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 作品数:4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用于高超声速风洞的进气道内连续压力分布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的进气道内连续压力分布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高超声速风洞支撑装置上的测试模型主体,位于测试模型主体下方的进气道试验模型;测试模型主体的下表面开有槽,槽上覆盖有光学玻璃窗口Ⅰ,槽内安...
- 解福田林敬周张庆虎陈念年钟俊许晓斌陈磊赵健陈久芬凌岗
- 文献传递
- 一种旋翼水洞试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翼水洞试验装置,包括:电机组件、储液组件、动力传输组件、染色液传输组件和旋翼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的转矩输出端通过所述动力传输组件与所述旋翼组件的转矩输入端连接,所述储液组件的出液端通过所述染色液传输组件与...
- 张鑫王畅陈磊尹欣繁车兵辉
- 文献传递
- 基于PSP/TSP测量的TSTO标模级间分离气动干扰特性试验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TSTO)并联级间分离存在复杂的气动干扰现象,理解气动干扰特性对分离安全性设计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Φ0.5 m高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基于压敏漆(PSP)与温敏漆(TSP)试验技术的级间气动干扰特性研究,解决了有遮挡条件下的压敏漆与温敏漆测量难题,获得了马赫数6条件下不同级间距的高分辨率大面积连续压力和温度分布特性。研究表明:轨道级头部激波直接入射至助推级壁面,与边界层相互干扰,诱导流动分离;入射激波与分离激波在级间区域会产生多次反射,形成三维复杂波系结构;随着分离距离增大,级间流场呈现从缝隙流到小通道流再到大通道流的流动特征,级间高压高温干扰区则呈现从前往后移动且峰值减弱的特点,这也是改变两级气动力/力矩特性、影响分离过程中两级位姿变化的主要因素。
- 解福田张庆虎林敬周彭迪陈磊
- 关键词:压敏漆气动干扰
- 一种风洞动态试验多信号采集同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动态试验多信号采集同步方法,利用模型运动的相位信息产生同步信号,并利用该同步信号触发其他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动态试验多信号的同步采集;本发明结合风洞动态试验通常为往复振荡运动的特点,采用了轨迹测量装置和...
- 车兵辉章贵川彭先敏李国强陈磊
- 文献传递
- 适用于风洞环境下使用的多自由度高强度高精度调节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风洞环境下使用的多自由度高强度高精度调节台,在风洞环境下使用,承载能力大,可以数吨的光学负载进行精密调节。包括从下而上叠层设置的底座、下台面及上台面;还包括平移调节机构、偏航调节机构及均布的至少...
- 陈磊赵卫许晓斌常志远谢永军朱涛李治国章起华孙启志任尚杰马晓宇舒海峰侯峰伟彭龙辉
- 文献传递
- 风洞试验中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中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包括:模型头部,模型主体,上部盖板,内部供气系统,天平,天平连接螺母,喷管段,尾支杆组成。使用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实现了天平和喷管的安装,在较小的模型空间内,...
- 徐筠许晓斌朱涛吴岸平谢飞邹琼芬陈磊孙鹏何超钟俊
- 文献传递
- 荧光油流显示技术在高超声速风洞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通过原理性试验分析了系统组成中主要部件的参数指标,搭建了试验平台,完成不同颜色和类型荧光示踪剂的对比试验,筛选出性能可靠的荧光示踪剂,制作了荧光油膜,最后成功地将荧光油流显示技术应用到CARDC中的Φ1m高超声速风洞中。并对荧光油流图像定量化显示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荧光油膜发出的荧光信号,能够推算出荧光油膜的厚度信息。
- 陈磊朱涛徐筠江涛
- 关键词:高超声速风洞
- 用于高超声速风洞的进气道内连续压力分布测量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的进气道内连续压力分布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高超声速风洞支撑装置上的测试模型主体,位于测试模型主体下方的进气道试验模型;测试模型主体的下表面开有槽,槽上覆盖有光学玻璃窗口Ⅰ,槽内安装有...
- 解福田林敬周张庆虎陈念年钟俊许晓斌陈磊赵健陈久芬凌岗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速风洞纹影仪焦斑监测减震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风洞纹影仪焦斑监测减震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PSD位置传感器的激光焦斑坐标数据采集系统和基于PID控制算法的二维快速摆镜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焦斑坐标位置,振镜控制器控制振镜振动修...
- 谢永军陈磊赵卫朱涛屈恩世许晓斌徐崧博章起华任尚杰马晓宇孙启志彭龙辉
- 高超声速风洞下的双目视觉测量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针对高超声速风洞试验段内来流过强、总压总温过高导致的光学测量设备不易布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风洞的双目视觉测量系统布局方案及姿态测量方法。通过试验段内外布置的高速相机及LED光源,实现对测试模型六自由度数据的采集;为了验证布局合理性,利用静态试验加以验证,采用双目视觉系统中模型标志点技术解算模型位移和姿态信息。通过在试验中与实际送进机构对模型姿态的改变量进行对比,证明了双目视觉系统布置方案的可行性,同时验证了此系统在测量距离1.2 m、测量空间范围0.5 m^(3)内,对模型转动姿态测试误差低于0.08°,位移测试误差低于0.05 mm。
- 徐洋陈磊许晓斌王雄马晓宇何超
- 关键词:高超声速风洞双目视觉标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