,油气聚集带与区域构造带走向一致。上白垩统Azile组泥岩为主要源岩,该套烃源岩在中新世达到生烃高峰。上白垩统Anguille组和Pointe Clairette组砂岩为主要储层,盆地成藏模式为下生上储型,油气以近距离侧向运移为主。盆地存在压力封存箱现象。Anguille组大套泥岩形成了异常压力系统,地层压力系数在1.3-1.66。根据盆地浊积砂体分布特征,认为北加蓬次盆西南部地区上白垩统有效烃源岩和浊积扇均发育的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未来勘探的重点地区。
郭念发
关键词:油气成藏
苏北盐城地区(油)气田烃源分析与启示被引量:15
2001年
盐城 (油 )气田是苏北盆地盐阜拗陷的首次发现 ,将盐城下第三系 (油 )气田高演化原油 (YC1,下同 )与区域海相中古生界烃类 (HY1等 )、陆相中新生界烃类及烃源岩进行有机地化综合分析比较 ,认为烃源属陆相新生界泰州组及阜一、二段。苏北陆相中生界 (除浦口组外 )分布局限 ,烃源岩 (包括浦口组 )极不发育 ,有机质丰度低 ,生烃能力有限 ,原油有机地化特征显示 ,陆相中生界烃类 (包括苏南 )来自海相中古生界 ,排除了其自身烃源岩构成YC1烃源的可能性 ;YC1胆甾烷系列中C2 9含量高 ,三环萜烷指纹曲线与泰州组、阜宁组烃源岩相同 ,与海相烃类(HY1等 )及陆相中生界含油岩样相反。YC1与HY1演化程度接近 ,但后者饱和烃中异构烷烃含量高 ,反映时代更老。YC1全油碳同位素值为 - 2 8.5 9‰ ,体现陆相原油的特点 ;气田区域阜二段、泰州组烃源岩发育 ,有机质丰度高 ,干酪根类型分别为腐植—腐泥型、腐植型 (Ro 在 1%以上 ) ,构成油气田主力烃源。盐城凹陷及盐阜坳陷下第三系与东台坳陷相比同样具有生烃、成藏能力 ,东台坳陷已知各类型气藏 (不同演化阶段或演化程度 )在盐阜坳陷亦可发育 ,而盐城气田“凹中隆”式披覆构造圈闭成藏条件极为优越 :圈闭形成早、烃源充足、储盖配置 ,是今后的勘探重点 ,如溱潼凹陷内的深凹?
姚柏平李永波郑绍贵郭念发苏树桉
关键词:苏北盆地天然气勘探油气田烃源
加蓬海岸盆地Salsich区块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被引量:4
2015年
自白垩纪以来,加蓬海岸盆地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期。Salsich区块位于加蓬海岸盆地北加蓬次盆,油气成藏以盐上层系为主,沉积建造主要为白垩系。油气藏分布受区域构造演化影响,油气聚集带与区域构造带走向一致。Salsich区块油气藏以上白垩统Azile组黑色泥岩为烃源岩,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5%,有机质主要由I型和II型干酪根组成;储层为上白垩统Anguille组水下浊积扇砂岩和上白垩统Point Clairette组浅海三角洲砂岩。油气成藏具有下生上储原生油气成藏模式和下生上储次生油气成藏模式,两种成藏模式油气藏特征不同。Salsich区块发育5个构造带,即WZ构造带、OZ构造带、IE构造带、NT构造带和GG构造带,每个构造带油气资源潜力不同,其中WZ构造带是油气成藏最有利构造带之一,具有特殊的油气富集条件和相当的勘探潜力;受综合地质条件影响,其他构造带油气勘探潜力变差。
郭念发刘子煊
关键词:油气成藏成藏模式
北加蓬次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勘探潜力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北加蓬次盆是一个裂谷盆地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叠加形成的中、新生代复合盆地,油气成藏明显受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盐岩变形等地质因素的控制。盆地东部因抬升剥蚀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烃源岩及油气藏没有很好地保存,导致了东部构造带和西部构造带油气资源贫富差异较大。沉积环境影响储层发育,上白垩统浊积扇砂体和三角洲砂体是盐上层系最重要的储层,油气圈闭的形成与盐岩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圈闭类型丰富多彩。根据盐上层系烃源岩和浊积砂体储层分布等地质规律研究,北加蓬次盆大西洋深水斜坡带的中南部处于Azile组主力烃源岩分布区,油气源供给条件优越,储层发育,油气成藏条件得天独厚,是盆地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地区。
郭念发
关键词: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勘探潜力
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勘探方向被引量:29
2007年
