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霞

作品数:44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哲学
  • 11篇道家
  • 10篇道教
  • 7篇中国哲学
  • 5篇老子
  • 4篇道德
  • 4篇儒家
  • 4篇中西哲学
  • 3篇信仰
  • 3篇哲学研究
  • 3篇知识
  • 3篇生态学
  • 3篇万物
  • 3篇西方哲学
  • 3篇论道
  • 3篇《老子》
  • 2篇道德哲学
  • 2篇道教研究
  • 2篇原创
  • 2篇原创性

机构

  • 39篇中国社会科学...
  • 8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中国道教协会
  • 1篇科罗拉多大学
  • 1篇尼赫鲁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作者

  • 42篇陈霞
  • 1篇梁涛
  • 1篇罗传芳
  • 1篇张广保
  • 1篇熊铁基
  • 1篇李远国
  • 1篇赵芃
  • 1篇夏青
  • 1篇韩星
  • 1篇刘燕
  • 1篇干春松
  • 1篇安乐哲
  • 1篇杨春梅
  • 1篇吉宏忠
  • 1篇赵法生
  • 1篇尹志华
  • 1篇吕舟
  • 1篇刘燕
  • 1篇杨世华
  • 1篇李同奇

传媒

  • 7篇哲学研究
  • 5篇哲学动态
  • 4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人民论坛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文史哲
  • 1篇周易研究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科技与出版
  • 1篇中国道教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世界哲学
  • 1篇锦州医学院学...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宗教与哲学
  • 1篇德国哲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天下观天下:浅谈道教的兼收并蓄性
2023年
主动吸收新鲜血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文章简述道教史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上高道大德们融合各种思想而促成的道教发展,指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道教一直保持着兼收并蓄的特色,这是道教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根本原因。当今道教的“两创”依然要一如既往地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在现代语境下对道教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回应时代的问题,赢得道教的新发展。
刘紫云陈霞
关键词:文化传承道教兼收并蓄
对“道”的信仰及其现代价值
2013年
"道"作为道家的终极理念,是无所不覆、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派生万物的形而上的宇宙本体。对"道"的认识,既有理性的推定,更有信仰、体悟和直觉。由于"道"具有"无"的特征,对"道"的信仰就不是信仰任何有限的东西,而是信仰那不可洞悉的终极存在。这样的信仰易形成敬畏、宽容的心灵倾向。在增进宗教对话、促进人类和平的当今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代价值。
陈霞
关键词:信仰敬畏宽容
“中西哲学比较参证、融会贯通”--论贺麟对中国哲学的创新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贺麟的中国哲学研究有着清晰的时代问题意识,体现出面对现实、应对危机和立足传统、改革道德、华化西哲、转向现代以及深入论证、缜密分析等特点。他吸收诸子百家及西方哲学,将中西有关“心”的理论有机结合,创建了新的心学体系;对“理”“知”“知行关系”等进行了新阐释,提出了新的体用观,以及自利利他、遵守法律、尊重信仰、崇尚艺术等新道德。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他赋予中国传统哲学概念以新的内涵,重新激活它们,丰富了传统哲学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增强了传统命题的论证性,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发展了其思辨性。这是对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构建当代的中国哲学、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具有启发意义。
陈霞
关键词:新心学
道教身体观——一种生态学的解读
“道物无际”是本文的重要命题,它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上有重要的意义。身体最能体现“道物无际”关系,是道教生态哲学的本喻。它贯穿于“物”“生”“神”三界之中,具有在先性、神圣性、思维性、过程性等特点。道教炼精化气、炼气...
