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以晨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十二指肠闭锁
  • 3篇闭锁
  • 3篇肠闭锁
  • 2篇手术
  • 2篇阿霉素
  • 2篇阿霉素诱导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囊肿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胰腺
  • 1篇手术方法
  • 1篇胎仔
  • 1篇内压
  • 1篇内压力
  • 1篇转流
  • 1篇转流术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囊内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电子工业部
  • 1篇北大妇产儿童...

作者

  • 5篇陈以晨
  • 4篇李龙
  • 2篇张金哲
  • 1篇邢茂青
  • 1篇王大勇
  • 1篇何乐健
  • 1篇刁美
  • 1篇王燕霞
  • 1篇刘兴攀
  • 1篇张金哲
  • 1篇方铁

传媒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鼠胎仔十二指肠闭锁与肝脏胰腺在发育中的关系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制作阿霉素诱导大白鼠胎仔出现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动物模型 ,并探讨十二指肠闭锁与伴发的胰腺、肝脏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 Wister孕鼠 10只 ,分为实验组 7只 ,对照组 3只 ,分别于妊娠第 6~ 9d腹腔注射阿霉素 1.75mg/kg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妊娠 2 0d剖宫取胎仔 ,对十二指肠、肝脏及胰腺做解剖、电镜及光镜观察。结果 阿霉素组获取胎仔 6 7只 ,十二指肠闭锁 35只 ,占 5 2 .2 % (35 / 6 7) ,其中腔内闭锁 1只 ,占 2 .9% (1/ 35 ) ;十二指肠闭锁近远端由纤维带或胰腺组织充填者 2 7只 ,占 77.1% (2 7/ 35 ) ,闭锁近远端分别为游离盲端者 7只 ,占 2 0 .0 % (7/ 35 )。肝脏畸形 2 2只 ,占 32 .8% (2 2 / 6 7) ,其中 2 1只同时存在十二指肠闭锁畸形。大体形态改变表现为部分肝分叶的缺失 ,尾状叶缺失 14例 ,占 6 3.6 % (14 / 2 2 ) ,5只尾状叶及乳突叶同时缺失 ,占 2 2 .7% (5 / 2 2 ) ,3例尾状叶、乳突叶与肝右叶均缺失 ,占 13.6 % (3/ 2 2 )。镜下观察见部分肝小叶呈发育不良改变。胰腺异常36只 ,占 5 3.7% (36 / 6 7) ,其中 34例同时存在十二指肠闭锁畸形。大体形态改变主要表现在胰腺体积变小 ,2 3只胰颈、体、尾部均缺如 ,占 6 3.9% (2 3/ 36 ) ,13只胰体、尾部缺如 ,占 36 .1% (13/ 36 )。
陈以晨李龙孙百顺
关键词:胎仔十二指肠闭锁胰腺发育
阿霉素诱导十二指肠闭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制作阿霉素诱导大白鼠胎仔出现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模型。方法Wistar孕鼠10只,于妊娠第6至第9天腹腔注射阿霉素175mp/kg,妊娠20天剖宫取胎仔,做解剖、电镜及光镜观察。结果用药组获胎仔32只,十二指肠闭锁26例(81.3%),其中腔内闭锁15.4%,闭锁近远端由纤维或胰腺相连者占46.2%,近远端游离者为38.5%,十二指肠闭锁畸形均伴有胰腺发育异常,9例胰颈、胰体及胰尾缺如,17例胰体和胰尾缺如,另外,镜下见部分胰腺腺泡呈发育不良改变。结论阿霉素诱导大鼠胎仔出现先天性十二指肠畸形和胰腺畸形是一种可靠的模型制作方法。
陈以晨李龙刁美何乐健张金哲郑伟
关键词:阿霉素十二指肠闭锁
阿霉素诱导十二指肠闭锁的实验研究
目的:该研究目的为制作一个胚胎发育过程完整的肠闭锁模型,以便进一步研究肠闭锁的胚胎病理及其临床应用,探索阿霉素诱导大白鼠胎仔出现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动物模型方法,并探讨十二指肠闭锁与伴发的畸形,如胰腺、肝脏发育不良等的关...
陈以晨
关键词:阿霉素十二指肠闭锁
文献传递
胆总管囊肿形态与囊内压力及胆总管远端病变关系探讨被引量:28
2000年
目的 了解胆总管囊肿的扩张形态与囊内压力及胆总管远端病变的关系。方法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 32例 ,年龄 3个月~ 13岁 ,平均 5 .6岁。术中行胆总管穿刺测囊内静息压力和灌注压力 (灌流速度 0 .5ml/min) ,同时行胆道造影和囊内胆汁胰淀粉酶浓度测定。结果 本组患儿囊状扩张型 19例 ,直径平均为 (8.1± 4.6 )cm ,梭形扩张型 13例 ,平均直径 (2 .8± 0 .5 )cm。囊状扩张型静息压力 (2 9.3± 12 .6 )mmHg(14~ 47mmHg) ,梭状扩张型 (9.5± 7.2 )mmHg ,前者较后者明显增高 ,P <0 .0 0 1。囊肿型灌流压力 (6 5 .6± 2 7.9)mmHg ,梭型 (4 2 .7± 18.4)mmHg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从胆总管远端狭窄的直径上看 ,囊状扩张型较梭状扩张型明显减少 ,前者为 (0 .2± 0 .1)cm ,后者为 (0 .4± 0 .2 )cm ,P <0 .0 1;另外囊状扩张型胰胆合流共同管的长度较梭形扩张型长 ,P <0 .0 5。还有胆总管内胆汁中胰淀粉酶的浓度囊状扩张型较梭形扩张型低 ,前者 (2 430 .1± 3 0 96 .3)U ,后者(79387.1± 5 40 0 3.1)U ,P <0 .0 0 1。结论 胆总管囊肿扩张的形态与囊内压力和胆总管远端的梗阻有直接关系 ,囊状扩张型较梭形扩张型囊内压力高 ,胆总管远端狭窄直径小 ,共同管长 ,而胆汁淀粉酶浓度低 ,应及早手术治疗 。
李龙王大勇陈以晨王燕霞张金哲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外科手术囊内压力
改良犬背驮式减体积肝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犬背驮式减体积肝移植的可行性。方法28只犬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4只)采用背驮式减体积肝移植术,对照组(14只)采用传统的背驮式肝移植术。术中均采用静脉转流术。结果实验组术后存活4只,对照组术后存活5只。在手术时间和腹腔引流量上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P<0.05),但在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和胆汁引流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细胞凋亡随时间逐渐加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动物肝移植实验是临床肝移植的必要技术准备;(2)犬是背驮式减体积肝移植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
李威李龙张金哲刘兴攀邢茂青方铁陈以晨
关键词:静脉转流术动物实验手术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