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振雪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应对之策
  • 1篇大湄公河
  • 1篇大湄公河次区...
  • 1篇大湄公河次区...
  • 1篇地方高校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政治
  • 1篇叙利亚危机
  • 1篇印美关系
  • 1篇战后
  • 1篇争端
  • 1篇政治
  • 1篇制裁
  • 1篇丝绸之路
  • 1篇欧盟
  • 1篇区域文化
  • 1篇种姓
  • 1篇种姓制
  • 1篇种姓制度
  • 1篇湄公河次区域

机构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肇庆学院

作者

  • 9篇郭振雪
  • 1篇吴彩霞

传媒

  • 2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东南亚纵横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和平与发展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肇庆学院学报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欧盟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制裁行为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自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对叙利亚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制裁措施。维护"地中海后院"的安全和稳定,拓展欧洲的民主、自由、人权价值观是欧盟制裁叙利亚的主要动因。欧盟对叙制裁过程中"行动一致"的困境、叙利亚对欧盟较低的经济依存度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缺乏有效的制裁联盟是欧盟对叙制裁失效的主要原因。欧盟对叙利亚危机的政策前景归根结底取决于叙政府和国内反对派、国际社会武力"倒叙"与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力量对比的最终结果。
郭振雪
关键词:欧盟叙利亚危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缘政治解析被引量:6
2016年
"一带一路"是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对外开放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穿越南海、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非欧三洲,最终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了一个海上、陆地的循环经济圈。从地缘政治的视角看,东南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的关键点,南亚和北非是重点,但上述三个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缘政治风险和挑战。东南亚有美国"重返"产生的消极影响,南亚有印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疑虑"和"担忧",北非则要面对美欧等国的能源竞争和战略挤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顺利推进需要中国妥善处理在东南亚、南亚和北非所遭遇的地缘政治矛盾,规避潜在风险,化解来自各方的挑战。
郭振雪
关键词:地缘政治应对之策
印度种姓制度的变化对其未来政局的影响
2009年
种姓制度作为印度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其对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印度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种姓制度作为印度教的产物,也不例外。种姓观念的渐趋弱化,高低种姓之间交流的增多,原有以种姓为基础的职业分工逐渐被打破,代表中低种姓利益的政党的崛起,上述一系列变化引发了印度政坛政党力量的分化和重新组合,并由此带来了其政局的深刻变化。
郭振雪
关键词:种姓制度
区域文化视野中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被引量:2
2016年
区域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范围内,一定人群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非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等的"共同体"。区域文化在传承文化普遍性特征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特征。区域文化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特色构建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供精神引领和支撑;第二,提供鲜活素材,补充古典或现代元素。
郭振雪吴彩霞
关键词:区域文化地方高校
冷战后印美关系发展中的制约性因素
2009年
冷战时期,印美关系受到了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两国关系起伏不定,若即若离,疏远和冷淡大体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冷战结束后,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印美两国都各自调整了外交政策,两国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加深。但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续性,因此各种制约性因素依然存在。
郭振雪
关键词:冷战后印美关系
中国媒体外交:发展、挑战与思考被引量:7
2013年
媒体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媒体外交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末的起步和探索、80—90年代末的初步发展和2000年至今的渐趋成熟活跃三个阶段,其在取得发展和进步的同时,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制约性因素。中国媒体外交还需要"内外兼修",学习国外媒体在外交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以适应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和需求。
洪帆郭振雪
奥巴马政府的南亚政策:成就、缺失及前景
2012年
2009年1月,奥巴马入主白宫,美国南亚政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奥巴马政府的南亚政策延续了小布什执政期间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打击恐怖主义、对印巴政策以及南亚核安全三个主要议题,但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经过调整后的美国南亚政策成就显著,但缺陷依然存在。受南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特殊地位和美国国家利益的制约,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的美国南亚政策难以突破既有缺陷的"瓶颈"而有较大作为。
郭振雪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
美国南海问题政策演变的海权分析及中国的应对之策被引量:6
2012年
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也是海权论的"诞生地"。海权论的问世为美国的对外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演变是其在实施亚太战略的同时,对其在南海的海权进行逐步调整、延伸和扩展的必然结果。美国介入南海争端对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和平解决南海争端是最佳手段,符合中国和相关各方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郭振雪
关键词:海权论南海争端应对之策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内外研究:回顾与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①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导下正式启动。同时,国内外关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也逐渐兴起。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国内研究以经济路径为主,涵盖诸多议题。国外研究则主要围绕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治理3个议题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国内研究需要"取长补短,拓展视野",在研究路径和议题选择上有所突破和推进。
郭振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