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簇酶(蛋白)的活性中心及其模拟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阐述以金属原子簇为其活性中心的酶或蛋白(簇酶(蛋白))的基本结构特征,即金属中心间存在明显的电子相互作用(包括金属-金属键和(或)较强的电子自旋耦合作用),以及天然簇酶(蛋白)活性中心金属-金属相互作用表征,并分析开展这种酶(蛋白)活性中心化学模拟研究的重要意义,介绍已经实验验证的簇酶(蛋白)活性中心的化学结构模型。
- 陈其铣陈冬玲赵焜刘秋田康北笙
- 关键词:蛋白活性中心
- 多核金属酶(蛋白)中的金属原子簇及其化学模拟
- 1992年
- 一、金属原子簇酶(蛋白)研究的重要意义 7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在许多重要的多核金属酶或蛋白的活性中心中,过渡金属原子间存在明显的电子相互作用,而这种电子相互作用在生物系统中对生物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各金属原子得以作为生物功能的组成单元参与酶(蛋白)
- 陈其铣刘秋田陈冬玲康北笙
- 关键词:原子簇金属酶过渡金属原子化学模拟模型物
- 过渡金属杂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芳香性
- 1993年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的过渡金属有机物—金属杂苯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谱学信息、芳香性及化学反应性。
- 陈冬玲林贤梯刘秋田
- 关键词:晶体芳香性
- 芳香取代反应——ipso取代反应被引量:6
- 1989年
- 谈到芳香取代反应,人们立刻会想到芳环上取代基的o^-、p-、m^-位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然而对另一类反应,即环上取代基本身的取代反应却少为人知。它是起始于试剂对芳环上取代基所在位置(ipso位)的进攻,进而置换了该取代基的反应。称作ipso取代反应。某些研究表明,试剂对氢原子所在位置的进攻与它对ipso位的进攻处于竞争状态。
- 陈冬玲刘秋田
- 过渡金属的分子氢(η^2—H2)络合物
- 1991年
- 金属对分子H_2的活化反应,在应用科学及理论科学中均为重要的化学反应。H—H键是一强健(键能为431240.4J/mol)。因此H_2分子对不饱和物及其它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必须通过金属中心(M)的催化活化,形成碱性中间物M,即金属一分子H_2络合物(以下简称为分子H_2络合物),随后H—H键断裂形成金属氢化物MH。这一过程在催化加氢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按两种方式进行:
- 陈冬玲刘秋田林贤梯
- 关键词:络合物
- 衍射点数与晶体结构测定结果的关系初探
- 1991年
- 本文从分析R、R_w和e.s.d.表式入手,结合实例讨论了衍射点数对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测定一个晶体结构并能获得较佳结果的最合理衍射点数(NO)至少应该比总变量数(NV)多9~10倍,即NO/NV≥9~10的看法,建议在测定晶体结构工作前期收集衍射数据时,应预估好2θ角范围,保证NO/NV值达到9~10的起码值,以便获得较理想的结构测定结果。
- 林贤梯陈冬玲
- 关键词:晶体
- 含C-H-M二电子三中心配键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被引量:2
- 1992年
- 金属有机化学中的配体,通常泛指那些在基态或反应中间态具有结构意义,或在能量上有明显作用的基团。因此C -H键特别是饱和C(sp^3)中心上的C-H键,通常被认为是化学惰性的。然而,80年代初,C-H基团与过渡金属(M)中心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它们之间能形成二电子三中心键,并由此产生了对分子结构及电子结构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分子的化学反应性。
- 陈冬玲刘秋田
- 关键词:过渡金属
- 金属簇合物的化学反应性
- 1990年
- 金属簇合物是金属络合物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它由两个或多个形成金属-金属键(或有较强相互作用)的金属原子与配体结合而成.自从第一批八面体簇合物Ta_6C_(12)^(2+)、Mo_6Cl_(14)^(2-)被描述以来,至今得到的最大的金属簇已达55核,即Ru_55[P(Bu_3~t)]_(12)Cl_(20)、Rh_(55)(PPh_3)_2Cl_6.有关这类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已从合成化学、结构表征发展到化学反应性的探讨.
- 陈冬玲刘秋田
- 关键词:金属簇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