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新春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扩张
  • 1篇支气管扩张大...
  • 1篇溶栓
  • 1篇栓塞
  • 1篇微波
  • 1篇微波消融
  • 1篇微波消融治疗
  • 1篇胃癌
  • 1篇消融
  • 1篇消融治疗
  • 1篇明胶海绵
  • 1篇进展期胃癌

机构

  • 4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郭新春
  • 4篇沈炜
  • 4篇包凯沪
  • 4篇任冬青
  • 4篇高峰
  • 4篇黄祥忠
  • 2篇顾建平
  • 1篇高福磊

传媒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法治疗进展期胃癌60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途径联合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经胃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介入术中采用EOF方案(5-蛳 Fu 500 mg/m2,奥沙利铂130 mg/m2,表柔比星40 - 60 mg),A组在介入术后d 1 ~ 4经静脉使用CF(亚叶酸钙)150 mg/m2维持2 h,30 min后使用5?蛳 Fu 500 mg/m2 维持6 h,4周为1周期,B组术后口服替吉奥,40 ~ 60 mg,2次/d,d 8 ~ 21,休息1周,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2周期治疗。两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K?蛳 M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25)。结论 替吉奥口服化疗较之5?蛳 Fu全身静脉化疗联合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性更高,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峰黄祥忠任冬青沈炜郭新春包凯沪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静脉化疗口服化疗
Embosphere微球在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Embosphere微球联合明胶海绵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T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介入科TBAE术治疗的65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的不同栓塞材料分成为明胶海绵组(15例)、Embosphere微球组(24例)及二联材料组(明胶海绵+Embosphere微球,26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者共栓塞责任动脉120支,随访6~12个月,明胶海绵组7例复发,有效率53.33%(8/15);Embosphere微球组2例复发,有效率91.67%(22/24);二联组2例复发,有效率92.31%(24/26)。Embosphere微球组、二联组总有效率均高于明胶海绵组(P均〈0.05),Embosphere微球组与二联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并发症主要是胸闷和胸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均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Embosphere微球或Embosphere微球联合明胶海绵行TBAE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大咯血安全、有效。
沈炜黄祥忠高峰任冬青包凯沪郭新春顾建平
关键词:大咯血支气管扩张栓塞明胶海绵
高危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被引量:2
2017年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症之一,已成为中国仅次于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常见心血管病,尤其是高危肺动脉栓塞(收缩压〈90 mm Hg或血压下降超过40 mm Hg持续15 min以上)。
黄祥忠郭新春高峰沈炜任冬青包凯沪顾建平
关键词:介入治疗局部溶栓
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CT引导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接受微波治疗的临床或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TACE治疗后1个月行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共消融56枚病灶,最大径〈3cm 43枚,3—5cm8枚,〉5cm5枚。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传统穿刺基础上,先引入导管鞘,再经鞘管同轴送入微波针进行消融。采用传统微波针直接穿刺16例20枚病灶:导管鞘辅助穿刺25例36枚病灶。MWA治疗后1个月查增强MR评估疗效。结果41例患者成功完成TACE联合经皮MWA治疗。两种穿刺术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病灶最大径〈3cm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病灶最大径3—5cm及〉5cm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种穿刺方法不同大小病灶1次穿刺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穿刺均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其中出血、血管瘘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1),而针道转移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原发性肝癌微波治疗中的穿刺次数,从而降低了出血、血管瘘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高峰黄祥忠任冬青沈炜郭新春高福磊包凯沪
关键词:肝癌微波CT引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