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希
- 作品数:19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型性格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调查A型性格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A型性格高血压患者抑郁情况进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自2012年10月起应用A型性格量表在本院心内科、老年科和呼吸科筛选出140位高血压A型性格患者,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收集资料。结果抑郁自评量表显示,有125例患者(89.28%)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医学应对方式相比于国内常模较低;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正常人;抑郁状况与应对方式的面对、回避和屈服均呈正相关,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结论 A型性格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倾向较高,应该受到临床护理的重视。
- 谌秘陈嘉希宗芳唐浪娟
- 关键词:A型性格高血压抑郁社会支持
- 限制性补液用于胃癌术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限制性补液治疗(RFT)对胃癌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胃癌手术者随机分为限制输液组40例和正常输液组38例。限制输液组术后5d液体输入量为:20ml/kg,每天1次,并据体质量、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额外丢失情况适当增加液体输入量;正常输液组术后5d按常规外科补液方案补液。比较2组术后5d平均每天液体输入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观察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限制输液组术后5d平均每天液体输入量少于正常输液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正常输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死亡病例。限制性输液组术后随访1个月内切口感染、胃瘫综合征、肺水肿发生率低于正常输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输液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手术后采取RFT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 陈嘉希
- 关键词:胃癌术后并发症
- “三步法”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时机选择的应用被引量:2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采用"三步法"选择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时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明确诊断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完善术前准备后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EST,试验组根据"三步法"决定LC手术时间,对照组则在无临床症状、各项检查指标正常后行LC。结果:总共纳入患者116例,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住院时间[12.0(11.0~15.0)dvs.16.5(13.0~19.8)d,P<0.01]及住院总费用[(2.8±0.7)万元vs.(3.2±0.8)万元,P=0.004]均明显低降低(均P<0.05);LC术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根据ERCP/EST术中、术后情况为参考依据,采用"三步法"来选择LC的最佳手术时机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手术效果及安全性与常规方法无异。
- 汪晓峰郑杨陈嘉希谭逸衍陈芳杨龙飞朱湘南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括约肌切开术
- VEGF-C、VEGFR-3在原发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转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标本来自2006年6-8月56例手术根治性切除大肠癌,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并以20例结肠良性腺瘤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组织标本中的VEGF-C蛋白、VEGFR-3蛋白及CD34蛋白的表达,并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VEGF-C及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较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高(P<0.05)。大肠癌中VEGF-C的表达与VEGFR-3的表达可能有相关联系。(2)大肠癌中L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LMVD(P<0.05)。大肠癌组织中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MVD(P<0.05)。VEGF-C表达阳性的肿瘤LMVD高于VEGF-C表达阴性肿瘤LMVD(P<0.05)。而VEGF-C表达阳性肿瘤与VEGF-C表达阴性肿瘤中的MV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VEGF-C及VEGFR-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经淋巴道转移增加有关。(2)VEGF-C的表达与大肠癌LMVD增高有关,而与MVD增高无关。(3)MVD增高可能促进了肿瘤的经淋巴道转移。
- 陈嘉希曹家庆李赵江波肖朝文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淋巴转移微淋巴管密度
- 腹腔镜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诊治体会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痊愈;8例经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4例,经重新结扎胆囊管并置腹腔引流后治愈;肝外胆管撕裂伤2例,经腹腔镜下缝合修补置腹腔引流治愈;迷走胆管损伤致胆漏者1例,采用钛夹夹闭治愈;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针眼渗漏胆汁1例,拆除胆总管缝线置"T"管引流,一个月后拔除"T"管治愈。结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肝外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若腹腔引流通畅,无腹膜炎体征,引流胆汁每日不超过200ml并逐日减少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其他可再次行腹腔镜探查予以处理,但关键还在于预防。
- 陶绪雄袁堂战陈嘉希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
- VEGFR-3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标本来自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科2006年1~6月手术根治性切除大肠癌56例,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并以同时期同科室手术切除20例结肠良性腺瘤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VEGFR-3蛋白表达,并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较大肠腺瘤中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肠癌中L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LMV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R-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经淋巴道转移增加有关。
- 陈嘉希陶绪雄
- 关键词:大肠癌VEGFR-3淋巴结转移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组和常规组各50例。在一般处理基础上,限制组予限制性补液治疗,常规组予常规补液治疗。监测2组入院72h内心率、平均动脉压、凝血酶原时间(PT)、红细胞压积(HCT)、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输液量。观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限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P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HCT及PaO2水平高于常规组,输液量少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创伤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组织、器官的有效灌注,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嘉希
- 关键词:休克创伤性急诊
-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可行性分析(附21例临床报告)
- 2009年
- 目的探讨晚期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行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对以解决排便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对2006-06~2008-05的21例晚期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行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晚期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行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全部成功。结论晚期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行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对解决排便问题是安全可行的。
- 陶绪雄叶德强余德元袁堂战陈嘉希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肠造口术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对患者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对患者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结石清除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经腹腔镜微创治疗术中情况(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研究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后经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复发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42%)(P<0.05)。结论给予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其结石清除效果确切,术中切口缩小、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从而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出院。
- 袁春辉陈嘉希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腹腔镜并发症预后
- 氟哌利多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氟哌利多的不同剂量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中预防早期术后谵妄(POD)的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80岁,BMI在18-25之间,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F1、F2和F3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麻醉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术后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F1组在术前30min给予氟哌利多0.05mg/kg静脉注射,术后采用氟哌利多0.1mg/kg+舒芬太尼2μg/kg配置成100ml行PCIA;F2组在术前30min给予氟哌利多0.05mg/kg静脉注射,术后采用氟哌利多0.05mg/kg+舒芬太尼2μg/kg配置成100ml行PCIA;F3组在术前30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术后采用氟哌利多0.1mg/kg+舒芬太尼2μg/kg配置成100ml行PCIA。C组术前30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2μg/kg配置成100ml行PCIA。自控静脉镇痛(PCIA)均设置为负荷量2ml,持续输注量2ml/h,PCA量1ml,锁定时间15min并根据术后随访情况调整用量。以ELISA法测定术前1d(T0),术后1d(T1),3d(T2),5d(T3)的C反应蛋白(CPR)、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浓度;根据简明心智评分量表(MMSE)观察并记录术前1d,术后1d、3d、7d的评分值。结果对照组C组术后1d、3d、7d的POD发生率分别为30%、36.7%、10%;实验组F1组术后1d、3d、7d的POD发生率分别为6.7%、6.7%、3.3%,但较其他3组镇静过度,7例减少PCIA持续输注量,较对照组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2组术后1d、3d、7d的POD发生率分别为6.7%、3.3%、3.3%,较实验组F1组镇静适度,PCIA镇痛效果良好,较对照组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3组术后1d、3d、7d的POD发生率分别为16.7%、36.7%、6.7%,镇静不充分,较对照组C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0min给予氟哌利多0.05mg/kg,术后在PCIA中以氟哌利多0.05mg/kg方案安全有效,可以有效的预防及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维持围手术期患者脑功能状态平稳。
- 严晚生陈嘉希陈月生韩南火
- 关键词:氟哌利多术后谵妄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