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胰腺
  • 6篇胰腺炎
  • 6篇腺炎
  • 5篇急性胰腺炎
  • 4篇手术
  • 3篇预后
  • 3篇重症
  • 3篇疗效
  • 2篇血糖
  • 2篇胰腺炎预后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入院
  • 2篇入院时血糖
  • 2篇肿瘤
  • 2篇重症急性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机构

  • 18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郭磊
  • 12篇刘跃全
  • 7篇多鲁坤
  • 7篇吴朝阳
  • 6篇徐辉
  • 5篇纳森
  • 5篇郑坚江
  • 4篇努尔买买提
  • 4篇朵力坤
  • 4篇张涛
  • 3篇阿布力克木
  • 2篇阿木提江·马...
  • 2篇周志涛
  • 2篇艾合买提
  • 2篇苏福增
  • 1篇艾合买提白克...
  • 1篇王峰
  • 1篇赵晋明
  • 1篇郑秉礼
  • 1篇陈启龙

传媒

  • 6篇新疆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入院时血糖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 研究入院时血糖在评估急性胰腺炎(AP)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APACHEⅡ评分标准、Balthazar CT分级系统对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资料完整的199例AP患者(排除糖尿病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作回顾性分析,若同时符合APACHEⅡ评分标准≥8分,Balthazar CT分级达到D级或E级者拟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的入院时血糖、年龄、性别、病因及并发症情况,通过分析入院时血糖与以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了解其与胰腺炎预后的关系.结果 199例患者中SAP 19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180例.SAP患者的平均血糖为(13.07±3.23)mmol/L,显著高于MAP患者的平均血糖(8.37±3.84)mmol/L.入院时血糖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住院费用、Balthazar CT分级、CTS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关(r=0.610,0.356,0.271,0.324,0.334,P<0.05).结论 入院时血糖水平与AP的病变程度成正相关,反映了AP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之一.
吴朝阳郭磊多鲁坤徐辉刘跃全纳森陈启龙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糖预后
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胃间质瘤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3个月24 h食管p H监测、食管测压、GERD Q量表评分等。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平均(50.36±16.67)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1.76±0.64)d,平均住院(4.53±2.47)d。术前与术后3个月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残余压及松弛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反流次数[(34.74±6.39)次vs.(14.16±4.85)次,P=0.034]、De Meester评分[(19.22±6.43)分vs.(5.97±1.46)分,P=0.045]、GERD Q量表评分[(10.96±2.61)分vs.(7.83±1.46)分,P=0.041]较术前均有所增加。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安全有效,术后可能引起或加重反酸症状,但对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的影响不大。
郭磊郑坚江刘跃全苏福增
关键词:胃间质瘤腹腔镜检查胃镜检查疗效比较研究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2009年
患者,男,33岁,维族,因持续性上腹部剧痛2天入院。2天前饮酒,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剧烈腹痛伴腹胀。当地医院查诊断为AP。(具体治疗不详)转至我院。查体:T38.5℃,HR130次/分,BP145/103mmHg,R28次/分。全身皮肤及膜无染,心肺阴性。腹部略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尤以上腹为甚。
多鲁坤艾合买提徐辉郭磊刘跃全纳森朵力坤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重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剧痛剧烈腹痛油腻食物反跳痛
circ-MTHFD1L促进胰腺导管腺癌进展的作用机制
2022年
目的 探讨circ-MTHFD1L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进展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与miR-217与E2F3的相互调控关系,为PDAC的标志物选择和靶向疗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Arraystar Human circRNAs微阵列分析法分析20例PDA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通过qRT-PCR检测circ-MTHFD1L在PDAC组织样本和癌旁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TCGA数据库的数据用于分析PDAC患者的总体生存数据。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术凋亡实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研究不同转染组的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在体内裸鼠的肿瘤形成试验中研究肿瘤发展的速度。此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和蛋白质印迹检测证明了circ-MTHFD1L与miR-217和E2F3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 通过微阵列数据分析筛选circ-MTHFD1L在肿瘤组织中的差异最为显著作为进一步研究的目标分子。与癌旁组织相比,circ-MTHFD1L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当circ-MTHFD1L被敲低时,PDA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将被抑制,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胰腺癌细胞PANC-1中,过表达miR-217或沉默circ-MTHFD1L,E2F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且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CIRC-MTHFD1L与miR-217和E2F3之间的靶向关系。结论 Circ-MTHFD1L可通过抑制miR-217表达水平并增强E2F3蛋白表达水平促进PDAC细胞的进展。
郑坚江阿木提江·马合木提郭磊刘跃全张涛
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E2F3
