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支喜
- 作品数:33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煤矿接尘工人职业任务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煤矿接尘工人职业任务与社会人口学、生活习惯、疾病史、职业因素、工作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西省煤矿工人2300名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和职业任务量表调查。结果煤矿工人职业任务的重点人群特征为:年龄>40岁,来自市区,经济状况较差,吸烟,饮酒,身体状况较差,井下工作、接尘时间>6年,工作危险度大,社会地位较低等。结论煤矿接尘工人面临着较重的职业任务,可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减轻煤矿工人职业任务。
- 朱婷娟郭支喜郭红梅李秀萍王晓成高彩虹宋平平余红梅
- 关键词:粉尘采煤
- 2009年山西省部分煤矿接尘工人工作倦怠情况调查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煤矿接尘工人工作倦怠与工作相关因素的关系,为缓解煤矿接尘工人工作倦怠,保障其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抽取山西省7个煤矿的接尘工人2 055人,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通用版(MBI-GS)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 055人,工作时间长、接尘时间长,工作疲劳度高者工作倦怠较严重;井下工作年限长、接尘工龄长者工作倦怠较严重;对工作满意、个人兴趣爱好广泛者工作倦怠相对较轻。[结论]煤矿接尘工人的工作倦怠受多种工作相关因素的影响。
- 李秀萍郭支喜郭红梅高彩虹王晓成宋平平朱婷娟
- 关键词:煤矿接尘工人工作倦怠
- 2009年山西省部分煤矿工人生存质量调查
- 2011年
- [目的]了解山西省煤矿工人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2009年7月,在山西省分层整群随机抽取7家煤矿部分班组的工人2 058名,应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调查2 058人,SF-36生存质量得分,PF维度为87.5±15.9,RP维度为71.6±36.6,BP维度为77.2±20.2,GH维度为68.1±21.9,VT维度为61.8±19.4,SF维度为79.3±18.9,RE维度为72.6±37.7,MH维度为64.7±15.9;PF、GH、VT、MH维度得分。山西省煤矿工人PF、GH、VT和MH维度得分高于杭州市一般人群(P<0.01),RP、BP、SF、RE维度得分低于杭州市一般人群(P<0.01);山西省煤矿工人与四川省一般人群比较,GH维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7个维度得分均较低(P<0.01)。调查的2 058名煤矿工人中,与1年前相比,感觉自身健康好的占20.04%,差不多的占55.34%,差的占24.62%。[结论]山西省煤矿工人生存质量整体状况较差。
- 郭支喜宋平平郭红梅李秀萍王晓成高彩虹朱婷娟
- 关键词:SF-36量表煤矿工人
- 太原市某焦炉厂焦炉作业工人血清rasP21蛋白表达的5年随访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rasP21蛋白在焦炉工血清中随接触时间的表达变化,以期用于焦炉工肺癌的早期筛选。[方法]2004-2008年对某煤气化公司焦化厂25名焦炉工连续进行血清rasP21蛋白检测,并与16名同集团公司的不接触职业性致癌物的库房管理人进行比较。[结果]2004-2008年血清P21水平,16名对照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P〈0.05),25名焦炉工均保持在较高水平(P〉0.05);各年接触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分组、观察时间、起始年龄、饮茶(保护因素)与血清P21蛋白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焦炉工血清P21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P21水平均越高,喝茶者血清P21水平较低。
- 郭红梅郭支喜李官诚聂继盛耿秀娥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
- 太原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的病毒病原学特性及分布情况,为ARI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381份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ARI病例的呼吸道样本进行了流感病毒(IFV-A、H1、H3、甲型H1N1、B型、C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人副流感病毒(HPIV-1~4型)、人冠状病毒(HCoV-229E、OC43、NL63、HKU1型)、人偏肺病毒(hMPV-A、B)、人博卡病毒(HBoV)、呼吸道腺病毒(R-ADV)等7种病毒(共计20个型别)的检测,并对结果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381份样本中病毒检测阳性结果有164份,阳性率为43.0%,分别为IFV(22.8%)、RSV(10.8%)、hMPV(3.7%)、HPIV(2.9%)、HCoV(2.6%)、R-ADV(1.8%)、HBoV(0.8%),其中同时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8份,占4.9%。全年中均有病毒感染病例被检出,主要集中在冬春季,IFV、RSV、hMPV阳性率最高月份分别为12月(71.4%)、2月(84.2%)、1月(33.3%)。另外,上呼吸道ARI病例样本323份,病毒阳性率为34.4%,以IFV为主(占76.6%);下呼吸道ARI病例样本58份,病毒阳性率为91.4%,以RSV为主(占75.5%);ARI病例中15岁以下儿童占有较大比例,其中3岁以下患儿的病毒感染率为85.7%。结论 IFV、RSV、hMPV为太原地区2009-2011年ARI病例的主要致病原,并且各病毒随年龄、流行季节中月份、感染部位等不同而有各自的流行特性。
- 任斌知张杰敏郭支喜王乃昌赵嵘张凡非冯军军李国华高雪芬左素俊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荧光定量PCR法
