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银东智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干细胞
  • 4篇外科
  • 4篇卵圆细胞
  • 4篇干细胞
  • 3篇手术
  • 3篇体外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疾病
  • 2篇诱导胚胎干细...
  • 2篇体外诱导
  • 2篇肿瘤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结肠
  • 2篇疾病
  • 2篇腹部
  • 2篇腹腔
  • 2篇肝卵圆细胞
  • 2篇肝脏

机构

  • 12篇黄石市中心医...
  • 4篇暨南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黄石市华新医...

作者

  • 15篇银东智
  • 10篇袁又能
  • 5篇郑启昌
  • 4篇左燕妮
  • 4篇蔡继业
  • 3篇刘美莉
  • 2篇陈爱华
  • 2篇汪燕舞
  • 2篇肇静娴
  • 2篇左健
  • 2篇罗海平
  • 1篇史火喜
  • 1篇戴云
  • 1篇贾永红
  • 1篇余晓明
  • 1篇董明明
  • 1篇余红敏
  • 1篇洪岸
  • 1篇王珍
  • 1篇谢秋玲

传媒

  • 5篇腹部外科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例胃尤文氏肉瘤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胃尤文氏肉瘤(GE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分析我院1例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2例GE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理特征、诊疗方案及预后,生存时间为手术至患者死亡或随访截止。结果全组患者男5例,女8例,中位年龄41岁,肿瘤位于胃体者8例,位于其他部位者5例。肿瘤直径均≥5 cm,其中4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61.53%(8/13)的患者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全组(13/13)患者均表达CD99,87.5%(7/8)的患者ESW融合基因检测阳性。2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92.3%(12/13)患者行R0根治性切除术,术后5例行辅助化疗。全组1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共3例患者死亡。结论GES女性多见,好发于胃体部。GES起源于黏膜下,并呈多结节样生长。肿瘤以表达CD99及FLI1蛋白为特征,EWS融合基因的表达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手术、放化疗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罗海平兰国玉董明明余晓明袁又能银东智余红敏
关键词:胃肿瘤尤文氏肉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41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治经验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黄石市中心医院200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1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中,行手术治疗40例(术中死亡2例),行介入溶栓治疗1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9例,死亡19例。出院后27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为1周-2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随访期间,因家属放弃治疗而于家中死亡7例,转院后于他院死亡4例,3例未愈或复发,13例痊愈(1例行介入溶栓治疗)。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不同进展阶段其临床特征有所差异,术前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意义重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病情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手术、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银东智袁又能左燕妮王珍
关键词:栓塞血栓形成
克罗恩病合并腹腔脓肿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合并腹腔脓肿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克罗恩病合并腹腔脓肿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仅经皮穿刺引流(PAD)治疗2例,仅行手术治疗5例,PAD治疗后择期手术者3例,PAD治疗后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愈而无需手术治疗3例。结论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腹腔脓肿的最佳选择。
袁又能银东智
关键词:CROHN病腹部脓肿治疗学个体化医学
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卵圆细胞的体外诱导和分离提纯培养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肝卵圆细胞新诱导模型。该模型中利用HGF和EGF显著性诱导胚胎干细胞源性卵圆细胞的生成,整个诱导方法较简便,诱导周期也很短。利用本发明的肝卵圆细胞诱导模型,利用很少的胚胎干细胞种源便可诱导生成足够多...
银东智蔡继业郑启昌刘美莉
文献传递
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卵圆细胞的体外研究
2007年
肝卵圆细胞对肝脏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已建立的啮齿类动物肝卵圆细胞诱导实验模型使人们对啮齿类动物肝卵圆细胞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诱导过程烦琐耗时,显然不适用于人类。
银东智蔡继业郑启昌肇静娴史火喜
关键词:肝卵圆细胞体外研究细胞源性啮齿类动物胚胎细胞诱导
中药芒硝在胃肠外科的术前肠道准备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药芒硝在胃肠外科的术前肠道准备中的作用。方法将371例拟行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口服芒硝)、B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观察其肠道清洁效果及服药耐受性。结果两组在肠道清洁效果及服药耐受性上有显著性差异;B组C级60岁以上病例数要显著大于A组C级;饮水量及时间的要求较低的芒硝对于高龄患者的效果较好。结论中药芒硝用于拟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尤其年老体弱等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优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左燕妮银东智袁又能贾永红