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为一套巨厚的海相沉积层序,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包括生物礁灰岩沉积为特征。盐下层系烃源岩丰富,其有机质丰度较高,绝大多数为好生油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石炭系—二叠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为0.65%~1.16%,表明生油岩处于生烃的成熟阶段。盐下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和砂屑灰岩的储集性能最好,孔隙度为1.5%~20%,平均6%~6.5%;渗透率为(1.5~902)×10-3μm2。下二叠统孔谷组厚层盐岩广泛发育,为盐下油气聚集提供了区域性盖层条件。研究表明,盐下上古生界烃源岩大量生烃并运移发生在早侏罗世之后,明显晚于圈闭构造形成期(泥盆纪—早二叠世),故圈闭与油气源具有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所发现的大型油气藏主要集中在盐下层系中。因此,指出了有利的勘探选区目标为卡腊通—田吉兹隆起区和北里海—阿兹吉尔隆起区。
张淮饶轶群张挺军郭念发
关键词:滨里海盆地油气成藏
下扬子地区海相地层油气赋存条件分析及选区评价被引量:21
2002年
通过对下扬子地区厚逾万米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地层的生、储、盖等条件分析,认为其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地质条件,但在中新生代该区海相地层广泛遭受了多期次不同形式不同强度的改造,大部分地区改造强烈,部分地区已被剥蚀殆尽,这对油气聚集成藏的条件有明显影响和破坏。研究认为在后期改造相对较弱的地区如南京拗陷等地,仍然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郭念发赵红格陈红张维赵新华
关键词:海相地层
非洲加蓬海岸盆地北加蓬次盆G4-188区块油气成藏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加蓬G4-188区块是加蓬海岸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北加蓬次盆的一个地区,中生界白垩系是主要的含油气层系,其沉积厚度达6000~10000m。裂谷早期为陆相河流—湖泊相沉积,并出现巨厚的岩盐建造,盐上建造为被动大陆边缘的海相沉积,Azile组、Anguille组、Point Clairette组均为海相沉积,其中Anguille组和Azile组泥岩是区域性的烃源岩。区内储层发育,其中上Point Clairette段砂岩是最佳储层之一,平均孔隙度为13.40%~23.22%,平均渗透率为4.15~120.15mD,油气封盖条件有利。区内可以划分为3个油气成藏组合,分布在5个含油气构造带中,其中,WZ油气构造带圈闭条件最为有利,OZ油气构造带次之。
李彦忱郭念发
关键词:油气勘探成藏组合
苏浙皖地区——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及含油气性被引量:4
1998年
从晚震旦世开始至中三叠世,苏浙皖地区沉积了三套巨厚的烃源岩系:上震旦统—上奥陶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三叠统。三套烃源岩热演化特点不同,特别是下古生界油源岩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期构造阶段的热演化,已达过成熟干气阶段;上古生界基本处于生油阶段晚期;三叠系大部处于成熟生油阶段,少数处于未成熟阶段。区内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两次成油过程,第一次在加里东运动前的盆地沉降阶段,第二次在加里东运动后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阶段。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目标应立足于苏北;上古生界除苏北地区外,尚有皖南与浙西;与下三叠统烃源岩相关的勘探目标,主要在几个中生代盆地,如常州、句容、无为、望江等盆地。
郭念发
关键词:中生代古生代海相沉积烃源岩含油气性
下扬子区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评价被引量:34
2001年
下扬子区下古生界烃源岩发育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 ,储盖条件良好 ,具有形成大型天然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虽然印支运动对下扬子海盆沉积实体构造改造严重 ,对油气藏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 ,但是由于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巨厚泥岩的封闭覆盖 ,下古生界油气藏的保存条件优越 ,从而在油气勘探领域的评价方面 。
俞凯郭念发
关键词:下古生界下扬子区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