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君
- 作品数:45 被引量:2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局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神经细胞自噬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11年
- 细胞自噬的过程,称为细胞的废物管理或内务管理系统,消除了一些回收到细胞质的"废弃"物质和其本身的废组织。自噬途径是负责细胞碎片如损坏的细胞器和细胞内溶酶体降解的大分子的降解过程。根据底物进入溶酶体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微自噬、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1〕。
- 郭燕君沈忠飞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自噬
- 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治疗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合并孤养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在CUMS刺激4W后氟西汀组灌胃给予氟西汀(10mg·kg-1)2W;正常组及模型组同时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体重变化、蔗糖水消耗和旷场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及数目改变;蛋白印迹和RT-PCR测定海马组织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和突触后密致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rotein,PSD-95)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4个时间点(7d,14d,21d,28d)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4个时间点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HE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层变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SYP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SD-95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PSD-95mRNA表达显著升高,SYP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氟西汀可明显促进CUMS大鼠神经元突触重塑,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UMS大鼠海马组织中SYP的表达,抑制PSD-95表达相关。
- 侯杰沈忠飞郭燕君张小芬
- 关键词:氟西汀抑郁突触重塑PSD-95
- 用孕妇体重校正唐氏筛查的血清标志物中位数倍数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应用孕妇体重对早、中孕期整合筛查唐氏综合征(DS)的血清标志物中位数倍数(MoM)进行校正,降低假阳性率。方法同一个孕妇分别于孕11~13周+6d和15~20周+6d用无菌真空采血管采取静脉血,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IA)检测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Free—B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等3种血清标志物筛查指标,利用筛查风险评估软件,计算血清标志物的MoM,对7997例本地孕妇进行DS的风险评估,用非线性加权回归法,构建本地人群的体重方程,应用孕妇体重对本地人群的血清标志物MoM进行校正。比较校正前后各筛查指标MoM的变化情况,x2检验比较检出率和假阳性率。结果AFP、Free-βhCG、PAPP—A的MoM值随体重增加而减少,筛查指标MoM经体重方程校正后,人群筛查的假阳性率由4.12%减少到3.86%(x2=0.021,P〉0.05)。设定临界值(cut—off值)为1/270,本地人群体重方程校正前后检出率均为71.4%。结论孕妇体重对Ds筛查的结果有影响,为了得到精确的风险计算结果,筛查时建议建立、并用孕妇体重校正本地区血清标志物中位数倍数。
- 苗正友郭燕君石统昆宋勤浩刘霞徐营
-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生物学标记孕妇
- 慢病毒介导的CCDC80基因敲除通过降低Aib1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含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80(coiled-coil domain-conaining protein 80,CCDC80)基因敲除对人卵巢癌ES-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技术敲除卵巢癌ES-2细胞中的CCDC80基因,基因组测序检测CCDC80的敲除效率;细胞增殖曲线、细胞划痕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CDC80基因敲除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影响;Annexin V/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CDC80基因敲除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分析增殖相关蛋白表达量;裸鼠荷瘤模型体内实验研究CCDC80基因敲除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方法可以在卵巢癌ES-2细胞中敲除CCDC80基因。CCDC80基因敲除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P<0.01)。此外,CCDC80基因敲除可以减少G_1期细胞数目,增加S和G_2期细胞数,促进细胞凋亡(P<0.01)。裸鼠体内研究显示,CCDC80基因敲除可以显著抑制ES-2细胞体内增殖(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DC80基因敲除细胞形成的肿瘤组织DNA损伤蛋白p-H2AX表达增加,而增殖标志物BrdU表达量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DC80基因敲除细胞p-histone H3表达量减少,p-ERK1/2表达增加(P<0.01)。qPCR结果显示CCDC80基因敲除细胞中Aib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CCDC80基因敲除抑制了ES-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影响Aib1蛋白表达及MAPK信号通路有关。
- 王卓文陈子彦杨柳青胡汉寅石子晴林仙德钱若文轩郭燕君潘巍巍
-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增殖AIB1蛋白
- 虚拟现实技术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探索性应用
- 2012年
-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医学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通过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探索性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如数字切片系统,结合BB电子平台、网络资源和形成性评价,以期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达到教育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目的。
- 徐营刘胜兵郭燕君沈忠飞黄嬛
-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组织学与胚胎学BB平台
- 巴弗霉素A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BDNF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巴弗霉素A(bafilomycin A1,BafA1)对抑郁大鼠行为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将24只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组、氟西汀(FLX)组和BafA1组,每组6只。对CUMS组、FLX组和BafA1组采用CUMS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周期21d。FLX组造模结束后予以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每次10mg/kg,连续2周;BafA1组予以左侧海马CA1区BafA1(25nmol/μL)脑立体定位注射,每周1次,每次2μL,共2周;CUMS组和对照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同时CUMS组还进行二甲基亚砜(DMSO)脑立体定位注射。实验第35天,分别对大鼠进行体质量、糖水损耗量测试和旷场实验,以评定其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BDNF的表达。结果实验第35天,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CUMS组比较,FLX组和BafA1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UMS组海马区BDNF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LX组和BafA1组的BDNF表达增加(P<0.05)。结论 BafA1能明显逆转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并增加海马区BDNF的表达,这可能是BafA1抗抑郁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伏春艳王志坚郭燕君侯杰沈忠飞
- 关键词:抑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链脲佐菌素(STZ)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NF-κB活性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3个月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连续2 d腹腔注射90 mg/kg STZ,诱导产生3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照组连续2 d腹腔注射0.1 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分别于腹腔注射后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第42天、第49天、第56天使用电子天平监测小鼠体重,应用便携式血糖仪监测血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D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PP/PS1转基因小鼠比较,STZ组小鼠体重下降,血糖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TZ组转基因小鼠脑内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APP/PS1转基因小鼠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Z上调APP/PS1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NF-κB蛋白活性。
- 朱恒延郭燕君
- 关键词:STZ阿尔茨海默病NF-ΚB
- 虚拟切片技术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在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虚拟切片在我校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例以及作用,说明虚拟现实技术对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的深远影响。
- 郭燕君徐营沈忠飞刘胜兵
- 关键词:实验教学
- 沙眼衣原体感染致输卵管性不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沙眼衣原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之一。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直接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并对优生优育构成危害,患者感染后常因无症状而未能及时接受治疗。持续性CT感染可引起输卵管损害,导致输卵管性不孕等严重后果。本文就沙眼衣原体的病原生物学特征,CT感染致输卵管性不孕不育的机制,女性生殖道CT感染症状、检测和治疗做一综述。
- 周颖徐营郭燕君
- 关键词:输卵管性不孕疗效评价
- 课程思政背景下局部解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被引量:1
- 2023年
-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局部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传统教学方法普遍注重知识传授,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素养上内容不丰富,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改革教育模式势在必行[1]。局部解剖学在目前课时大量减少且后疫情大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非常重要。
- 郭燕君沈忠飞徐营张小芬王志坚侯杰王吉锡
-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医学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临床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