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宏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盐业
  • 2篇锈蚀
  • 2篇铁质文物
  • 2篇文物
  • 1篇锈蚀机理
  • 1篇学术界
  • 1篇盐场
  • 1篇盐工
  • 1篇盐井
  • 1篇制盐
  • 1篇制盐工艺
  • 1篇市镇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清代
  • 1篇钻井
  • 1篇钻井工具
  • 1篇钻井技术
  • 1篇井盐
  • 1篇井盐生产

机构

  • 6篇贡市盐业历史...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陶宏
  • 2篇黄健
  • 1篇贠雅丽
  • 1篇李晓岑

传媒

  • 5篇盐业史研究
  • 1篇中国第八届科...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西藏芒康县盐井乡盐业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西藏盐井地区的盐民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创造并完善了一整套制盐工艺。这一古老而传统的盐业生产方式,与四川各地井盐产区的早期生产方式雷同,成为盐井文化的珍贵遗存。本文据实地考察和历史文献,对这一古老的生产工艺技术、生产规模及运销、民族盐业习俗等作了较为详细地研究,尤其对独具特色的盐业生产方式作了系统、全面地阐述。
陶宏黄健
关键词:盐业制盐工艺
盐业铁质文物病害探析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藏盐业铁质文物锈蚀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铁自身的结构不均匀、杂质较多、性质不稳定的因素外,铁质文物保护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根据这些铁质文物入藏前后所处气候环境分析,其锈蚀的主要原因...
陶宏
关键词:铁质文物锈蚀
文献传递
古盐道上的明珠——仙市镇被引量:4
2004年
仙市镇位于自贡市富顺县西北角的釜溪河畔,距自贡市区11公里,因釜溪河畔有仙女传说而得名.始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为义和县治所,清代置上北路仙滩场保,民国元年(1911年)设仙市团,民国23年(1934年)为仙市镇,民国29年(1940年)为仙市乡,1958年成立仙市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1995年撤乡建镇,今天的仙市镇就是在古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陶宏
关键词:盐业建筑风格
自贡盐场黄黑卤盛衰演变被引量:1
2003年
自贡盐场对自流井构造卤水开发利用较早,迄今已二千余年。大量的对深部盐卤资源的开发是在盐井开凿技术的提高和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的,三叠纪地层黄黑卤的开采,使人类进一步开发地下深部资源成为现实。本文通过对自贡盐场近百年(1851~1950年)黄黑卤的开发历史和演变过程做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研究,指出自贡盐场黄黑卤在1821~1850年为稳步发展阶段,1851~1892年为旺盛时期,1923年后黄黑卤生产逐渐减小,自贡盐场进入岩盐卤的发展时期。
陶宏
盐业铁质文物锈蚀机理探讨被引量:11
2000年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大批反映中国传统井盐生产的铁质文物 ,但其锈蚀相当严重。要保护好这批珍贵的文物必须弄清引起它们锈蚀的原因 ,这是进行有效保护的可靠依据。本文通过实验结果并结合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所处环境的气候特征对这批盐业铁质文物锈蚀的原因进行分析。
陶宏
关键词:铁质文物锈蚀机理盐业气候特征
四川省自贡市清代井盐钻井工具的初步检测和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一、样品的采取和实验方法 自贡是中国井盐生产的著名产地,其盐井的钻凿技术,在清代出现了重大的突破,将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推向了新的阶段。以自流井为代表的深井钻凿技术,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现代钻井之父”。其中,以自贡地区逐渐形成的顿钻工具群,标志着钻井技术的高度成就。这些顿钻工具,有正常钻进的钻头;用于特殊作业的钻头;打捞工具、补腔工具、测井工具和修治井工具几大类。这些工具能开凿达上千米的盐井,开创了世界领先的辉煌成就。
李晓岑贠雅丽黄健陶宏
关键词:钻井工具井盐生产清代钻井技术国际学术界
共1页<1>
聚类工具0