关键词:芒硝肠道手术肠道准备
腹膜透析治疗中合并腹壁疝的治疗经验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估和总结腹膜透析(PD)治疗中合并腹壁疝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到2010年12月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中合并腹壁疝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膜透析患者中,89例(95.7%)的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无复发;行传统疝修补术4例(4.3%),复发3例,二次手术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均未复发。术后住院天数3~11d,平均5.1d。结论腹膜透析治疗中合并腹壁疝宜尽早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早期有计划的逐步恢复CAPD是切实可行的。
银东智郑启昌
关键词:腹膜透析
胃肠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胃肠道术后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黄石市中心医院2003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施行胃肠道术后发生MRSA肠炎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在确诊或疑诊MRSA肠炎后停用抗生素,改用万古霉素治疗,其中有3例(14.3%)因症状无改善而加用比阿培南治疗;13例(61.9%)患者同时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调节肠道菌群。腹泻症状出现后2-7 d(平均4.7 d),17例(80.9%)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肠瘘8例(38.1%),中毒性休克16例(76.2%),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器官功能衰竭14例(66.7%)。21例接受治疗后,7例(33.3%)治愈,2例(9.5%)好转,11例(52.4%)死亡,1例(4.8%)失访。出院或转院的13例患者中,获访8例(61.5%),随访时间为1-12个月(中位数3.1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余6例无肠炎复发表现。结论 MRSA肠炎虽不多见,但进展迅速、并发症重、死亡率高。早期发现、尽早施行针对性治疗并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银东智袁又能左燕妮汪燕舞左健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胚胎干细胞向肝实质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肝卵圆细胞被引量:1
2005年
如果肝脏严重受损致使肝细胞大部分坏死,或由于某些原因(肝毒性物质、致癌物质的作用)抑制残存肝细胞增殖时,肝内前体/干细胞——肝卵圆细胞便被激活并分化生成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等以参与肝修复.基于此理论,人们建立了啮齿类动物肝卵圆细胞诱导实验模型.但显然上述模型不适用于人类,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适用于人类的、高效的肝卵圆细胞的新诱导模型.选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转成拟胚体分化3天后分组,诱导组添加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作定向诱导分化.其间用免疫细胞化学(ICC)检测肝卵圆细胞标志物A6等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筛选肝卵圆细胞并行RT-PCR、透射电镜检测.所筛选的肝卵圆细胞进一步体外培养并进行ICC和RT-PCR,检测其分化生成成熟的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能力.研究证实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生成肝实质细胞的过程中,存在着有双向分化能力的肝卵圆细胞这个中间分化阶段.诱导组肝卵圆细胞分化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最高时可达6.11%左右.HGF和EGF能显著性诱导胚胎干细胞源性卵圆细胞的生成.流式细胞仪筛选Sca-1+/CD34+细胞占总细胞数的4.59%,其中A6阳性肝卵圆细胞占90.81%左右.使用流式细胞仪可获得高富集的A6+/Sca-1+/CD34+肝卵圆细胞.提供了一种可适用于人类的肝卵圆细胞的新诱导模型.
银东智蔡继业郑启昌肇静娴刘美莉戴云谢秋玲洪岸
关键词:A6肝卵圆细胞胚胎干细胞
白细胞介素-6及微卫星不稳定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微卫星不稳定(MSI)情况并探讨其在UC患者癌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鄂东医疗集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UC-CRC患者及55例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患者术后病理标本资料并检测其癌组织标本中错配修复(MMR)蛋白hMLH1、hPMS2、hMSH2、hMSH6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30例对照(非UC、UC-CRC、SCRC患者)、43例UC、17例UC-CRC及55例SCRC患者的血清中IL-6水平,并对SCRC及UC-CRC患者的癌组织中IL-6与MMR蛋白表达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7例UC-CRC的癌组织标本中出现错配修复基因缺失(dMMR)7例(41.2%),其中hMLH1和hPMS2蛋白表达缺失、hMSH2和hMSH6蛋白表达缺失存在明显相关性(P<0.001);UC-CRC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UC组(t=4.97,P<0.001)及SCRC组(t=5.26,P=0.006)。由于病例数较少,未对UC-CRC癌组织中dMMR与IL-6蛋白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而在SCRC癌组织中未发现dMMR与IL-6蛋白表达有关(rs=0.04,P=0.77)。结论与SCRC类似,MSI同样参与了UC-CRC的发生及发展过程,UC-CRC的MMR蛋白缺失更常见于hMLH1与hPMS2、hMSH2与hMSH6的共同表达缺失,未发现IL-6参与了结直肠癌的MSI相关癌变机制,而从有限的病例初步推测IL-6可能参与了UC-CRC患者MSI的发生。
银东智左健袁又能左燕妮罗海平汪燕舞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散发性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白细胞介素-6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