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霞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学成
  • 4篇化学成分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越桔
  • 1篇越桔属
  • 1篇苷类
  • 1篇苷类成分
  • 1篇抗炎
  • 1篇抗炎活性
  • 1篇黄酮
  • 1篇黄酮苷
  • 1篇黄酮苷类
  • 1篇黄酮苷类成分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机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5篇陈霞
  • 5篇庾石山
  • 4篇牛长山
  • 4篇李勇
  • 2篇马双刚
  • 2篇屈晶
  • 1篇吕海宁
  • 1篇王亚丹
  • 1篇刘云宝
  • 1篇徐嵩
  • 1篇侯琦
  • 1篇袁绍鹏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山香圆叶中黄酮苷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应用大孔树脂、聚酰胺、Sephadex LH-20,HPLC等各种色谱技术对山香圆叶95%乙醇提取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8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采用NMR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野漆树苷(1),女贞苷(2),刺槐素-7-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刺槐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密蒙花新苷,4),木犀草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金圣草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6),刺槐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蒙花苷,7),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8)。其中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采用脂多糖(LPS)刺激RAM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2,3在1×10-5mol.L-1浓度下,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NO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33.7%和23.8%,提示化合物2,3具有较弱的抗炎活性。
马双刚袁绍鹏侯琦李勇陈霞庾石山
关键词:黄酮苷抗炎活性
大八角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及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大八角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MS,1H,13C-NMR)分析分别鉴定为cycloparviflorolide(1),cycloparvifloralone(2),tashironin(3),tashironin A(4),anislactone A(5),anislactone B(6),pseudomajucin(7),syringaldehyde(8),methyl-4-hydroxy-3,5-dimethoxybenzoate(9)和(E)-3-methoxy-4,5-methylenedioxycinnamic alchol(10)。其中化合物1~4,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在1.0×10-5mol·L-1下,在LPS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释放NO抑制模型上,化合物5,6抑制率分别为75.31%,53.7%。
牛长山王亚丹屈晶庾石山李勇刘云宝马双刚吕海宁陈霞徐嵩
关键词:化学成分
岭南杜鹃茎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正>岭南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属于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具有镇咳、祛痰功效。采用硅胶、聚酰胺、凝胶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岭南杜鹃茎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系统分离研究,...
郭强牛长山李勇陈霞庾石山
文献传递
岭南杜鹃茎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郭强牛长山李勇陈霞庾石山
南烛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对药食两用植物南烛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从南烛枝叶中分离得到11个糖苷类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10-O-反式对羟基桂皮酰-6α-羟基-二氢水晶兰苷(10-O-trans-p-coumaroyl-6α-hydroxyl-dihydromonotropein,1),10-O-顺式对羟基桂皮酰-6α-羟基-二氢水晶兰苷(10-O-cis-p-coumaroyl-6α-hydroxyl-dihydromonotropein,2),乌饭树苷(vaccinoside,3),10-O-顺式对羟基桂皮酰-水晶兰苷(10-Ocis-p-coumaroyl monotropein,4),异落叶松脂素-9-O-木糖苷(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side,5),鸢尾苷(tectoridin,6),vicenin-3(7),槲皮素-3-O-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8),槲皮素-3-O-阿拉伯糖苷(quercetin-3-O-α-L-arabinopyranoside,9),槲皮素-3-O-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10),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11)。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4,6,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屈晶陈霞牛长山庾石山
关键词:越桔属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