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生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库待用血液复检ALT的意义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对血库待用血液再次检测ALT的意义 .方法 取医院血库购自血站的待用血液中刚经 2 4h的全血标本共 136人份 ,对其血清在 4℃经 2 4h、1w、2w用速率法进行ALT的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血站立即检测的ALT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血站立即检测ALT结果 ,与 4℃、2 4h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与 4℃ ,经 1w、2w ,ALT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LT值随着样品贮放时间越长 ,下降越明显 .结论 对血库待用血液再次检测ALT已无实际意义 .
- 黄国盛柯琳建陈勇生卢冰贤黄慧华
- 关键词:血液ALT复检谷丙转氨酶
- 微柱凝胶卡式法与改良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运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MGT)和改良凝聚胺法(MPT)在交叉配血工作中的方法学比较及联合价值。方法应用MGT和MPT两种方法对403例受血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MGT法检测出不规则抗体5例,交叉配血不合者17例;MPT法测出不规则抗体4例,交叉配血不合11例。结论 MGT法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MGT法与MPT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的及时性与安全性。
- 陈勇生吴映娥
- 关键词:输血
- 肝病患者免疫球蛋白血清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汕头大学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9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66例肝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进行分组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文对四组患者的Ig水平测定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急性肝炎组患者的IgM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其IgGI、g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其次,慢性肝炎组患者的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g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肝硬化组患者的Ig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gMI、g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免疫球蛋白对于肝病的诊断有着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卢冰贤陈勇生
- 肾病综合征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监测及血清Ig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相关指标及血清I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6例NS患者和31例正常人的DIC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血清Ig(IgA、IgM、IgG)浓度,根据病人对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的反应,比较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56例),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RNS,40例)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结果:SSNS及SRNS组血浆Fib、D-dimer、FDP及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g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RNS组血浆Fib、D-dimer、FDP及IgM水平均明显高于SSNS组(P<0.01),IgG低于SSNS组(P<0.05)。结论:NS患者存在高凝血状态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 吴映娥陈勇生周佩芳杨也如卢冰贤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免疫球蛋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受血者输血前后血液5项标志检测的意义
- 2001年
- 目的 :明确受血者输血后血源性疾病的原因 ,划清疾病传播责任 ,减少医疗纠纷。方法 :对本院 12 30名住院受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液 5项标志的检测 ,并与患者入院前的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各项标志的变化。结果 :输血前与入院前比 ,阳性结果增加 11例 ,入院前阳性漏检率 0 .89% ,其中ALT5例 ,ALT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输血后与输血前比 ,只增加了 3例ALT的阳性结果 ,但ALT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输血后血源性疾病主要是患者输血前感染所致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血液
- 黄国盛陈勇生柯琳建卢冰贤黄慧华
- 关键词:受血者抗-HCV抗-HIVPRP血液诊断输血前后
- 临床分离屎肠球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了解广东、河北、甘肃等地临床分离的39株屎肠球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屎肠球菌耐药情况;用头孢硝噻吩法检测屎肠球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 39株屎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到94.87%,其次是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青霉素,分别为84.62%和79.48%,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达到76.92%,米诺环素为38.46%,而氯霉素则体现出较好的敏感率,其耐药率为17.95%,尚未发现有耐万古霉素及呋喃妥因的菌株,两者耐药率均为0。39株屎肠球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0。汕头地区分离屎肠球菌呈多重耐药性,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和高浓高度庆大霉素耐药率达100.00%。结论临床分离的屎肠球菌多重耐药性严重,尤其是汕头地区分离的细菌,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
- 陈勇生黄源春
- 关键词:屎肠球菌抗生素耐药性
- 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5种处理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血小板输注无效 (PTR)目前临床无特效方法 ,研究临床常用的 5种处理方法 ,以确定较为有效的方案。方法 :将确定为PTR的血液病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 5组 :加大剂量组、血浆置换组、洗涤组、过滤器组、免疫球蛋白组 ,观察 5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plt改变 ,校正血小板增值 (CI)及血小板回收率 (PPR)和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 :加大剂量组与血浆置换组 ,plt稍有升高 ,洗涤组与过滤器组plt无明显变化 ,均为P >0 .0 5,差异无显著意义 ,CI值及PPR均表示临床无效 ;免疫球蛋白组plt明显升高 ,P <0 .0 5,差异有显著意义 ,CI值及PPR表示临床有效 ;加大剂量组、血浆置换组和免疫球蛋白组改善出血症状明显。结论 :加大输注血小板量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后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滴注后输注血小板均有改善PTR的作用 ,以后者作用最为明显 ,而生理盐水洗涤后与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输注血小板则无明显疗效。
- 黄国盛柯琳建陈勇生卢冰贤黄慧华
- 关键词:血液病血小板输注疗效血浆置换
- 手术患者术前不规则抗体筛检和血型复检的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术前不规则抗体筛检和血型复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需要备血的手术患者提前进行血型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检及鉴定。结果 4 021例患者中,共检出ABO血型不符4例;Rh(D)血型不符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9例。结论对手术备血患者提前作不规则抗体筛检和血型复检,并完成交叉配血,对保障输血安全、有效和及时有重要意义。输血前作不规则抗体筛检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择期手术患者尤为重要。
- 陈勇生吴映娥卢冰贤
- 关键词:输血
- Hb值在临床节约用血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Hb值对临床节约用血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 30 0例 (其中外科 2 2 0例、妇科 80例 )术前无输血 ,术中出血且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 2 0 %的成人手术输血患者分二组进行研究 ;Ⅰ组 1 5 5例 (其中外科 1 1 3例、妇科 4 2例 )患者术前Hb值 1 0 0g/L以上 ,给予患者术中 1 /3失血量的输血量 ;Ⅱ组 1 4 5例 (其中外科 1 0 7例、妇科 38例 )患者术前Hb值 80~ 1 0 0g/L ,给予患者术中 2 /3失血量的输血量 ;二组 30 0例患者均在充分补液的基础上 ,再给予输血 ,然后再输给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患者的血容量。观察二组患者术中呼吸、血压、脉率、输血反应情况 ,测量患者术后的Hb值及Hct,记录患者术后Hb值及Hct恢复至术前水平的天数 ,记录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期别和时间。结果 :二组患者术中呼吸、血压、脉率均正常 ,无输血反应 ;二组患者术后的Hb值及Hct分别与术前的Hb值及H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二组患者术后Hb值及Hct恢复至术前水平的天数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二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期别和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b值能指导外科、妇科手术患者的输血 ,对临床节约用血具有重要意义。
- 黄国盛廖文燕黄雪钦柯琳建陈勇生卢冰贤黄慧华
- 关键词:临床输血节约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