针灸和注射用胰蛋白酶治疗外科术后腹胀患者90例探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针灸和注射用胰蛋白酶治疗外科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外科术后腹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针灸和注射用胰蛋白酶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90例患者中显效61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有效患者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为(2.78±0.32)d.结论对于外科术后腹胀患者,使用针灸和注射用胰蛋白酶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郭磊周志涛
关键词:足三里
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操作优化及效果研究
2021年
研究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操作优化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对其手术操作进行优化,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为(153.2±50.8)min,术后拔除肝下引流管时间为(3.8±1.6)d,住院时间为(6.7±2.4)d。并发症发生率为4%,其中1例胆漏,1例结石残留。其余患者未见结石再发和胆管狭窄发生。结论:对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手术进行优化,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证,保障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张涛郭磊徐辉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T管引流并发症
一种普外科临床手术用止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普外科临床手术用止血装置。所述普外科临床手术用止血装置包括壳体、敷着机构、挤压机构和注药机构,所述壳体内开设有一个挤压腔以及两个冷却腔,且两个冷却腔对称分布在挤压腔的两侧,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敷着机构,...
郑秉礼郭磊杨翠如
文献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早期CRRT治疗疗效评估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编码分为两组:42例行CRRT(观察组),42例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ICU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标志物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5.7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生命体征稳定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6±1.28)d vs(5.21±1.45)d,t=3.518,P=0.017;(2.55±1.36)d vs(4.34±1.51)d,t=2.519,P=0.034;(4.46±1.28)d vs(6.28±1.51)d,t=2.685,P=0.028;(15.06±2.24)d vs(19.34±3.28)d,t=6.983,P=0.009]。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淀粉酶(AMS)、IL-6、CRP、TNF-α、P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5 d观察组AMS、IL-6、CRP、TNF-α、PT、FIB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6.59±19.51)U/L vs(258.12±22.43)U/L,t=11.234,P=0.001;(34.58±6.41)ng/L vs(41.36±8.52)ng/L,t=4.121,P=0.013;(88.24±6.95)ng/L vs(104.33±10.82)ng/L,t=8.109,P=0.002;(178.35±27.43)pg/ml vs(249.28±34.33)pg/ml,t=7.384,P=0.007;(12.48±3.54)s vs(14.56±4.62)s,t=6.473,P=0.011;(3.38±1.55)g/L vs(4.57±2.86)g/L,t=4.108,P=0.04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较快缓解患者症状,快速降低血清指标,疗效确切。
郑坚江郭磊刘跃全苏福增
CRP、IL-6、IL-8、TNF-α在重症胰腺炎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SAF)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评价其作为SAP预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8月就诊于自治区人民医院胰腺外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包括1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SAP组)和3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AP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并分别测定AP组、SAP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TNF-α、IL-8、IL-6、CRP水平。结果:治疗前,SAP组TNF-α、IL-8、IL-6及CRP较AP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SAP组IL-6及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TNF-α和IL-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IL-6及CRP可能能够早期预测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判断。而TNF-α和IL-8在预测及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临床疗效判断方面仍需要进一步证实。
吴朝阳郭磊多鲁坤.买买提明赵晋明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
胰腺外伤38例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的诊治经验及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胰腺严重损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7年9月~2010年4月共收治的38例胰腺损伤病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38例中死亡3例,病死率7.89%,治愈35例,其中4例单纯胰腺Ⅰ级损伤者行非手术治疗治愈,其他34例均行手术治疗。对13例严重创伤(Ⅲ~Ⅴ级,AAST分级)实施DCS。术后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26.3%,其中胰瘘3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胰功能不足1例,切口感染2例,胆瘘及腹腔感染各1例,均经治疗后治愈。结论:准确判断伤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郭磊朵力坤吴朝阳徐辉多鲁坤刘跃全纳森
关键词:胰腺外伤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