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秋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卵巢环状小管状性索瘤一例
- 2003年
- 粟连秀陈红秋杨达平李雄
- 关键词:卵巢手术治疗
- 恶性外周神经上皮瘤2例报告
- 2004年
- 陈红秋
- 关键词:病理检查
- 电子大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和早期大肠癌35例被引量:1
- 2002年
- 刘福建陈红秋韦爱昌
- 关键词:电子大肠镜黏膜切除术大肠息肉大肠癌EMR
-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 2004年
- 陈红秋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组织学特点手术治疗
-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尸检34例报告
- 2002年
- 陈红秋边建民
- 关键词:营养不良脂肪肝尸体检查病例报告
- 肺部肿块伴发热的不典型肺结核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41岁,已婚已育,已在广东打工10余年,主要从事抛割瓷砖工作。否认有肺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因“发热20d”于2010年12月1日人院。患者于2010年11月9日因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之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0℃,热型不规则,伴咳嗽,阵发性咳嗽,干咳为主,咳少许白色粘液痰,无血丝痰,无脓痰,无铁锈色痰。无盗汗、乏力、纳差,无胸痛、咯血,无气促、气喘。
- 邵有和陈昌枝陈红秋
- 关键词:肺部肿块发热不典型肺结核
- 115例女性乳腺癌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边建民陈红秋
- 关键词:乳腺癌发病率女性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治疗大肠隆起病灶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各型大肠隆起病灶的切除效果及其安全性 ,和对各类良性大肠息肉和早期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于病灶基底部黏膜下层注射高渗钠 -立止血液 ,病灶举起后 ,用透明帽吸引法使之形成假蒂 ,于假蒂处圈套收紧并高频电凝切除 ,收集标本行全瘤病理检查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结果、切除结果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切除 52例 59个病灶 (半球状和扁平状隆起病灶占 3 8个 ) ,57个被完全切除 ,完全切除率达 96.61% ( 57/59) ,且无穿孔及明显出血并发症发生。对 8例早期癌和 2 9例腺瘤患者进行 3个月~ 3 6个月随访 ,无 1例复发。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具有完全切除率高、穿孔和明显出血并发症更低的优点。就隆起病灶形态而言 ,能有效切除球状至扁平状病灶 ;就隆起病灶性质而言 。
- 刘福建陈红秋韦爱昌
- 关键词:黏膜切除术完全切除早期癌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S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5例SPTCL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5例病人均表现为皮下单个或多个结节 ,4例伴发热。组织学上主要病变均在皮下脂肪组织内 ,瘤细胞主要浸润于脂肪细胞之间。免疫组化显示所有病例均表达CD4 5、CD4 5RO和CD3,均不表达CD2 0及CD6 8。结论 SPTCL较少见 ,预后差。诊断要点为异形的肿瘤细胞沿着脂肪细胞间浸润 ,CD4 5、CD4 5RO和CD3阳性有诊断意义。
- 陈红秋杨达平栗连秀李雄
- 关键词: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肿瘤浸润
- 前列腺素E_1治疗慢性胃炎8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1年
- 为探讨前列腺素E1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将 170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前列腺素E1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用氨苄青霉素、灭滴灵、胶体果胶铋治疗 14天 ,前列腺素E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两组的腹痛症状、粘膜炎症消失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显示 :前列腺素E1组腹痛症状消失率 10 0 % ,胃镜下胃粘膜炎症消失率84.1% ,病理胃粘膜炎症消失好转率 10 0 % ,HP根除率 89.8% ;而对照组分别为 92 .7%、5 1.2 %、6 5 .9%、78.3%。提示用前列腺素E1加羟氨苄青霉素、灭滴灵、胶体果胶铋治疗慢性胃炎 (HP阳性 ) ,较单用羟氨苄青霉素、灭滴灵、胶体果胶铋治疗腹痛消失率提高 ,胃镜下胃粘膜炎症消失率及病理粘膜炎症消失好转率。
- 韦爱昌关航廖远庄刘福建宾开新陈红秋
- 关键词:胃炎前列地尔腹痛胃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