- 山西部分煤矿接尘工人生活质量与工作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了解山西煤矿接尘工人生活质量的工作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矿工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班组为单位,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山西煤矿接尘工人330名,以问卷形式调查了解接尘工人的工作相关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5份,应答率为94%。生活质量生理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为:工作年限、福利满意情况、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危险情况。心理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为工种、日工作时间、福利满意情况、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危险情况。社会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为:工种、日工作时间、时间制度、福利满意情况、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危险情况。环境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为:时间制度、福利满意情况、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危险情况。结论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得分与诸多工作因素存在相关关系,据此可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干预措施,提高煤矿接尘工人生活质量。
- 朱婷娟余红梅郭支喜
- 关键词:生活质量煤矿接尘工人
- 山西省煤矿接尘工人工作相关因素与生存质量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评价山西省煤矿接尘工人的生存质量,并探讨其与工作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山西省7家煤矿的2 300名接尘工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工作相关因素问卷以及健康状况量表(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煤矿接尘工人生存质量7个维度的得分偏低。总的工作年限、井下工作年限、接尘工龄等16种因素与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有关系(P<0.05)。结论影响煤矿接尘工人生存质量的工作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需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 朱婷娟郭支喜郭红梅李秀萍宋平平王晓成高彩虹
- 关键词:生活质量煤矿接尘工人SF-36
- 山西省火力发电行业劳动者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了解山西省火力发电行业劳动者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现状,分析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对WMSDs的影响,为改善其身心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2023年,按照多阶段抽样方法,使用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患者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中国肌肉骨骼疾患问卷对山西省火力发电行业中2家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及10家小型企业的1131名一线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其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和WMSDs现状。结果1131名调查对象职业紧张得分[M(P25,P75)]为48(43,53)分,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7.0%(419/1131);抑郁症状得分为8(6,11)分,有抑郁症状倾向者检出率为83.6%(946/1131);焦虑情绪得分为3(1,7)分,有焦虑情绪倾向者检出率为41.5%(469/1131);WMSDs得分为3(1,6)分,WMSDs症状检出率为84.2%(952/1131)。不同年龄、自评健康状况、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焦虑情绪的劳动者WMSDs症状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职业紧张和焦虑情绪均是WMSDs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山西省火力发电行业劳动者WMSDs症状检出率较高,职业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WMSDs的发生,建议从年龄、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职业紧张和焦虑情绪出发,重点调控,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
- 贾瑞珍秦文彦马效东申歆瑜李秀萍郭支喜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山西煤矿接尘工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对山西省煤矿接尘工人的生存质量进行测评,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7家煤矿的2 300例接尘工人为调查对象,应用《SF-36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采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生存质量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煤矿接尘工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领域(PHC)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口数、呼吸道症状出现频率、工作疲劳度等13个因素(F=82.50,P<0.000 1),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家庭人口数(b=-0.903,P=0.016 5);心理健康领域(MHC)影响因素为呼吸道症状出现频率、工作疲劳程度、对单位福利满意度等17个因素(F=63.71,P<0.000 1),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呼吸道症状出现频率(b=-4.739,P<0.000 1)。结论影响煤矿接尘工人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煤矿接尘工人的生存质量。
- 宋平平郭支喜郭红梅李秀萍王晓成高彩虹朱婷娟余红梅
- 关键词:煤矿接尘工人SF-36量表
- 太原地区城乡学生形态发育及青春期发育对比
- 1997年
- 吴谷红郭支喜
- 关键词:生长发育少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