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钢
-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和优点。方法2002年4月至2008年7月根据Tile分型,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牵引+外固定支架固定、内固定+外支架固定三种方法对55例骨盆骨折进行复位固定,以达到骨折复位、骨盆环稳定的目的。结果2例合并有胸腹部多发伤患者术后死亡,2例失访,51例获得平均1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下地负重时间6~14周,平均11周。拆外固定支架时间8~14周,平均12周。按刘利民等关于骨盆骨折术后功能评定标准:优33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88.2%。2例合并髋臼骨折者术后2年因髋关节骨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因骶髂关节骨关节炎行骶髂关节融合后症状消失;1例伴骶骨骨折患者术后2年出现骶神经损伤症状,CT检查示骶管内骨赘形成,行骶管探查骶赘切除后症状缓解。结论对于Tile B1、B2型骨折单用外固定支架,C型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或牵引治疗,均可达到骨折复位、骨盆环稳定的作用;对多发伤患者,急诊行外固定治疗,可迅速稳定骨盆、减少出血,提高抢救成功率。
- 陈步俊王俊金钢陈建民刘方刚
-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器内固定器
-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32例体会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间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并获得有效随访的病例32例,根据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4例;合并肩关节脱位及旋转肩袖破裂撕脱2例;X线片示骨质疏松3例。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7.6个月;患肢功能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良率:二型91%,三型73%,四型45%。本组病例无畸形愈合、感染、肱骨头坏死、内固定松动折断、肩关节撞击症发生、骨化性肌炎等。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损伤较小,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一种较好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史坚强陈步俊王俊金钢
- 关键词:锁定接骨板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
- 外固定支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外国定支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外固定支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固定的26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8例;左侧15例,右侧11例;年龄为25 ~ 62岁,平均42.5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9例,Ⅵ型7例.术中先应用外固定支架使相对较完整的内侧平台复位、固定,外侧平台切开复位后置入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端,对塌陷骨折予以植骨.结果 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达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26例患者术后获12 ~ 24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为84.6%.本组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及股胫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小腿筋膜间膈综合征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外固定支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陈步俊刘影金钢王俊程慧王新国王春秋李安澜邵为
- 关键词:外固定器骨板
- 外固定支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陈步俊金钢王俊程慧王春秋邵为
-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4
- 2009年
-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常见,属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高能量创伤,常伴有关节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膝关节疼痛、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34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陈步俊金钢王俊刘方刚
- 关键词:关节内骨折创伤性关节炎高能量创伤周围软组织膝关节疼痛关节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