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名
-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探索被引量:1
- 2014年
- 在我国高校的志愿服务发展进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对志愿者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法,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引导我国高校的志愿者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 陈建名张宇
-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高校可持续发展
- 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研究
- 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全社会范围内可以调节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指导人们“自律”,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与交往,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大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
- 陈建名
-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教育
- 国际化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与探索被引量:3
- 2013年
- 目前所推进的国际化课程改革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培养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该背景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特点,从引进人才的合理化、制度化,建立精品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高校教师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论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 郭明辉陈建名
- 关键词:国际化课程教师队伍
- 社会实践: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2013年
- 社会实践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既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迎接挑战走出困境的有效手段,还是展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特点的重要途径。我们应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从感知实践向参与实践发展;从注重思想进步向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从"单向结合"向"多向结合"发展;从无序实践向有序实践发展。
- 陈建名李晓兰
-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多向互动
- 气候因子对人工林杨木纤维形态特征影响研究
- 2014年
- 通过测定人工林杨木的纤维形态特征指标,研究了气候环境因子对纤维形态特征的影响规律,并计算了二者的相关系数,获得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人工林杨木的材质材性以及探讨优质人工林培育技术奠定研究基础。
- 朱熙岭郭明辉胡建鹏陈建名
- 关键词:气候因子人工林杨木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析被引量:6
- 2008年
-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在自觉的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方法、结构等的总称,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机制和主体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具体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静态角度去考察,是指教育的主体即教师、客体即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动态角度去考察,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动机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效果等的有机统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各方面的组合看,其模式是指教育形式、内容和关系等的内在统一。
- 陈建名卢玲玲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基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思考被引量:40
- 2010年
-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作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平台,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要求、大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对策。
- 安勇陈建名
-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计划
- 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正能量志愿服务实效性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我国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青年学生道德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提升和强化青年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青年学生道德情感,就要不断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加强志愿服务中的情感交流,发挥志愿服务组织者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以形成巨大的德育教育正能量。
- 陈建名郭峰
- 关键词: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志愿服务
- 对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12年
- 在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在注重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造就一大批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应引起重视并寻求可行的解决对策。
- 陈建名陈士勇
-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改革知识经济
- 种子植物性别的多态性被引量:7
- 2004年
- 论述了种子植物器官水平、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三个层次的性别多态性 ,种子植物性别的等级分布。介绍了种子植物性别的可塑性和影响植物性别逆转的原因 ,比较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性别类型和繁育系统的异同。从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角度 ,展望了种子植物性别研究的发展方向。
- 李同华姜静陈建名范士波
- 关键词:种子植物性别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