陈霞
关键词:道教身体观生态哲学人类中心主义
庄子与麦克道尔语言观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一方面,没有语言,人与万物就处于混沌之中;另一方面,语言带来的分辨使人进入到由符号构筑的世界。对于前一方面,庄子和麦克道尔形成了共识;而对于后一方面,两者的评价却迥然不同:庄子侧重指出语言的局限,麦克道尔则侧重论证语言的不可或缺;庄子看到语言中理解的差异性,麦克道尔则强调其共享性;麦克道尔要求符号与对象之间的清晰对应,庄子提倡的直觉体验则需要突破语言对思维的束缚。两种语言观各有利弊,应该优势互补,以便更为丰富地展现语言与世界的关系。
陈霞
关键词:语言得意忘言概念论
从“道法自然”到“道生法”——论黄老对道家的发展被引量:2
2018年
老庄有倡导无为而轻视法律的倾向,这就使得"无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落实。黄老将道家的哲理同法家的政治主张结合,形成了以道论法的特征。黄老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提出了"道生法",特别强调立法的重要性,以便更有效地运用于现实政治。黄老对法的强调对老庄是一种发展和重要的补充。这与老庄对法的批判和不信任形成重大区别,而与法治有相通之处。
陈霞
关键词:道家黄老道法自然
“相忘”与“自适”——论庄子之“忘”被引量:14
2012年
“记”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忘”的意义却常被忽略。在西方哲学中,回忆、记忆的价值和地位高于“遗忘”。希腊语“真理”一词“aletheia”是由否定性前缀“a-”与“lethe”构成的:“lethe”是与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Mnemosyne)相对照的遗忘女神的名字,译为“忘川”、“遗忘河”,是冥府中的河流,亡魂喝了此河之水后忘掉在人间经历的一切。从这样的构词来看,真理与不忘有关,它是对“忘”的否定。柏拉图明确地把“记忆”界定为一个哲学概念,并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即回忆起心灵已经遗忘的东西。(《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76页)在中国古代思想里,相对说来,儒家也很强调记忆。孔子鼓励弟子不仅要不断求取新知识,还要巩固已学的知识,做到“多见而识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把所见所闻默记在心。其他如“博闻强志”(《荀子·解蔽》)、“博闻强识”(《礼记·曲礼》)、“博闻强记”,以及“记问之学”(《札记·学记》),都提到广泛学习与通过记忆巩固所学内容的问题。与上述不同,庄子独辟蹊径,不重“记”而重“忘”,认为“忘”胜于“记”。
陈霞
关键词:庄子自适中国古代思想西方哲学哲学概念
“家”的失落与回归——易学与家哲学的现代转型
2024年
“家”一直是中国哲学思考和回应的议题。在易学体系中“,乾坤六子”象征着家庭伦理角色及其组成结构“,当位”“应位”等爻位关系暗示着使“家”维持和谐稳定的伦理准则。卦爻是对家的模拟,又反过来规范着家庭成员的行为及相互关系。传统哲学对“家”的理解大体遵循易学奠定的路向。近代以来,思想界掀起了“家庭革命”的思潮,批判“家”对个性自由的束缚。在现代社会,传统家哲学受到自然主义、多元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冲击,难以回应日趋复杂的现实。有鉴于此,当代学者从哲学层面对“家”进行反思,阐明“家”的本体身份,重新确立家庭本位的世界观,并对易学之“家”的伦理结构予以现代转换,突出“家”的情感、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功能。在当代家哲学的重构过程中,易学仍然是具有启发性、生成性的重要思想资源。
张天舒陈霞
试论先秦道家的“道物无际”观被引量:3
2006年
陈霞
关键词:先秦道家《老子》万物形而下形而上老庄
沉时代之思,弄哲学之潮:哲学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十年——基于哲学研究杂志社6种哲学期刊的考察被引量:2
2023年
新时代呼唤哲学的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哲学发挥理论引领作用。2013—2022年这十年,哲学领域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这在承载和引领哲学思想创新平台的哲学期刊中有突出的表现。文章以哲学研究杂志社6种哲学期刊为样本,利用定性与计量研究,对十年间哲学期刊的特色栏目、重点文章,关键词的词频、中介中心性、知识聚类及时间线等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十年来哲学界的研究热点与前沿、研究脉络与趋势,体现新时代哲学期刊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现实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研究,通过主题策划、栏目设置,不断加强内容建设,正确引导学术研究方向,在时代课题中推动理论创新,反映和引领时代精神。
陈霞万建
关键词:哲学可视化研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