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嗜酸热古菌Acidianus sp.S5硫氧化还原酶及其基因多样性研究
- 地球上广泛存在氧化无机硫化合物的细菌和古菌,其代谢产物均为硫酸,但两者的硫氧化途径和机理却大相径庭。大部分细菌通过硫氧化(sox)系统氧化无机硫化合物获得生长所需的能量。迄今为止,古菌中唯嗜热古菌能够氧化无机硫化合物,这...
- 陈志伟
- 关键词:嗜热古菌基因多样性荧光定量
- 云南和广东部分热泉Alicyclobacillus分布及系统发育被引量:22
- 2004年
- 从云南和广东热泉采集的样品中富集分离得到12株嗜热或微嗜热的嗜酸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或不定,营异养生长,最适pH为3.5-5.5,最适温度为43℃-52℃。测定其16SrDNA序列表明这些菌株与脂环酸芽孢杆菌属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其形态、生理等特性,鉴定这些菌株属于脂环酸芽孢杆菌。
- 陈志伟姜成英刘双江
- 关键词:脂环酸芽孢杆菌RDNA系统发育
- 腾冲嗜酸两性菌硫氧化还原酶分子结构中铁原子结合位点的新特征被引量:1
- 2009年
- 前期研究表明,铁原子对于嗜酸两性菌中硫氧化还原酶(SOR)的活性至关重要.本研究表明,2,2′-联吡啶、1,2-二羟基苯-3,5-二磺酸钠、8-羟基喹啉等特异性铁离子螯合剂强烈抑制腾冲嗜酸两性菌SOR酶活性,进一步表明铁原子是SOR酶活必需.对目前基因组数据库中的SOR基因或者SOR类似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发现了一个潜在的铁原子结合模体(H86-X3-H90-Xn-E114-Xn-E129).据此,本研究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将氨基酸残基H86,H90和E129分别突变为苯丙氨酸或者丙氨酸,圆二色光谱测定发现突变体(H86F,H90F和E129A)的二级结构没有明显改变,但是这3个突变体全部丧失了酶活性.突变体蛋白中铁原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3个突变体全部或者部分丢失了铁原子,而之前研究中获得的3个半胱氨酸突变体(完全丧失了酶活)铁原子含量没有变化.根据本研究并结合前期实验结果可知,SOR分子中模体C31-Xn-C101-X2-C104是底物硫分子活化区域;而模体H86-X3-H90-X23-E114-X14-(E/D)129是SOR分子中铁原子的结合区域,与铁原子结合形成一个非卟啉铁中心,是SOR的氧化还原中心;这两个区域均是SOR酶活性的必需部分.
- 陈志伟姜成英刘双江
- 一株嗜酸化能异养菌Acidiphilium sp.的分离鉴定及其对Fe(Ⅲ)代谢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7年
- 从云南省腾冲热泉酸性泥土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好氧嗜酸异养细菌Teng-A。菌株Teng-A细胞大小0.6~0.8μm×1.0~1.5μm,单生或成链状排列,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阴性,有周生鞭毛,不产芽孢,该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9~33℃、pH为3.0~4.0,可以利用许多有机物生长,但不能利用Fe(Ⅱ)、S、Na2S2O3、K2S4O6等为能源生长。菌株Teng-A基因组DNA的(G+C)mol%为69.6mol%,其16S rRNA基因与Acidiphilium属菌种的16S rRNA基因的最高相似性大于99%。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点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Teng-A是Acidiphilium属的一个新成员,崭定名为Acidiphilium sp.strainTeng-A。厌氧条件下,菌株Teng-A可以葡萄糖或H2为电子供体,将Fe(Ⅲ)还原为Fe(Ⅱ),还原速率分别为11.56mg/L.day与15.34mg/L.day。菌株Teng-A与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LJ-1和Leptospirilum ferriphilum LJ-2共同培养,前3dFe2+氧化速度分别为0.44g/L.day和0.41g/L.day,比LJ-1(0.64g/L.day)和LJ-2(0.60g/L.day)单独培养时氧化Fe(Ⅱ)的速率稍慢,但当培养时间超过5d时,Fe(Ⅱ)最终被全部氧化,并且发现在共培养时,Fe(Ⅱ)氧化生成的沉淀物的形态不同于At.ferrooxidans和L.ferriphilum单独培养时产生的沉淀物的形态。最后讨论了Acidiphilium对生物浸矿和生物成矿作用的影响。
- 刘艳阳陈志伟姜成英刘双江
- 关键词:生物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